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說明原因

在我國曆史上能稱為大帝的,除了秦始皇、漢武帝,還有一位來自北方部族建立的王朝,這位皇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康熙皇帝,又被稱為“康熙大帝”,足以說明康熙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和作用。從史料上看,康熙皇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全國,但還有一件事,成為後人對康熙皇帝的看法,這就是“智擒鰲拜”。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說明原因

鰲拜作清朝順治皇帝的四大輔臣之一,他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作為歷經三代皇帝的鰲拜既是元老又是重臣,為清朝創建出生入死,祖上就是清朝開國功臣,而且手握40萬八旗軍,為什麼鰲拜甘心被擒,而不謀反呢?

不反大清原因

鰲拜出身後金蘇完部族,其父為後金開國五大功臣之一費英東。鰲拜長大後,跟隨皇太極征戰朝鮮,與明朝作戰,立下無數戰功。以鰲拜的資歷,有軍事能力,要想造反,把康熙趕下臺當皇帝,完全有這個能力。

1.不敢反。

順治皇帝臨終時,為了兒子康熙能順利當皇帝,避免再次出現多爾袞這樣集權於一身的人物出現,他為康熙挑選了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人作為輔政大臣,也就相當於託孤大臣。而四個人都很忠誠,也都是後金功勳家族出身。

鰲拜作為戰功赫赫的功臣,手握軍權。但他直到康熙抓捕他之前,都未想過謀反,因為他不敢反。如果反了,其手下八旗軍並非聽命於他,而其他三位輔政大臣的權力及皇室家族強大勢力也會制約鰲拜,因此鰲拜對於造反一事,壓根就沒有想過。

2.不想反。

清朝自入關後,到康熙登基時,全國已經基本穩定。從清朝內部體制來看,雖然“帝少母壯”,清朝此時並沒有真正的專權,鰲拜即使想鞏固自己的權力,也沒有達到多爾袞那般顯赫。

而從鰲拜的家族來看,是隨努爾哈赤起事的一個家族,對愛新覺羅家族一直很忠誠。鰲拜能成為輔政大臣,也是靠著其家族的榮耀和他的奮鬥。鰲拜即使權力再大,他也沒想過去謀反,這是清朝初期,那些顯赫貴族共同想法。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說明原因

3.反不了。

從鰲拜的能力來看,武力值很厲害,但並不是深諳政治之人。說白了鰲拜充其量就是一個武夫,並沒有宏大長遠理想,也看不透形勢。所以,以鰲拜的能力來看,即使一時衝動反了,也會隨即被殺。有人還說鰲拜反了當皇帝,清朝歷史就結束了。當皇帝有可能,但如果如果長期當皇帝,恐怕鰲拜沒有那個能力。

康熙臨終交代

那麼鰲拜作為清朝關外的老臣,而且是三朝元老。為什麼康熙還要抓捕他呢?主要還是鰲拜擅權,想把持朝政,這是讓康熙所擔心的。當時為了康熙能提早親政,蘇克薩哈用了一計,他請康熙皇帝免去他輔政大臣的職務,提前退休。

蘇克薩哈這樣做很顯然就是衝著鰲拜等人來的,蘇克薩哈請求削權了,鰲拜等人當然要跟著主動請辭,這顯然讓鰲拜感覺不爽。因此,鰲拜直接以蘇克薩哈要謀反的罪名,請康熙皇帝殺了蘇克薩哈,康熙沒同意。

歷史記載了其中一個片段,鰲拜對於康熙皇帝沒聽他的話,當時就與康熙爭執起來,而且直接衝到龍座帝,扯住康熙的龍袍,逼康熙按他的要求去做,在鰲拜威逼下,蘇克薩哈被誅滅全族。鰲拜這一細節並非想謀反,只是想保住權力,與蘇克薩哈等人爭權,但他兇相及對康熙的不尊重就犯了大忌。

對鰲拜的專權,康熙越來越感覺危機感。他是一個熟悉中國歷史的皇帝,當然知道歷史上權臣與皇帝的關係,因此,康熙皇帝決定除掉鰲拜。

對於鰲拜的專權,孝莊太后也想除掉他,因此,康熙抓捕鰲拜後,給他列了足足三十條罪狀。康熙想殺掉鰲拜,但後來念及對清朝做的貢獻,並未殺死,只是讓他在獄中自生自滅。

《清史稿》記載,康熙晚年曾說過一句話:“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康熙表揚了鰲拜的功績。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說明原因

雍正完成遺願

雖然康熙皇帝晚年又提起鰲拜的功績,但康熙並未為鰲拜平反。而且當時列的鰲拜三十條罪狀,並沒有說鰲拜謀反,那為何康熙晚年並未其謀反,而是臨終時有交待,讓兒子雍正皇帝為鰲拜平反。

雍正當皇帝后,“賜鰲拜祭葬,復一等公,世襲罔替”,雍正九年時,鰲又被追封為超武公,如此看來,鰲拜並非奸臣反臣,只是一個無腦的權臣而已,清朝皇帝最後對鰲拜評價還是公正。

康熙活著時沒有為鰲拜平反,而是重新對鰲拜進行了肯定,這也是平反的一面。以康熙的性格,他當初抓捕鰲拜就是因為鰲拜冒犯了皇權,鰲拜並不知道康熙年齡小,但內心對權力慾望很強,不希望別人對其高高在上。因此,拿下鰲拜是康熙性格所決定的。

康熙晚年不給鰲拜正式平反,也是面子問題,如果平反了,實際上就是康熙打自己臉,讓兒子雍正平反,更合情合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02 字。

轉載請註明: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說明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