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普賢菩薩化身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一同被稱為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那麼普賢菩薩是不是和觀音菩薩一樣有著化身呢?普賢菩薩化身是誰?
普賢菩薩畫像
關於普賢菩薩化身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日本真言宗的說法,有一些信徒認為普賢菩薩的化身之一是衛護佛門的金剛薩陲。金剛薩陲是密教的開創者,但是也有說法認為金剛薩陲是大勢至菩薩或是其他的佛、菩薩的顯現,不一定是普賢菩薩的化身。
第二種說法就相對來說流傳的比較廣了,人們認為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拾得是豐幹禪師在一次遊松林經道的時候拾來的孩子。當時的拾得大約十歲的樣子,在松林經道中啼哭,卻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
於是,豐幹禪師便將他帶到了國清寺中,等待家人的認領,可是卻一直沒有人來認領,於是,他就有了拾得的名字,在國清寺中生活下來。過了幾年之後,拾得被安排在寺中管理齋堂和香燈,但是卻被看見與佛像對盤而食,甚至旁若無人地譏笑佛像,於是,他便被派到了廚房,開始負責洗碗的雜務來。
但是廚房中的食物一直被烏鴉偷吃,拾得便拿了一根棍子就去大了護法神像,還責備他們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一天夜裡,寺院中的僧眾全部夢到伽藍向他們訴苦,說拾得打他們。第二天他們確實看到了神像上的杖痕,便知道了拾得不是尋常人。
在一次寺中的“布薩”日,拾得正在寺莊上放牛,便牽著牛去了門口。寺中的僧侶們見他如此大聲喧譁便出聲斥責,還要講牛趕出去,殊不知這些牛在前世均是本寺的知僧大德,一一叫喚均會給予反應。於是,拾得便被稱為是菩薩下凡。而豐幹禪師乃是如來佛祖的化身,便將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說與了丘太守聽,這就有了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一說。
普賢菩薩的法器
普賢菩薩的法器是如意棒,當然這個如意棒不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手中的那顆如意金箍棒,它的存在意義象徵著行為如意,事事通達。
普賢菩薩
如意棒是普賢菩薩最常使用的法器,事實上普賢菩薩的法器是不固定的。經常跟隨著所面對事物的不同而更換法器。比如普賢菩薩有的時候會手持一本經卷,這個經卷就象徵著它具有無上的智慧;有的時候又會手持慧劍,坐於蓮花臺之上,在中國古代的文學界,蓮花象徵著純潔,它的花枝中通外直,亭亭玉立,從蓮花臺上取出的慧劍,象徵著普賢菩薩的大智慧。
金剛杵和金剛鈴是普賢菩薩使用較多的法器,且這兩個法器通常是一起出現的,它們是密教的法具,然而卻被普賢菩薩拿來使用,由此可見,普賢王如來與普賢菩薩是同一個人。只是他們在不同教派裡的稱謂不一樣罷了。金剛杵在密宗中代表堅利的智慧之物,能夠斷人煩惱,降伏噁心魔,擁有金剛杵的人是有一個菩提之心的。
金剛鈴又稱金鈴。在密教之中又稱做藏鈴,它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督促激勵眾生振奮精神,喚醒眾生內心深處的向佛之心。佛教認為眾生本體,性皆善德。也就是說三界六道之內的所有生靈的本心都是善的,只要加以引導,都能行善事,成佛法。普賢菩薩能夠做為金剛杵和金剛鈴的使用者,也就反映了普賢菩薩的佛法無邊,願力非凡。
普賢菩薩十大願
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的願王,它代表一切菩薩的行願。它與菩提心相配,跟隨普賢菩薩潛心修行,又被稱為入普賢願海。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十大願可以說是佛教信眾耳熟能詳的,並且深刻於佛教信徒的內心。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普賢行願品》,是佛教信眾的早課必須誦讀之物,普賢菩薩佛法高深,雖早已歷劫成佛,但因心念眾生,願力非凡,所以便以菩薩之身存於人世間,佑護眾生。在很多的佛教經典之中都將普賢菩薩視做千佛之師,認為他是一切眾生的懺悔之主。究其緣由應當還是它中十大願的願王。
普賢菩薩十大願具體內容如下:一指禮敬諸佛,即對十方世界中所有的佛都要有禮恭敬的待之;二指稱讚如來,即說世界所有的音聲言語都緣於佛,人性善德,由法自然;三指廣修供養,即不對世間萬物報有尊卑之見,親疏之別,要廣泛修習供養,平等對待世間的一切;四指懺悔業障,即對往昔做下的一切惡業都要從心懺悔;五指隨喜功德,即指看見別人積累功德要當做是自己的一樣為他人感到高興;六指請轉法輪,即宣傳佛法;七指請佛住世,即指佛身不入不滅,要讓佛現身住於人世間;八指常隨佛學;九指恆順眾生,即指將惡道之苦等同於群生之樂;十指普皆迴向,即說菩薩做的功德,全部都回向了,而回向就是無私,無私代表著真實,真實就能夠筆直地進入佛法的聖界,然後利益眾生,成就菩提之法。
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
佛教中,有四大菩薩,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薩。
普賢菩薩畫像
在這四大菩薩中,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代表大慈大悲。以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願,能循聲救苦。普賢菩薩又稱三曼多跋陀羅。普賢菩薩是大乘菩薩的代表,象徵著大乘佛教的精神。《華嚴經》中明示了一切佛法歸於毗盧遮那如來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大士,三者並稱“華嚴三聖”,其中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菩薩行德本體代表菩薩行願,示現於一切諸佛剎土。
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的本願: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以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只有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普
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體現了普賢菩薩度眾生的願力。
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的坐騎:
觀音菩薩坐騎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傳說,吼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中國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徵著“願行廣大,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