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的孩子,生長的父母——與家長交流家教中的5個重要問題

人能常常看見他人的長處,而動佩服之心,自己就會常常向長進裡去。——錢穆先生

美的作用,超越範圍,直抵心靈。而美育不等於美術教育,是過去當下和未來持久作用下的一個長期話題。

生長的孩子,生長的父母——與家長交流家教中的5個重要問題

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

困境是古老的,但思考可以常新。

如果能像

天問

一樣問許多問題,這是很好的!因為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不斷質疑和問題解決中進步與成長的,

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用上面的這段話作為開頭來說家庭教育的話題,是想說明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沒有問題,家庭教育不會進步,孩子與父母與不能“

生長

”!

特別喜歡“

生長

”這個詞,看到這個詞就似乎看到一種力量,一種生機勃勃的力量。“問題是學習的核心”,好的問題就像“春風吹過大地,萬物充滿了生機!”

因此,要使家庭教育“

生機盎然

”,我們每個人都要善於尋求家庭教育中“問題”,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自我探究欲,這樣的場景才能真正吸引孩子,並讓大人與小孩學習其中,探究其中,享樂其中,成長其中。

閒話少說,下面就結合家長經常和我交流的話題進行收集,用“

問題-回答

”的方式來說說我對家庭教育的理解。

1.培養好的德行與知識哪個重要?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要是問家長,相信每個都是回答:德行比知識更重要。

這裡還是要扯著講一些相關的東西。從國家層面,有“立德樹人”,從家庭層面也就“以德為先”。

下面是繁體字的“德”:

眼觀七曜。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

再來說《弟子規》開篇《總敘》,也是特別強調“德行”的——

上面說到七個方面的教育,其中前面六個都是說“德行”的,比如:孝、悌、謹、信、愛、仁,只有最後一個是“學文”,而且是在修行前六個方面“有餘力”時,才去“學文”。

可是,現在我們似乎地反了,把“學文”,即追求學業水平放在第一位了。

所以,家長要“說到做到”,真正做到“以德為先”,還真是容易啊。

在女兒小時候的教育上,我最重視是孝敬老人,只要有一點做不到位,我會十分生氣,一定要求重新再來,一定要道歉。還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帶著女兒修家譜。

2.知識與好奇心哪個重要?

跟好奇心有關的文章,我在公眾號裡寫過多篇,列舉如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選擇閱看:

家長朋友們也知道好奇心是個好東西,是需要重視的東西,但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往往又被忽視了。

舉個例子來說吧。

很小的時候,孩子問你“

為什麼

”的時候,你也許很有耐心地回答這個,回答那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當孩子再問“

為什麼

”的時候,就開始不耐煩了——這個現象很常見。

還有,在回答孩子“為什麼”的時候,方式方法也是大相徑庭的。有的直接回答了,有的是啟發引導的,有的是“說一半留一半”,有的是“裝糊塗”後帶著孩子一起查資料的……箇中差異,各位自品。

這裡,我提出一個對待學習行為要“吾日四省吾身”,分享如下:

生長的孩子,生長的父母——與家長交流家教中的5個重要問題

想看更詳細的,請看

《吾日四省吾身》

一文。

3.能不能打孩子?

一般情況下,不要打孩子。打孩子容易產生對立,除非你把後繼的“麻煩”處理得特別好。當然在十分原則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有策略地生氣,請看《

父母對孩子“生氣”有講究

》一文吧。

對孩子批評有講究,還可以看《一分鐘爸爸》、《一分鐘媽媽》和《一分鐘生氣》等家教書。。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孩子越小傷害越大。父母潛意識的情緒發洩、虛榮心、假裝打爸爸騙孩子哄孩子開心不是好主意——這樣給孩子沒有安全感,認為世界不易掌控。

生長的孩子,生長的父母——與家長交流家教中的5個重要問題

4、為什麼孩子總是把學習當作“痛苦的事”

先來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人會感到痛苦?

有這麼一個耐人尋味的佛教故事:一位和尚到外地雲遊,無意中來到一個嚴重缺水的地方。他走啊,走啊,始終沒能找到水源。一天夜裡,黑得出奇,他又渴得要死,終於支援不住,摔倒在地,卻意外地發現身旁就有一汪水。他迫不及待地狂飲起來,只覺得這是天底下最甘冽清新的水了。是夜,他和衣躺在水邊,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毒毒的日頭將他曬醒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再美美地飽喝一頓。可是眼光到處,竟是一灘腐臭、發綠的汙水!旁邊還有累累白骨和腐爛流水的牲畜屍體。他不由得一陣噁心,大口大口地吐了起來。就在這時,靈光一閃,他竟大徹大悟——原來我對外界的一切感受,並不由外界決定而全由心生。自此,他成了名躁一時的得道高僧。

有人肯定會說,學習是一件必須付出艱苦努力的事,怎麼可能會沒有痛苦?

其實,這個問題混淆了艱苦和痛苦這兩個概念。

“艱苦”是一種客觀努力的狀態,說明任務完成時的困難程度。“痛苦”則是指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但從事這一勞動的人是否會因此感到痛苦就要因人而異了。熱愛學習,對學習滿懷興趣的人,在艱苦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到的是無比的樂趣,而厭惡學習,對學習毫無興趣的人就正好相反了。

所以,我要說:滿懷興趣地學習就不會感到學習的痛苦

達爾文的成功,正如他在自傳中所說:“

就我記得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後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的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刻了解任何的複雜的問題和事物。

在強烈的興趣驅使下,他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究、去學習,所以他怎麼會覺得學習與研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

5、要不要告訴孩子你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做

前幾天乘公交,剛剛遇到的一件事:一個孩子大概幼兒中班大小的年齡,是爺爺帶領的出去玩,手裡拿了兩個很大的、比較豪華的變形金剛汽車,玩得十分開心。因為車上人不多,我有機會去跟孩子交談,我問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你的玩具金剛有多少錢?貴嗎?你知道爸媽的辛苦嗎?

孩子被我問得有點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心不在焉地,也沒回答我。看爺爺的態度有點炫耀的意思,好像很有錢的樣子,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進行下去,他們下車了。

我能揣摩到家長們的心態:只要我花錢,孩子開心就好,並不會問這樣本質的問題!掙錢不容易,孩子要知道其中的分分皆辛苦?教育是隨機的,契機就在眼前,看你能不能抓住。

我也曾在班上問過孩子下面的問題:“告訴我,你的爸爸在做什麼工作?“那個孩子茫然地搖搖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每天很晚回家,開著車在外面,不是陪朋友吃飯,就是談生意……”

是的,現在許多年輕父母的確都很忙,但這些父母能不能“常回家看看”,花點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說說自己的工作細節,談談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體驗,這其實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細想一下,孩子將來一定要和現在的自己一樣去面臨需要自己行走的社會。如果父母給孩子的就是童話書、肯德基、零花錢,卻沒有自己對事物、對工作的信念、做法、感悟與體會,那這些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虛幻的、極不真實的世界裡,這樣的孩子能長得大嗎?

經常聽到家長埋怨現在的孩子不知道節約,自私,花錢大手大腳等等。須知,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長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給家裡掙錢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把金錢與工作緊密地聯絡起來。孩子們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家長就可以也應該把你如何靠努力工作來謀生、為創造屬於你的事業的道理講給孩子聽了。

還記得是2001年夏天,我和愛人決定從南通應聘到蘇州園區工作。那年的暑假,我和愛人當著女兒的面鄭重其事地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她。我們告訴他:現在我不再擔任原來那個學校的副校長了,我們要到一個新的地方──蘇州去做一個普通的老師。然後在地圖上找到隔江的那個城市,在地圖上標出我們乘長途汽車的走向。由於新的學校要申報省實驗小學,要做許多的準備工作,需要暑假就去加班。為了進一步讓女兒感受我的工作狀態,我只身帶著女兒一人來到蘇州,住到學校旁邊的出租房裡。白天我去學校工作,讓她一個人在出租裡看書看電視,眺望窗外的園區景色,但有一條──我會準時回家和女兒在一起。週六週日我帶著女兒來到學校參觀,告訴她即將在這所學校上學,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帶她到園區各處走走看看,詢問她的感受,我們就這樣自然而然地交流著。

一個週末,學校派我到園區管委會參加公文寫作培訓。我和女兒說好,我一定會在中午12點準時回來。可是,因為培訓有所推遲,我沒有能按時回家。當我急急忙忙趕回家時,很遠就聽到的是女兒哇哇大哭的聲音,聲音特別響,特別傷心。全怪我。

是啊,女兒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和老爸這麼孤苦伶仃地來到異地,而且準時回家的我失信了……關鎖一個出租房裡,空虛、寂寞,甚至恐懼一定會一古腦地向她這個羸弱的生命襲來,這些都是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的東西,她能不感到害怕而哭喊嗎?不要說女兒,就說我自己,剛來蘇州不到一個月,也是倍感寂寞與無助,於是拼命往家裡打手機,打給妻子,打給朋友與同事,500元話費,沒過多長時間就用光了。想起老家吃苦耐勞的生父生母,地裡的勞作,微躬的脊背,想起親朋好友,我們能不掛念嗎?但是,我還是毅然來到了蘇州,為了自己心存的理想,為了自己向上的勇氣,我來了。

我安撫了好長時間,才把女兒安慰住。我想對女兒要說的很多很多,但我不可能一次把這些道理都對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說清楚,於是我這樣說:“雨亭,今天是爸爸不好,爸爸沒有準時回家,不守時守信用,讓你受驚了,爸爸向你認錯。但是爸爸是在工作,工作總有特殊的時候,你懂嗎?”女兒似懂非懂,我接著說:“爸爸剛來蘇州,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我要比以前在蘇北還要更加努力,千萬不能落後,這樣我們才能留在蘇州,留在這座美麗的城市裡。”女兒擦擦眼淚,十分“懂事”地點點頭。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在蘇州的“創業”生活,女兒開始了在蘇州的學習生活。每天清晨,一輛腳踏車載著女兒,我聊著自己的工作,她談談自己的學習,一路走來,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如果你熱愛工作,那麼你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從工作中獲得的樂趣。如果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那麼,你也可以告訴孩子,你仍然會有差強人意的方面──工資不太高,工作不是很穩定,或者這只是你事業發展的一個不太順利的階段。

當然,家庭教育中有許多這樣的問題,我們每個家長每天都在用行動時時來回答它。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道理:答案不能促進我們的思維,真正促進我們思維的是問題。

問題是我們學會教育孩子的核心要素,只有學會質疑,才能學會思考;只有學會思考,才能學會精進。

一個優秀的家長,一定是一個在家庭教育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

發現兒童,多樣教育;多元思考,多種路徑;回到原點,回到常識;古典心態,精進生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45 字。

轉載請註明: 生長的孩子,生長的父母——與家長交流家教中的5個重要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