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關於南宋滅亡的時間,有人認為應該以1279年的崖山海戰失敗,陸秀夫揹著衛王趙昺赴海而死為終點。但大多數學者還是按照歷代封建王朝的慣例,將南宋算到1276年臨安的陷落為止。在那一年,主事的不是才六歲的皇帝宋恭帝,也不是惑亂朝綱的賈似道,而是白髮蒼蒼的老太后謝氏。
當時,謝太后派人向元軍求和。然而,臨安已經成為了孤城,唾手可得,元軍又怎麼會答應這個可笑的請求。不得已,謝太后只能抱著宋恭帝出城跪降。這一幕,很像當年的靖康之變,只不過汴京之圍其實還可以破解,臨安卻完全沒有可能逃過這一劫。然而,民國時的文人蔡東藩卻在《宋史通俗演義》中如此評價楊太后:
宋多賢母后,而太皇太后謝氏實一庸弱婦,以之處承平之世,尚或無非無議,靜處宮闈,若國步方艱,強鄰壓境,豈一庸嫗所能任此?…要之似道誤國,宜中賣國,謝後婦人,偷生惜死,卒為所欺,蓋亦一亡國奴也。靈鵲之祥,何足信哉。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蔡東藩是清末民國的歷史作者,也可以說是寫通俗歷史的老前輩。它的《中國曆朝通俗演義》通俗有趣,篇帙浩繁,也是小珏的歷史類啟蒙讀物之一。然而,蔡東藩先生某些評價,卻明顯有失公允,尤其是在對謝太后的評價上,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謝太后原名謝道清,他所說的“靈鵲之祥”是她入宮時的反常異象。本來,當時的楊太后為了感念謝道清的祖父謝深甫曾經幫自己當上皇后,特地讓謝家獻女入宮。謝家當時也就謝道清沒有婚配,卻並不被人看好,因為謝道清長得黝黑,而且一隻眼睛還有毛病。但當宮中傳旨時,成群結隊的喜鵲飛入皇宮,被視為吉兆。
後來,謝道清入宮後,得了一場麻疹,卻因禍得福掉了一層皮,從此肌膚雪白,眼睛也被太醫治好了,成為地地道道的美人。因此,楊太后覺得謝道清是有福之人,讓她成為了宋理宗的皇后。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由醜變美,由普通女子,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後來又成為了太后、太皇太后,按理來說謝道清是有福的。可是,在她晚年,年僅七十的老婦人,卻還要向元朝軍隊屈膝投降,忍受無窮無盡的羞辱,這肯定是無福的。雖然在此之後,她又苟活了七年,但這種階下囚的生活,肯定還不如在城破之前就去世,來得更坦然安心。
然而,蔡東藩將宋朝滅亡的責任,至少是部分責任讓謝太后承擔,這公平嗎?在宋理宗當政時期,她雖然是皇后,雖然容顏煥然一新,卻一直不得寵。宋理宗喜歡的是賈似道的姐姐賈貴妃,等到賈貴妃去世後,又寵愛妖媚亂政的閻貴妃。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謝氏對此無能為力,也從來沒有心生妒忌,她最大程度維護了後宮的安寧,這也最終贏得了宋理宗的尊崇。而且,在開慶初年即1259年,元軍渡過長江時,宋理宗就打算遷都到平江或者慶元,還是謝氏的力諫,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如果沒有謝氏,南宋就算不被“突然死亡”,恐怕也會變成“小南宋”或者“南南宋”。
宋理宗時期,信賴的是奸臣賈似道,朝政都被矇在鼓裡,就連襄陽被圍困了三年,才得知訊息。皇帝如此,皇后又如何知情,如何力挽狂瀾?到了宋度宗時期,賈似道更有擁立之功,權勢更大,百官都稱其為“周公”。這個時候,謝太后靠什麼鋤奸,又靠什麼把持大局。
直到宋恭帝繼位後,賈似道率精兵13萬出師應戰元軍於丁家洲,將南宋最後的底牌輸得一乾二淨後,謝太后才在群臣的擁護下垂簾聽政,並且罷黜了賈似道。這也是她唯一主持大局的機會,她親自見面宮廷開銷,裁掉冗員,然而當時形勢已經惡劣到什麼程度了?

臨安是南宋都城,官員們紛紛外逃,連官位都不要了。謝太后不得不在朝堂張榜,央告他們看在大宋立國三百年,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情分上,留下來共度時艱。就連宰相陳宜中棄官逃去,還是謝太后致信給他的母親,勸他回朝任職。
城破的前一年,臨安出現日食,這在當時是不祥之兆。謝太后立即削去自己“聖福”的尊號來順應天變,表達對上天的懺悔。當時夏貴的部隊還算能戰,謝太后寫信請他們來,他們卻不予回應。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在常州被破的時候,陳宜中帶領文武百官請求遷都,謝太后開始不許,後來經不住他們的勸說,最終答應了。但到了出發的那一天,陳宜中卻爽約不來,只好將此事作罷。如此重大的事情,宰相還可以放太后的鴿子,偏偏太后拿他還沒辦法,可見南宋已經弱到什麼程度了。
按照蔡東藩的想法,謝太后大概應該奮發神威,年輕的時候就誅殺賈似道,輔佐宋理宗成就霸業。年老的時候更應該力挽狂瀾,殺盡庸碌官員,慧眼識人,發現岳飛之人,再造南宋江山,甚至平推元軍。可惜,謝太后只是一位普通婦女,她賢德但不是超人,辜負了蔡東藩先生的希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70 字。

轉載請註明: 66歲的老太后抱著皇帝跪降,被後世文人罵得狗血淋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