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北大學:深化改革激發辦學新動能

由 鈄翠娥 釋出於 經典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琛 張航智

6月27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釋出了中國大學的“造就學術人才排名”,統計了過去30年各高校培養的學生中,有多少當選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字號人才,地處陝西的省屬高校西北大學位列第34位。

“十三五”以來,西北大學承擔自然科學國家級專案622項,立項經費5億餘元,在《細胞》《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3篇,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2019年,西北大學24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在全國高校列前20名,在全國省屬高校中名列首位……

近年來,西北大學在辦學各個層面持續取得超常規進展,顯示了超常的“硬核”實力。這些進展的背後,是西北大學將深化綜合改革作為事業發展的“頭號工程”,不斷提升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推行“統籌管理、分類指導、一院一策”的管理模式的不懈努力。

  頂層設計 打通深化改革“最後一公里”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傑將學校綜合改革的思路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假如學校是一輛列車,那麼僅僅把校級層面作為車頭、作為動力源,是不夠的。我們的綜合改革就是要改變學校發展的動力結構,讓原來牽引式的列車,變成動車組,讓每節車廂,也就是每個學院都成為動力源,節節發力。”

西北大學認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構建活力、高效、順暢的體制機制,則是推動實現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突破口。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基於學校面臨的形勢和工作重心,西北大學確立了“迴歸常識、抓住本質、尊重規律、注重長遠”的治校理念,明確了學院的辦學主體地位。改革的核心是深化學校、學院兩級體制改革,激發院系與人才活力。

西北大學首先實行“一院一策”,放權給院系,強化推動管理重心下移,賦予院系在人員聘用管理、資金使用分配、職稱評審、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大自主權,激發院系的辦學活力。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說:“我們實行‘一院一策’的方式,實質就是徹底打通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後一公里’。”

從政策突破、機制創新、投入增加著手,給院系“放權”不“放水”,“鬆綁”不“鬆勁”。經過近四年的推進,西北大學“一院一策”改革的整體框架已經基本建立,全校24個院系都在按照“量身打造”的方案穩步推進綜合改革,生命科學學院、地質學系等先行改革院系已推出改革升級2.0版。

在激發人才方面,西北大學集聚各方力量,持續實施“一人一策”,創造了西部高校的“人才井噴現象”。“獎勵高階、調動中堅、扶持青年”的人才政策,“尊嚴工作、體面生活”的校園氛圍,被教職工津津樂道。

“傑青”、城市與環境學院王寧練研究員用20個小時辦完來西大工作手續的故事,被多家媒體報道。當他跟同學吐露想到高校工作的意願後,引進他的議題,被第一時間放到學校校長辦公會上。20小時後,來自西北大學人才引進的誠摯邀請,便穩穩地送到了王寧練面前。“母校用20小時接納我,我要用20年回饋母校。”王寧練說。

  一院一策 讓每個院系像動車組節節發力

設立於1924年的生命學科是西北大學最早的學科之一。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曾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近些年來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2016年,生命科學學院率先制定了涉及管理體制、執行機制、人事制度、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一攬子改革方案,按下了西北大學全面深化改革的啟動鍵。

在經費預算方面,試行學院年度綜合預算,在預算框架內由學院自主支配,讓有限的經費產出最大的辦學效益。

取消講師晉升副教授對本科教學工作量的要求、取消學校檔案中有關引進人才必須具有海外經歷或海外學位的規定、首次在全校引入師資博士後制度……

一系列改革制度的實行,有效推進了生命科學學院在引育高階人才、鼓勵青年學者、發掘潛力團隊、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工作。

學院主體地位的確立極大激發了師生的活力和創新力。各院系結合自己的實際,出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

2017年,以國家認定方式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的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在全校唯一實施業績+崗位薪酬制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地質學系教職工薪酬按該系基數130%核算,研究生獎助學金按核算標準的120%發放。學校法學院、化材學院、經管學院、資訊學院、城環學院、歷史學院等各自結合院系和學科特點,出了很多實招硬招,在政策、機制、投入等方面有了更加確定的指向,改革成效陸續顯現。

目前,西北大學本科生培養質量全面提升,連續三年升學率均超60%,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國字號人才實現零的突破,引進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8人,獲批國家百千萬人才、優青、青長4人;國科金申報數和獲批數較改革前實現翻番;共發表SCI論文529篇,影響因子5分以上文章41篇;獲省科技獎6項,其中一等獎3項;新增授權專利20餘項,1項轉讓金額900餘萬元;以最少的人財物投入,完成了學校復辦醫學學科的任務。2019年,西北大學迎來了“臨床醫學”專業的首屆學生。

  改革紅利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2020年春季學期,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地質學系對研究生教學改革的思考和實踐加快了速度。

一門名為《高階門類古生物學+古生物學原理》的專業平臺課誕生。這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地質系古生物專業的11名研究生,但授課老師卻是以舒德干院士,張興亮、張志飛、劉建妮等長江學者領銜的地質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教研室的18位教師。

老師們用中英雙語在線上為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碩博士生串講這門專業平臺課。學生們評價:“這陣容,太豪華!”

正在瑞典接受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梁悅、劉璠表達了她們的激動之情:“線上教學讓我們有機會聽到教研室老師們精彩的教學內容,真是幸運!”

這是地質學系綜合改革2.0版探索中關於研究生教學改革的一次特殊嘗試。雖然該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11名研究生,但吸引了大量“編外學生”,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高校或科研院所中從事地質或古生物研究的教師。

在“一院一策”改革順暢實施的基礎上,2018年以來,西北大學精準實施完全學分制。上什麼課、什麼時候上課、上誰的課交由學生自己選擇,學校各個部門迅速建立起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服務機制。目前2018級、2019級本科生已經開始實施完全學分制。

與此同時,學校逐步打破行政邊界、打破學科邊界,充分將資源最佳化整合,目前已經在行政方面成立人力資源部、國際合作部,學科交叉融合方面成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史學部,即將成立地學部。

“學校辦事效率特別高。比如今年跟宜昌市的對接,從我們提出需求,到簽署全面的校地合作協議,這麼大的工程量,居然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這樣的“西大速度”,讓80後教授傅東靜很感慨,這也是西北大學教師們的普遍感受。

2019年3月,傅東靜作為第一作者,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了“清江生物群”,被國際學術界譽為“進化古生物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這也是她所在的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在《自然》《科學》雜誌以第一作者發表的第14篇論文。“這次校地合作達成以後,我和團隊的老師們就可以在自己命名的‘清江生物群’研究中得到更多外部支援,從而產出更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發出更多‘中國聲音’。”傅東靜滿懷信心。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8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