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身世介紹 孔子家訓是什麼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孔子做為我國的偉大聖人,不僅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響力最大最廣的思想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儒家文化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紮根在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內心。也就是這麼一個人,然我們對於他的身世之謎很是不解。

孔子像

關於歷史上有眾多說法:有說他是生於屠夫家的,也有人說他是的父親是魯國的一個小官吏;更有些說他是沒有父親的,是他母親在經過巨人的腳時,感應而孕才生出了他。之後有大數人的猜測再加以神化,使他的身份變得高貴神秘了起來。

在大多數觀點中較為統一的是孔子是“野合而生”。在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中就有說道:“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從這裡面我們就能得出孔子的父母是:父親叔梁紇與母親顏徵在。這樣的話就完全符合了“野合而生”的說法,至於是否是“野合”就不得而知了。關於他的父親,據《史記》上了解到,在孔子出生沒多久的時間,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埋葬在魯國東部的一個地方。讓人不解的是孔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埋在了哪裡,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原因讓一位母親連自己孩子的父親埋葬在哪裡都不願意告訴?也許是他的母親根本不願提起他的父親,或者也有可能是他的母親被逐出家門後,不願意承認孔子是他父親叔梁紇的骨肉。

總之不管怎樣,不管孔子的身世怎樣曲折迷離,但至少然我們有一點是明白的,孔子是一個被家族遺棄的孤兒。他是由顏氏含辛茹苦一手帶大的,他的成長與孔氏了無瓜葛。

孔子家訓

家訓,對於如今人來說,是個比較專業的說法。但在古代時期,卻是家喻戶曉的,因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中國人的家訓智慧,自古及今,源遠流長。

少年時的孔子

家訓是用來指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更是用來指導後代為人處事方面的活動及行為。關於家訓的內容,在古時後也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是一樣的,他們根據自身的行為規範來要求並制定相應的家規,家法,便於後代的成長。

關於家訓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家訓”。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孔子以及他的兒子孔鯉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說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裡,而他的兒子“趨而過庭”,也就是他的兒子見父親站在庭院中,於是低著頭小步快走。這是孔子瞧見了他被,便叫住了他說:“學詩了嗎?”他的兒子孔鯉回答說:“沒有”。孔夫子似乎有些不悅:“不學詩何以言,你不學詩你怎麼會說話?”於是孔鯉應了一聲“是”就退了下去學詩。

又一次,孔子再一次站在了庭院當中,碰巧的是,孔鯉又是低頭而過。於是孔子叫住了他:“站住,你學禮了嗎?”孔鯉回答說:“還沒有”。“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你怎麼做人?”孔子說道。於是孔鯉再一次退了下去,學習“禮”。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故事叫做“過庭語”。作為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這個故事一直被流傳下來,直至今日還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個知名度極高的歷史人物,他是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不論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還是他的生平事蹟都被世人流傳了下來。關於孔子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孔子由近知遠的故事、孔子學琴的故事、孔子相師的故事等等。

孔子人像

孔子由近知遠的故事主要源於孔子從他的兩個弟子在救人後的不同行為中看到不同的結果。孔子的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個落水的人後,收下了那個被救的人為表示感謝而贈送的一頭牛。孔子對於子路接受被救之人的答謝禮物的行為非常贊同,並且還說這樣能夠使魯國形成樂於救人的風氣。孔子從子路救人並接受答謝這件小事就看到了這樣的行為有利於培養人們積德向善的品德。而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貢用自己的錢贖了一個魯國人,事後沒有接受官府作為表彰獎賞的錢。孔子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樣會使魯國不再出現用錢贖人的事。從子貢贖人後拒絕獎賞的舉動中,孔子看到了這樣的舉動會不利於引導人們做善行的結果。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能夠從小知大,由近知遠,這也就是孔子能被世人稱為聖人的原因了。

與孔子相關的故事還有很多,那些故事中都蘊含著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能讓瞭解故事的人學到一些東西。同時人們讀孔子的故事越多,就越能瞭解到孔子的為人,瞭解到孔子的“聖人”之處,學到更多。


 

孔子的思想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論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在教育方面、美學方面、史學方面、旅遊方面以及人生觀念上都有著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孔子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裡不一、名不副實。

孔子曾周遊列國,擁有豐富的旅遊經驗,也因此,在旅遊觀念上他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他提倡文化旅遊以及感悟山水等自然景物的的旅遊,較為注重感受旅遊所感受的各種“美”。同時孔子還主張旅遊要適度,反對過度旅遊。

孔子提倡的人生觀念都比較積極向上,例如他主張與富貴相比,應該更重視道義;孔子還主張與人交往要真誠,要樂心助人等等。

孔子是個頗有成就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成就被世人所傳頌,他的各種思想不斷被世人借鑑。

孔子的主張

孔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根基是以道德來規範人的一言一行,貫穿了兩千年的歲月,對世界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主張仁和禮。仁就是與人為善,禮就是言行舉止等規範的總稱。在孔子以前,祭祖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孔子強調要尊重祖先,祭祀活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孔子畫像

孔子還主張妻子對丈夫,孩子對父親,晚輩對前輩,臣子對君主要絕對的尊敬和服從。這位聖人並不主張暴政。孔子的主張是國家為人民服務,不是人民為國家服務。人民的一切並不是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孔子主張君主應該要靠仁政而不是暴政來治理國家。孔子的主張比較保守,他相信黃金時代會再度降臨,極力勸說所有的人都能夠遵循美好的道德。孔子還主張中庸思想,這不僅要作為一種認知事物的方法來看待,還應該要把中庸融入到自己的品行中去。

可是孔子的主張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接受,他只是一位非常具備創造力的改革家。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混亂的時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爭鬥。孔子在死後,他的主張普遍流傳開來。

在秦朝,孔子的學說遭遇了滅頂之災。秦始皇焚書坑儒,打倒了孔子學說。可是秦始皇的陰謀並沒有得逞。秦朝滅亡後,孔子的主張又在百姓中流傳。在漢代,孔子的學說被提高到百家學術之首的地位。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甚至成為了選撥官員的考試教材。

孔子被稱為什麼

孔子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其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說孔子是第二,那麼沒有就沒有人敢排第一,但是這種自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觀念,在文革時期受到抨擊,對他的稱呼存有疑慮,不知是聖人還是孔老二,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聖人孔子

在中國封建社會,對孔子的態度就好像是一場運動的指向標,決定著這場運動是何種態度。作為恆久不衰的孔子,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人物,卻在文革時期,這個象徵性到了最低點。之前幾乎所有人都將其奉為聖人,現如今成了喪家犬。

孔子可是中國文化的底線,但是依舊有人抨擊他,那麼中國文化又還有什麼不能受到衝擊的呢。“打倒孔家店”這樣的字眼,不斷地充斥在我們的眼中,並且從未斷過。文革的確是成功了,使人們不在這麼痴迷於孔子,並把他提倡的仁義觀念都當成糞土,至少現在的人也對此半信半疑。這假如讓當初那些尊孔的人看到,可謂是比毀天滅地還吃驚。

孔子出生的年代,誰都知道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而孔子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克己復禮。他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維護周禮,使當時國家出現一個約束,而不是肆意的征討。他用詩書禮樂當成當時文化的底線,這也是最高標準,至少如今的人,又有多少個可以達到這種標準呢,這我們就無從而知。

孔子所提出的這個文明,其實很簡單,在他的眼裡,所有人都可以是聖人,聖人不是最高的標準,而是一個修養的過程,無論貴賤,都可以達到這種高度。這就意味是孔子認為的社會是眾人平等?那就錯了,他依舊認為貴族擁有特權,但這絲毫不影響其觀點本質,畢竟人人都可以嚮往文明。

孔子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都被尊為孔聖人,是有一定的價值的,我們也無須去懷疑其價值。至少我們得意識到,這個社會還是需要孔子,沒有孔子,中國文化的復興至少還要延後幾年,甚至更久,社會的局面也許會更為混亂不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42 字。

轉載請註明: 孔子身世介紹 孔子家訓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