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玉的國家,人們覺得玉代表溫潤、細膩和柔和,古人通常形容謙謙君子的時候,就會拿"玉"相較之。
在古代社會,上到皇室子弟、王公貴族,下到小康家庭的公子哥,都會在腰間佩戴一枚玉墜來顯示自己的地位。此外,古人還會製作以玉為主要材質的項圈或是平安扣給小孩子戴,以求歲歲年年平安。
圖片:一枚玉墜劇照
玉也出現在古代女子的首飾中,最常見的就是玉鐲、玉簪等,如果鑲一些點翠或者金銀在上面,就會更顯得華麗與高貴。
圖片:玉出現在女子的首飾中劇照
總之,玉在我國古代社會的運用特別廣泛,其中,有一塊玉石的名氣非常大,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它就是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和氏璧,這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被世人認為是天下珍寶,也是玉石中的王者。
想當初趙國被秦國滅亡後,宮裡的奇珍異寶也盡數歸秦國所有,這些寶物裡面就包括和氏璧,而且秦王已經對其覬覦已久了。
其實,歷史上有關於和氏璧的記載都不是特別靠譜,大多都是人們虛構的傳說,史書上並未對和氏璧的尺寸有詳細說明過,不過我們可以根據那個時代的禮制來推測和氏璧的大小。
當時的玉璧都是呈圓形,然後中間有一個小孔,不過跟玉璧相似的玉器,還有玉瑗和玉環,這三種玉器的差距主要在於中間圓孔的大小,孔比較大的是玉瑗,孔比較小的是玉璧。
圖片:和氏璧劇照
此外,根據《周禮》中的記載,玉璧中心孔的直徑大概有三寸左右,當時的一寸是兩釐米,除了孔外玉璧部分的直徑是六寸,二者相加是九寸,那就有18釐米,而這種玉璧是當時最高階的玉器,只能身份最高貴的周天子才能使用。
到了漢朝,統治者還是繼續沿用了周朝的禮制,他們認為九是奇數中最大的數字,代表著尊貴的意思,同時也能代表最高階的禮制,後世經常用"九五之尊"來形容帝王,突出其高貴且祥和之意。
因此周朝會將九寸的玉璧獻給周天子使用,再加上那個時期等級和禮教非常森嚴,和氏璧的直徑規格不會超過18釐米。根據史料記載,和氏璧在春秋早期就被鑄造出來了,但是周朝和春秋時期的和氏璧,還是和商朝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圖片:獻給周天子的和氏璧劇照
到了春秋早期,玉璧上雕刻的紋路變得越來越繁瑣,而玉璧的厚度也變得越來越薄,通常情況下,厚度大概在0.5釐米左右。
因為之前受到周禮嚴格的束縛,因此玉璧的形狀和大小都千篇一律,還經過嚴格的測算,不能差之分毫,但是禮制到了春秋時期就崩壞了,所以這個時候不斷湧現出精美絕倫的玉製品。
據後世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璧來看,厚度基本上小於0.5釐米,所以如果按照當時的製作工藝來推測,和氏璧的厚度不可能超過0.5釐米。綜上所述,和氏璧的規格大概是這樣:玉璧的直徑約18釐米,厚度約0.5釐米。圖片:精美絕倫的玉製品劇照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傳國玉璽,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相關史料記載,傳國玉璽的邊長大約為四寸,且形狀為正方形,不過北朝和南朝對於一寸的大小也存在著差距,如果按照北朝的說法,傳國玉璽大概就是一個邊長約為12釐米的正方體了。
不過對於傳國玉璽的厚度,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既然要刻字,而且還得經得住太后那一摔,只缺了一個角,想必厚度一定不會薄。因此,要拿厚度極為薄的和氏璧做成傳國玉璽,還是很有難度的。
和氏璧的最高厚度才0.5釐米,到底該從它身上怎麼挖才能裁出製造傳國玉璽的材料?顯然這是根本無法做到的,既然和氏璧不是傳國玉璽的前身,那麼傳國玉璽到底使用什麼製造的呢?
圖片:缺一角的傳國玉璽劇照
據說當初卞和在獻寶的時候,曾抱著和氏璧在楚山下哭,通常來說,抱東西有兩種抱法,要麼小小地攬在懷中,要麼張開雙臂將其環抱住,很顯然,前者的物品比較小,後者的物品比較大。
當時,卞和抱著和氏璧哭了三天三夜才讓楚文王注意到,如果和氏璧很小的話,他手中的玉一定會被人第一時間發現,但是如果和氏璧很大,大到卞和要把它放到地上來抱,那麼路人注意的應該是他的腿而非玉。
這裡要提一點的是,卞和獻了兩次玉,但是由於工匠說那只是石頭,所以他就被厲王和武王分別砍掉了左右腿,非常慘。但是文王的使者覺得當時天下失去雙腿的人很多,而且都活得好好的,所以他見卞和如此痛哭,就覺得十分奇怪,卞和回答他最痛恨別人將寶玉當成石頭。
根據上述描寫,可知,外人是先看到腿,所以和氏璧的原石應當非常大,大到卞和抱不動。
圖片:卞和抱著和氏璧在楚山下哭漫畫截圖
現如今,一塊比較小的玉就能夠做玉鐲,中間裁下來的料還能做一塊玉佩,而且前文分析過,和氏璧的直徑和厚度都不大,說明製作和氏璧的原料在被裁掉做和氏璧之餘還剩下一點,那剩下的玉去了哪裡呢?
據說當年,范雎到秦國給秦昭襄王上書,有句話叫做"楚有和璞",如果在這個時候,和璞就已經被製作成和氏璧的話,應當直接稱之為和氏璧才對,范雎身為國相,絕對不會犯這種低階的錯誤。
因此,極有可能還有一塊和氏璧的原石留在楚國,有可能就那樣在楚國的宮中躺了幾百年,而秦始皇很有可能是將楚國滅掉後,在楚王宮裡找到了剩下的原石,然後用這塊原石製作了傳國玉璽。
圖片:傳國玉璽劇照
在很多影視劇和小說中,通常認為傳國玉璽的前身就是和氏璧,實際上這是不對的。不過,用什麼材料製作傳國玉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塊玉璽在唐朝滅亡以後就徹底消失,到現如今,它還只是傳說中的奇寶。
而和氏璧的下落呢?或許就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它被當做殉葬品埋在秦始皇旁邊,或許哪天秦始皇陵被挖掘出來的時候,我們也能看看那傳世美玉的真實模樣。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