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國際學生”入學門檻:有利於實現更大範圍的公平
——調整“國際學生”門檻:不是堵住了通道,而是堵死了漏洞
——僅憑一紙外國外籍,就可勝過中國學生的十年寒窗,過多此類情況的存在,就是對中國學生的極大不公平
文/馬進彪
教育部近日修訂出臺《關於規範我高等學校接受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國際學生進入中國高等院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申請資格進行了調整。近幾年,出現了部分學生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國國籍,以國際學生身份申請進入高等學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情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吳霓說,“如果按正常程式參加高考,這類學生中的一些人是考不上清華、北大的,但他們以外籍學生或國際學生的身份就可以進入這些學校。”(環球時報6月11日)
讓國際學生免於參加高考進入中國高校學習,這體現的是一種跨國籍的接納和包容情懷。因為雖然他們長時間在外國生活,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的身體裡流淌的也是中國人的血脈,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就是炎黃子孫。而對他們提供入學的便利,也是炎黃子孫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
但一段時間以來,這種包容情懷也成了國際學生到中國入學的泛濫性福利。他們之中的一些人,雖然有外國國籍,但並沒有在國籍所在國有過實質生活的經歷,有些人只在國籍所在國外居住過很短時間,甚至根本就沒在國籍所在國居住過的,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中國。
換言之,這些人取得外國國籍,本身就一種“繞道而行”的提前設計,它可以繞過中國最嚴的高考程式,和最苦的十年寒窗,猶如玩跳棋一樣實現了心目中的“曲徑通幽”,這其實就是為了利用中國的政策而不參與任何競爭地進入中國最好的學府,因而,外國國籍實際上就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通行證。
然而,僅憑一紙外國外籍,就可勝過中國學生的十年寒窗,過多此類情況的存在,就是對中國學生的極大不公平。一是從政治上,很容易使人誤讀為外國的國籍高於中國的國籍;二是從學生共享的權利層面,很容易讓中國學生感到低人一等,甚至會產生被歧視的感覺。
另外,即使是在國際學生的範疇之內,也會產生極大的不公平。因為在外國長時間生活過的學生,與根本沒有在外國生活過的人都交織在一起,並享有同等的入學便利,這本身也是對實質性國際學生權利的擠佔,而這種情況的存在,在資源有限的背景下,也會埋下更多不利因素。
而這次,教育部修訂出臺的《關於規範我高等學校接受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對移民並獲得外國國籍後申請作為國際學生進入我高等學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除符合學校的其他報名資格外,仍須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檔案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而這就有效收緊了“國際學生”的實質性定義。
但這是否意味著堵死了國際學生在中國的入學之路呢?其實沒有,而只是堵住了以往的漏洞,它遮蔽掉的只是那些一心想繞開中國高考程式而又沒有在國外實際生活過的投機者,而中國對真正的國際學生提供的所有便利一點都沒有減少,寬容的接納情懷依然沒有改變。而真正改變的,就是將公平推入了更大的範圍,同時,將公平推上了實現最大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