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位當皇帝后,對他的兄弟們都比較刻薄寡恩。尤其是對和他爭奪過皇位的,雍正都是打擊毫不留情。可為什麼,他對一個兄弟卻特別好,反覆不斷獎勵。這位兄弟不要,他還變著花樣,獎勵其家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的這個兄弟就是胤祥。
胤祥是康熙的皇十三子,生母是章佳氏,自幼被指給德妃烏雅氏撫養。因此和雍正少年為伴,幼年又得雍正教授數學,兄弟感情較其他皇子自然要深厚許多。
康熙在位的時候,胤祥憑著優異的成績和高超的武藝,很得康熙喜愛,多次隨康熙出巡。但受廢黜太子事件的影響,康熙四十七年,一向被康熙喜愛的胤祥遭到圈禁。雖然不久後便得到解禁,但從此便失去了康熙的喜愛,再也沒能隨駕左右。
雍正繼位後,一直坐冷板凳的胤祥迎來了春天,先是被封為和碩怡親王,接著又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位高權重,顯貴之極。
當時的清朝,由於康熙在任實行仁政,導致吏政廢弛,貪汙腐敗極為嚴重,國庫中也沒有存糧。再加上九子奪嫡引發的後遺症,國情十分複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件件都非常棘手。
胤祥上任後,一樁樁一件件,事情之雜,超過想象。大到安排康熙、恭孝仁皇后的葬禮,小到代雍正祭祀等事務,均由他一手操辦。不過,事雖多雜,但樁樁件件胤祥都處理得很好。雍正為此常常感慨:“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雍正本身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再加上胤祥也這麼勤奮,清政府很快就步入正軌。
此後,胤祥又接管戶部。戶部的陳年舊案有許多未結,胤祥上任後,因舊案數量巨大,他設立了結案期限和獎懲機制,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下屬很快就處理了不少陳案。當案宗送到他這裡時,他從不妄下論語,甚至在許多案子中他為了解案情,還親自參與審案。由於他督辦得力,清廷的律政一片清明。
由於貪汙腐敗風氣極為嚴重,經過胤祥的諫言,雍正新設立了會考府。主要負責稽核各部賬務,清理虧空和積欠問題。經過稽核,許多王公貴族都有數目巨大的積欠。胤祥秉公辦理,就算是手足兄弟,他也不徇私枉法,催著他們變賣家產,還清賬務。因此,當時許多王公大臣對他很不滿,屢次上疏雍正,彈劾他的不是。不過,雍正特別信賴胤祥,壓根就沒把那些奏疏當回事。
也得虧有胤祥,國庫不久才出現了盈餘。
雍正四年,準噶爾叛亂,雍正聽從胤祥的建議,設立軍需房,自然又是胤祥負責一應事務。此時國庫尚有盈餘,胤祥又排程得宜,因此軍需所用,均出於國庫。沒有像往年那樣,將軍資攤派到老百姓身上。這樣自然是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國家經濟也得到發展。
胤祥的勤政,讓雍正非常喜歡。隔三岔五,雍正就找理由賞賜不斷。胤祥又持重低調,雍正的賞賜,他從來都竭力推託。雍正見他不受,便變了花樣賞賜。比如有年冬天,雍正下旨,賞和碩怡親王府一切人取暖費人均三兩銀子。雍正的意思,我賞你府上的人,不賞給你,你不好拒絕了吧?
不光賞賜不斷,在《清世宗實錄》中還有這樣的記載:胤祥在負責雍正陵寢事務時,曾在泰寧山為雍正選擇陵寢吉地。當時胤祥經過多方檢視,挑出一塊“上吉之壤”,呈稟雍正。雍正很滿意這個地方,非要把這塊地旁邊的中吉之壤,賜給胤祥作為墓地。胤祥“惶惶固辭”,堅決不受,表示這種地不是自己能消受得了的。他跑到60公里外的淶水縣,為自己找了一塊墓地,再三懇求雍正將那塊地賜給自己做墓地。雍正就是不允,仍然想把那塊中吉之壤賜給他。這事就這樣懸著了,直到胤祥病重,胤祥還三番五次請求雍正將淶縣的地賜給自己。雍正不得已,只得答應。
雍正答應後,胤祥歡喜之極,馬上命人去淶縣取土,待土取回後,胤祥喜歡地捏了撮土吞到腹中,歡喜地說:“如此,臣心即安,子孫也必有福了。”
由於長年日理萬機的工作,再加上胤祥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所以,他在雍正四年就病倒了。此後,胤祥又不肯休養,成天依然兢兢業業,就連“軍國重務”,也要“帶回家料理,手不停批”。最終。胤祥於雍正八年累倒病歿,時年45歲。
(參考史料:《清世祖實錄》《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