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2世紀,義大利和中國就開啟了文化上的交流,成為東西方交往史上的一段傳奇。在這一重要的歷史背景下,我們一同來慶祝義大利與中國建交50週年這個大日子。
意中外交關係可以劃分成五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新中國成立至1970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第二階段,義大利在華設立使館到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三階段,義大利第一共和國末期(1992年)到2004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第四階段,2004年到中共十八大;現在我們進入了第五個階段,兩國關係也正在書寫新的篇章。
1970年,義大利在華設立使館,從此,義大利站在了認識和了解中國國情的前端。這一時期的中國,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也讓我們感受到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變革力量。
上世紀90年代對義大利來說有些許微妙:國內傳統黨派分崩離析,兩極格局末期下的國際局勢風雲詭譎,這兩個因素催生出一段很長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過渡期,兩國關係也因此受到影響,錯失很多良機。2004年,兩國關係迎來轉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此舉為兩國構建了一個長效的對話機制,刺激了義大利企業直接投資中國市場,促使義大利人更好地瞭解當時中國發生的變化。經濟和貿易成為當時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抓手。
中共十八大後,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對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進行了全面調整。同時,中國對國際合作和國際安全政策的制定做出貢獻,在全球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中國倡導了“一帶一路”這一全球性合作倡議,該倡議註定能對歐亞大陸甚至整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義大利國家領導層才意識到,不能把雙邊合作僅僅侷限在貿易上,需要全面發展兩國關係,這包括從外交到經濟,再到文化等重要領域。因此,兩國簽署了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使得義大利成為G7國家中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然而,在義大利整個社會層面,這一認識還不能說很成熟:義大利缺乏用來構建共同國家戰略所需的根本利益,對中國的認知也不甚準確。因此,相較過去,兩國更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共同戰略智庫。這個智庫應該能夠彙集和沉澱企業家和政治家的觀點和需求,繼而將其轉化為具有足夠前瞻性的戰略倡議。
當下,國際關係中的危險因素正在抬頭,但同時,那些渴望積極開創一個以合作為基礎的和平未來的國家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義大利可以沿著這個方向發揮重要作用。為此,我們也需要一個能夠加強兩國外交及政府層面工作的智庫。意中兩國註定為歷史和文化書寫相互合作和真摯友誼的重要篇章。
作者:馬璠榮(Francesco Maringiò),義大利新絲路促進會會長
編譯:許丹丹、白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