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停車讓行 老人脫帽鞠躬致謝:說謝謝怕司機聽不到
原標題:【斑馬線上的暖心故事】司機停車讓行老人脫帽鞠躬致謝
這兩天,一段9秒的影片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的關注和議論,短几天,點選量超過三千多萬次,千萬網友為此點贊。而這段影片事發的場景就在一段斑馬線前。
其實過去圍繞斑馬線我們關注的故事也有不少,但其中大多以事故為主,給人們帶來了的也是反思跟警醒居多。而今天的這個故事裡,我們感受到的卻是雙方彼此理解並尊重的一次良性互動。
影片中的這一幕,發生在福建省莆田市。當天上午7點53分左右,車主正準備駛過斑馬線,發現一位行動緩慢的老人正在過馬路,車主隨即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老人也停下腳步,脫帽、鞠躬致謝。當走到另一個車道前時,老人又再次脫帽鞠躬致謝。
莆田市民 吳愛萍:我以為爺爺只是脫帽一下,我覺得對我就已經很受鼓舞了,很受觸動了,沒想到他還對我一鞠躬,震撼到了。
更出乎她意料的是,這段影片發到網上後,會引起那麼多網友點贊和轉發,還有多家媒體轉載、報道。幾經聯絡,記者也找到了影片中的這位老人。老人叫閔慶昌,今年已經88歲了。他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主動讓行,他的脫帽鞠躬,是發自內心的。
閔慶昌:年輕人走得很快,我老人家步伐比較緩慢,車要過去(卻)都停在那邊,我很感動 我受了感動,要說謝謝兩個字,她(司機)也聽不到,我只好用一個脫帽鞠躬向她表示感謝。
【主播點評】對於這個溫暖的故事,有人感慨說,感覺這是我心裡那個世界,也有人說,鞠躬的少,但心存感恩的人多得是。過去圍繞斑馬線我們討論了很多關於規範的問題,而今天這個範例的範,不是規範而是一種“範兒”,司機讓得“有範兒”,老人謝得有“範兒”。很多人看了這個故事後說,尊重是相互的,為兩個人都點贊,我們也希望哪一天,不只是為兩個人,而是為兩個人群,讓行的司機、行禮的路人都點贊。
編輯:劉雅萱
安史之亂線路圖
之前我們聊五代十國,在聊五代十國前,不得不說一下“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直接導致了盛唐從盛走向衰敗,走向一個藩鎮割據,四分五裂的國家。最終演變成“五代十國”。
“安史之亂”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建立了開元盛世,但是到了後期,唐玄宗便安於享樂,不再勵精圖治。經濟凋敝,內部政治矛盾四起。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寵而繼李林甫出任右相,他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為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室隱憂。
所以到了後期,大唐,只剩下了表面的繁榮,最終這層表面的繁榮,被安祿山的造反所打破。
安祿山起兵
安祿山
安祿山本姓康,名阿犖山(一作軋犖山),即戰鬥的意思。姓氏本應讀作亞歷山大,母親阿史德氏為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他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他在30歲前一直混跡在邊疆地區,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商人。 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4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天寶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剛剛40歲時,一躍成為駐守邊疆的藩鎮安祿山家鄉朝陽古城一級的最高軍事統帥——平盧軍節度使。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他飛黃騰達,在唐朝嚴格按照任職年限資格任官的體制下,創造了和平年代邊疆軍帥仕途騰達的神話。安祿山深得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歡心,甚至成了唐玄宗的義子。天寶十載二月,也就是他49歲的時候,已是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兼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從40歲到49歲,安祿山從一方節帥到身兼三鎮,榮耀君寵達到頂峰。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使強大的大唐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叛亂後稱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謀殺。安祿山長得痴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為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長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使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
唐玄宗匆忙南逃時,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使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今寧夏境內),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援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史思明
史思明
安史集團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卻得不到人民的擁護。坐鎮洛陽的安祿山恣行暴虐,致使眾叛親離。757年,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安慶緒即位之後,史思明屯住范陽,擁兵自重,不聽調遣。從此安史集團分裂了。
不久,史思明帶領軍隊投降了唐朝。朝廷一方面下詔任命他為范陽長使,河北節度使;另一方面又害怕他再次叛變,派人秘密監視。不巧的是,監視他的事很快被洩露了出去,史思明認為朝廷不信任自己,便再次叛變。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稱大聖燕王,派兵增援安慶緒,解除了唐軍對鄴城的圍困。同年,史思明殺死安慶緒,收編了他的隊伍,回到了范陽黃袍加身,號稱大燕皇帝,改范陽為燕京。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敗李光弼,乘勝向長安進犯,途中被兒子史朝義和他的部下殺死,史朝義以皇帝身份厚葬於北京梁鄉(今王佐鄉)。
平定安史之亂
唐玄宗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裡)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寶十五年安祿山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峰。
太子李亨於公元756年在靈州(今寧夏靈武市區)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後世史家認為“馬嵬之變”是一場“有計劃的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後,自立為帝,年號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至鄴(今河北臨漳),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 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任命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影響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
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鎮隨之全部喪失。此後,吐蕃進一步深入,唐政權連長安城也保不穩了。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2017-07-30)
01
兒時,聽大人說:“晚上高粱在生長的時候,可以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很是好奇。一天晚上約上了幾個夥伴,跑到地裡面去聽,幾個人還打賭誰的聲音最大,誰就當老大。一直等到大人圍著村子滿世界的找。還冤枉似的問他們為什麼騙人。
02.
初中時,聽同學說縣城的那邊有一片大海,一望無際,時常有海鷗飛過。可以在裡面游泳,衝浪,撿貝殼。和同桌一起下定決心,一定考到縣城裡上學,去見識下那邊神秘的地方。錄取通知書下來了,我們兩個騎著腳踏車瘋狂的往縣城裡邊騎。問了很多人都說沒有。最後從一位老奶奶那裡得到了一些訊息,到地方了才發現就是一個水塘裡面長著茂密的蘆草!
03
到了高中,聽老師說:“同學們,努力吧。學完這三年,考上大學以後的日子就輕鬆多了,同時珍惜和你一班的同學吧,這輩子估計你都找不到怎麼好的朋友了!”,三年過去了,考上大學的很多都說,被老師騙了,大學裡面不逼高中輕鬆,不過高中同學的情誼確實真的。沒那麼多爾虞我詐,這也應該是三年中一個很大的收穫吧。
04
大學裡面,聽畢業的師哥師姐們說:“珍惜這最後的四年吧,因為以後就沒有真的輕鬆了。”,四年匆匆過去,工作了才知道,師哥師姐的那些話的含義。原來真的沒那麼輕鬆了!
05
工作了幾年,聽老闆他們說:“奔三的人,會出現兩種,那麼越混越好,要麼就這樣了。”會是那種呢?…
聽說的事,有真有假,亦真亦假。都是聽說的誰又知道真假呢?
(2017-07-13)
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濃墨重彩地褒而揚之。可是,傳統的教科書掩蓋了一個爭議頗多的觀點:強大北魏的衰亡始於孝文帝改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議呢?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到底在哪裡呢?北魏迅速衰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誰又是北魏改革的真正先行者?果敢勇毅的孝文帝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悲劇人生呢?接下來為你深入解讀。
娃娃皇帝
公元467年,拓跋宏生於當時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兩年後被立為太子。
雖已入主中原,但拓跋部仍保留著過去早婚的習俗,拓跋宏出生時,其父獻文帝拓跋弘年僅14歲。拓跋部建立北魏後,學會了中原王朝維持皇權統治的某些做法,並定為制度嚴格執行。比如後宮產子,一旦該子被立為太子,其母就要被賜死。其用意在於避免皇帝年幼即位,大權落到母系外戚手中。因此,拓跋宏在兩歲多被立為太子時,母親思皇后李氏即被“賜死”。這一野蠻的做法不僅給拓跋宏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彷彿預示著他日後家庭生活的淒涼與不幸。
由於拓跋宏從小失去親母,因此便由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也非血親,只是名義上的祖母。她是漢族人,“性聰達”、“粗學書計”,受過封建傳統文化的教育。她性格堅強,做事果決,頗具政治家之風采,《魏書·皇后列傳》說她“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拓跋宏父親拓跋弘即位時,年僅12歲,北魏孤兒寡母,政局不穩,馮太后初露鋒芒,收捕擅威作福的專權丞相、車騎大將軍乙渾,平定關中叛亂,臨朝稱制,掌握了朝政大權。
馮太后
拓跋宏剛一出生,馮太后即擺出“罷令,不聽政事”的姿態,將政權交給其父拓跋弘。當獻文帝拓跋弘親政後,開放山澤之禁,開倉救濟災民,帶兵北伐柔然,很快就顯出了他年輕有為、桀驁不馴的風姿,權欲旺盛的馮太后便再也坐不住了,干預北魏政事也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飯。這自然會引起獻文帝的不滿,加之他們並非血親母子,於是,一場司空見慣的宮廷權力鬥爭於不知不覺間就爆發了,結果自然是根基深固、極富政治謀略的馮太后獲勝。《魏書·天象志》對此寫道:“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是為孝文帝。”
拓跋宏即位時只有五歲,在平城皇宮的太華殿前舉行隆重的登基大典時,他是被人抱上皇帝寶座的。一個年僅五歲的小娃娃,馮太后自然不會擔憂什麼,也就再度臨朝聽政,將一應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時,她也在因忤逆而“禪位”的獻文帝身上汲取教訓,將年幼的孝文帝按照她心中想象的模式加以引導、塑造和培養。
拓跋宏的血管裡流著的雖然是鮮卑族拓跋氏的血液,但他從小受到的卻是漢文化的薰陶與教育,圍繞在他身邊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極高文化修養的漢族士大夫。他自幼愛好讀書,手不釋卷,天分極高。《魏書·高祖紀》說他“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馮太后還親自創作《勸誡歌》、《皇誥》等文章督促他閱讀、背誦,將儒家的忠孝、仁愛、禮義等封建道德思想傳授給拓跋宏,並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響他。比如馮太后生活節儉,“不好華飾”,對待下人比較寬慈,拓跋宏也依樣仿行。
兒時的生活積澱在拓跋宏內心深處,影響了他的整個人生。此後,拓跋宏一輩子愛好詩文,並創作了大量的詩賦文章(約40卷);他為政勤奮,勵精圖治,個人生活相當節儉;他提倡封建倫理道德,講究孝悌、仁義、忠信,不僅身體力行,也要求臣民如此。這些,都是他日後推行全盤漢化政策的內在基礎與指導思想。
當然,拓跋宏並未完全放棄鮮卑習俗。況且,當時南北對峙,戰爭頻仍,也需要帝王具有帶兵打仗的卓越能力。因此,拓跋宏在習文的同時,也練就了一身武功。他從小善射,“及射禽獸,莫不隨所志斃之”;臂力也好,十多歲時即能以手指彈碎羊的肩骨。
如此成長起來的拓跋宏既具騎射武功,又富漢文化修養,可謂是文武兼備之才。
先行者
孝文帝
拓跋宏的父親獻文帝“禪位”時只有19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退位後的他總是蠢蠢欲動,不甘心變得一事無成。隨即,他就以太上皇的身份親自率兵出擊柔然,並不斷地巡視各地,“國之大事鹹以聞”,還將馮太后罷黜的一名舊臣重新起用。所有這些,自然又引發並加深了他與馮太后之間的矛盾。宮廷鬥爭更為赤裸、血腥而殘酷,爭鬥雙方往往不擇手段,置血緣親情於不顧,讓對方倒斃在一片慘淡的血光之中而後快。馮太后與獻文帝之間不存在血緣關係,迫他遜讓退位、送上一頂太上皇的頭銜就已經是手下留情很不錯的了。可獻文帝畢竟年輕,未能領悟到馮太后的深遠用意,還是一個勁兒地在“太歲頭上動土”。於是,獻文帝便成了馮太后眼裡的一根“肉刺”、腳下的一塊石頭,公元476年,馮太后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毫不客氣地將獻文帝殺了。
這一年,拓跋宏十歲。
獻文帝一死,馮太后即被尊為太皇太后。直到她於公元490年去世為止,一直都在臨朝稱制,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
還好,馮太后臨朝聽政是以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優秀政治家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的。她不僅按自己心中的理想培養新皇,還將整個北魏納入自己構想的框架與模式之中。她的目標相當明確,一是進攻南朝,並乘其內亂之際,出兵奪取了淮北的大片領土,將北魏的邊界推進到淮河一帶;二是改革內部,採納漢人王朝的禮儀制度治理國家。小小的改動無關痛癢,當然也就起不到什麼作用,難以達到有效的目的,而大刀闊斧的改革必然會招致既得利益者及頑固堅持鮮卑舊俗貴族的反對。於是,馮太后果斷地處理了一批政敵,將他們或處死或免爵或流放。然後,她依靠馮氏家族成員,重用宦官及漢人官吏,拉攏鮮卑元老,在自己身邊培植了一批可靠的親信,鞏固權力,加強改革。
在馮太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影響最大的當數頒行俸祿制。
遊牧民族南下的目的就是為了搶掠財富,他們往往“初來單馬執鞭,返去從車百輛”。氏族首領為了鼓勵士兵作戰勇敢,一是聽憑劫獲之物歸於個人,二是論功行賞,“班齎將士各有差”。這樣的政策大大激賞了將士打仗的興趣,人人衝鋒陷陣、個個爭死效命,很少發生退縮、叛變與逃跑之事,極大地提高了戰鬥力。鮮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後,仍保留著過去的遺風——百官沒有俸祿,收入主要還是依靠擄掠與賞賜。北方統一,戰爭與掠奪的機會少了,於是,官員公開貪汙受賄,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北魏吏治腐敗,財政匱乏,國家機構遭到嚴重蛀蝕,鮮卑貴族貪圖享受,昔日的獷悍善戰之風也在逐漸消失。歷代皇帝對此深感不安,多次下詔懲治不法官吏,可根本解決不了官員腐敗這一老大難問題。
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詔實行俸祿制。俸祿每三個月發放一次,以每年十月為起始。同時,對貪汙行為制定了更為嚴厲的懲罰措施:“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
俸祿制推行後,加強了北魏的中央集權及封建化程序,確曾起到了保證官吏日常生活、杜絕貪汙搜刮的明顯效果。它不僅是孝文帝改革的前奏與先聲,也是北魏根除遊牧奴隸制殘餘,接受漢族官僚政治制度的表現與象徵。
就在俸祿制實行一年並取得明顯成效後,北魏又在經濟上採取了一項相當重要的改革——均田制,就是以國家的名義對現有土地實施分配與調整。這一制度對豪強大族的土地所有制進行了一些限制,從他們手中奪回了大量勞力,分給農民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它使得耕者有其田,滿足了廣大農民的部分要求,對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安定社會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均田制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土地改革制度,經歷了北魏、北齊、北周、隋,直到唐代中葉才告終止。它在古代持續了約300年,並影響到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
這些改革制度表面上以孝文帝拓跋宏的名義頒佈施行,其實都是由馮太后拍板,起主要決定作用的,還是馮太后。
隨著孝文帝的一天天長大,他與馮太后的關係也日漸微妙並複雜起來,問題的關鍵當然還是在於一個字——權。作為封建制度的最高統治者,權力就是一切,甚至比生命更加重要。馮太后權欲極盛,且生性猜疑,她看到一天天長大的孝文帝越來越“聰聖”,擔心將來難以控制,“不利於馮氏”,又打起了廢掉皇帝的主意。於是,她將拓跋宏關在室內,三天不讓人送飯。時值寒冬臘月,拓跋宏僅穿一件單衣。馮太后召集大臣討論,打算另立咸陽王禧為帝,因為遭到不少元老大臣的激烈反對,不得已而作罷。同時,她還命令內官監視孝文帝的言行舉止,每十天報告一次。一次,宦官密報了孝文帝的“過錯”,馮太后大怒,立即傳來拓跋宏,狠狠地打了他數十大杖。孝文帝無法反抗,只好“默然而受,不自申明”。拓跋宏生性聰穎,深深地懂得忍讓之道,不像他父親那樣血氣方剛,才沒有擴大他與馮太后之間的矛盾。如若不然,以馮太后之堅毅與謀略,哪怕大臣“固諫”再厲害,也會將他從北魏的皇帝寶座上一腳踢開了。
公元486年,孝文帝年滿20,已經長大成人了。於情、於理、於勢而言,馮太后都不便繼續臨朝聽政,她不得不將權力的“魔杖”交給拓跋宏。於是,“帝始服袞冕,朝饗萬國”,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開始親自動筆起草詔冊。
拓跋宏親政後,馮太后並不是完全退出了政治舞臺,但起主要作用的自然已是孝文帝了。在拓跋宏為皇的28年時間裡,對權力的執掌應該分為三個階段:一、五歲登基到20歲時,大權完全掌握在馮太后手中;二、20歲親政到24歲時馮太后去世,他與馮太后共掌朝政;三、從24歲到33歲離世,政權歸於拓跋宏一人,這一階段也是他大刀闊斧全盤漢化之時。嚴格來說,孝文帝真正執掌北魏朝政的時間也就不過八九年時間。但是封建皇帝的九五之尊使他從小就在大臣及民眾心目中樹立了一種無尚的威嚴與凜然的形象,一旦大權在握,他就顯出了一代英主的勃發雄姿。
馮太后於公元490年去世,時年49歲。馮太后死後,拓跋宏十分悲痛,五天沒有好好進食,一日三餐僅吃小半碗米粥,喪服也一直不肯脫下。儘管馮太后立下遺囑,要求喪葬從儉,但孝文帝還是將她的喪禮舉辦得相當隆重,並表示要遵照古禮,守孝3年。在遭到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的強烈反對後,才勉強作罷。
孝文帝之所以要在馮太后的喪禮上大做文章,一是因為他確實對馮太后懷有較為濃厚的感情,儘管馮太后責斥過他,還想廢掉他,但他總是認為“養育之恩,詔教之德,尋之曠代,未有匹擬”;再則,孝文帝想透過喪禮的形式,將漢族的封建禮儀文化、忠孝仁義以身示範地落到實處;同時,他也想透過葬禮向文武大臣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將以更迅速更堅決更徹底的方式將馮太后的改革方略執行到底。
自編自演
遷都洛陽
拓跋宏完全掌握朝政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將北魏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
他大力推行的改革內容,我們可以將其凝練地用一個短語概括——全盤漢化。遷都洛陽,表明了他全盤漢化的決心,也是他改革能夠成功的一個轉折與標誌。
鮮卑拓跋部落發源於遙遠的邊陲之地,他們的人口本來就少,進入廣袤的中原後,必然成為一支少數民族。如果僅僅限於搶劫,他們自可來去如風,完全保持著過去的那種野蠻的遊牧生活及習俗。然而,若是長期佔據中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下去,他們就不得不調整、改變過去的生存方式,由遊牧生活變為先進的農業耕作。
鮮卑拓跋部南下,已有過遷都的歷史。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時,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後於公元398年遷都平城。也就是說,平城也是北魏統治者遷都的產物。如果僅僅侷限於現有的地盤與統治,平城於鮮卑而言,自然是一個較為理想的定都之地。然而,隨著形勢的發展,北方柔然、高昌的威脅業已解除,南方的領土在不斷擴大,具有雄才大略之氣的孝文帝拓跋宏已明確了北魏的戰略目標——南伐齊朝,統一中國。而平城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部,這裡氣候寒冷、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顯然已不能適應當時的戰略發展目標。最主要的一點是,這裡的鮮卑貴族集中,他們思想保守,生活腐化,堅持鮮卑舊俗,已形成了一股反對改革的頑固勢力。
由此可見,北魏如若發展,就必得改革,而改革的關鍵所在,就是離開平城,遷居中原。拓跋宏經過一番權衡比較,目光最後落在了居古代“天下之中”、氣候比較溫和的洛陽。他之所以看重洛陽,恐怕最主要是因為這裡的漢族士大夫數量最多,為漢文化之中心;另外,洛陽接近南朝,也便於他隨時用兵,“南蕩甌吳”,實行一統天下的雄心。
只有離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才能順利地推行全盤漢化的改革方略。
遷都洛陽
拓跋宏深知,如果貿然提議遷都洛陽,必然遭致鮮卑貴族的強烈反對。南遷,就意味著讓他們放棄現有的家業,放棄已然習慣了的生存環境,放棄騎射遊牧的“武功”之長……不少鮮卑貴族認為,北魏的天下是以平城為據點一點一點從馬背上打下來的,如果離開平城,就很有可能失掉他們好戰勇武的民族特性,不僅難以統治漢人,反而會被他們同化。一般鮮卑人並未像拓跋宏那樣從小就接受過漢文化的薰陶與教育,他們對漢文化常抱有一種藐視、不以為然的態度,也沒有拓跋宏心中的那種危機與緊迫感。他們以為只要能夠壓制住漢人,讓他們為所欲為、自由自在、作樂享受就心滿意足了。因此,拓跋宏不無憂慮地說道:“北人戀本,忽聞將移,不能不驚擾也。”如果強行遷都,弄不好,很有可能會釀成一場無法收拾的內亂。為了達到順利遷都的目的,拓跋宏不得不費盡心機,反覆考慮,制訂出了一個相當巧妙的萬全之策。
公元493年五月,孝文帝召叢集臣,宣稱南伐蕭齊。他命太常卿王諶占卜南伐吉凶,結果卜得一個“革”卦。於是,拓跋宏大聲說道:“湯武革命,應乎天而順乎人,吉孰大焉。”
接下來的一切便完全按照孝文帝早就安排好了的計劃開始有聲有色地執行了——
公元493年七月,孝文帝親率30萬步兵騎兵從平城出發,征討南齊。天氣一直不好,大雨下個不停。道路泥濘,崎嶇難行,陰霾的天空像口鐵鍋般扣在頭頂,壓得人簡直喘不過氣來,這使得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鮮卑貴族及手下群臣倍感疲憊。大軍南下,一路緩緩行來,走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才到達洛陽。在洛陽稍稍休整,拓跋宏有意選擇了一個暴雨如注的日子披甲上馬,揮鞭下令大軍繼續前進。聽說還要繼續南征,蛻化了的鮮卑貴族一個個心驚膽戰,全都跪在拓跋宏馬前,懇求皇上開恩不再南進。孝文帝見時機已到,便提出了他的交換條件:“若不向南進軍也可以,那就得把都城遷到洛陽。”然後要大家站隊表態,願意遷都的站在左邊,不同意的站立右邊。一聲令下,幾乎全都站到了左邊;站立右邊的也不是沒有,但只有孤零零的幾個人。左邊的鮮卑貴族、文武大臣全都伏在地上,搗蒜般叩頭不已,大聲高呼“萬歲”。拓跋宏見狀,就正式詔告天下:北魏遷都洛陽!
這一重大的決定就這樣在他自編自演的一出活劇中出色地完成了。留在平城的鮮卑貴族——那些遺老遺少們即使心懷不滿,因大軍被拓跋宏帶走,沒了反抗的資本,也只好無可奈何地聽之任之了。
公元493年十月,孝文帝下令營建洛陽。第二年三月,他北迴平城,再次對鮮卑貴族及文武大臣做了一番恩威並重的說服工作,並就南遷及留守人員進行了比較具體的安排,逐步實施南遷計劃。
公元495年九月,以平城文武百官及後宮粉黛移居洛陽為標誌,孝文帝漢化改革的一項最為重要的決策——歷時三年的遷都大功告成。
悲劇人生
拓跋宏作為鮮卑民族的一員,他的血管裡流淌著的是拓跋氏的血液,於本族文化自然有著一種本能的親切與好感。然而,他從小又受著漢民族儒家文化的薰陶與影響,兩種不同的文化因子同時並存於他的內心,肯定會時常產生激烈的碰撞與衝突。兩相比較,他從理性上還是認同了漢族文化,以至於完全拜倒在漢族文化腳下,並苦心孤詣地引導著他的臣民們走上先進的文化之路。
遷都洛陽後,北魏的漢化改革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孝文帝不再滿足於過去零打碎敲式的改革,而是加大力度與速度,以多側面、全方位出擊的態勢,將漢族文化全盤拿來,為我所用。
在內部改革的同時,拓跋宏念念不忘南北統一大業。他生性聰穎、性格果斷、頗有魄力、極富膽略,但性子似乎過於急躁,一些事情,他恨不得畢其功於一役,在他手中全部完成。剛一遷都洛陽,他就置大臣勸阻於不顧,在內部尚未安定、兵力物力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匆忙率軍南征,兵分四路全面出擊,結果歷時半年,基本上全歸於失敗。
公元496年十月,離第一次南伐無功而返僅一年多的時間,他決定利用南朝內部政治動亂的大好機會,再次大舉伐齊。此次,孝文帝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準備,剛開始,魏軍連連得勝,攻取了南陽、新野等不少郡縣,但渦陽一戰,魏軍慘遭失敗,一萬多士兵戰死,3000餘人被俘。後雖轉敗為勝,但這場歷時7個月的南伐並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與成效。
公元498年四月,拓跋宏發州郡兵20萬,限八月中旬集結完畢,準備第三次大舉進攻南齊。南伐的高昌兵害怕遠征相繼起義,適逢齊明帝去世,孝文帝以“禮不伐喪”為名暫停進攻南朝,派兵鎮壓起義以平定內亂。長年的遠征勞累早已使得孝文帝疲憊不堪,而內部的各種矛盾又弄得他心煩意亂。就在這時,後院突然起火,有人報告皇后馮妙蓮與冒充宦官的僧人高菩薩私通。這猶如火上澆油,拓跋宏不禁大為惱怒,下令幽禁馮皇后,將僧人高菩薩及牽線人——宮中執事雙蒙一同處死。孝文帝氣急敗壞,心力交瘁,那早已虛弱的身子由此染上了重病。延醫吃藥,疾病稍有起色,身體還未復原,他又支撐著病體親率大軍征討南齊。結果病入膏肓,孝文帝於公元499年四月二十六日死於軍中,年僅33歲。
(2017-06-28)
學過美術的朋友都知道點、線、面、體以及色彩是美術造型最基本的形式元素,用線、面、體以及色彩表現的美術作品大家見的非常多,多的都習以為常了。而對於最基本的“點”,美術作品中完全把它安排在一個配角的地位,僅在點綴中有所體現,比如中國的山水畫。
美術史上完全用點造型的繪畫作品實在是不多見,憑著我對美術史的記憶 ,完全以點造型的繪畫作品出現在新印象主義時期。新印象派代表人物修拉和西涅克,這兩位大師受到印象派影響掀起一場技法的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是用點狀的筆觸去表現,哪個點擺在哪個位置都要追尋一定的科學規律,故而新印象派又稱“點彩派”。是他們把用點造型的藝術推向了極致!
20世紀中後期插畫藝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其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有一種就是完全以點造型的“點繪”。點繪,顧名思義就是用點來繪製,透過點的疏密變化來表現物體的體積感或是平面的美感。
點繪對於工具材料的要求並不高,一支黑水筆,一張素描紙即可。至於技法則是非常簡單,將形象用鉛筆勾畫好之後,根據顏色深淺開始點,顏色深的點要密,顏色淺的點要疏。這個說的容易,做起來也比較容易,點繪不是考驗一個人的繪畫技能,而是考驗人的耐心與意志!你要不厭其煩地把點布在紙張上,就這樣不斷重複做著機械運動。
我第一次接觸點繪是我在上大三時候,設計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提到了點繪,他對點繪的講解也就像我上面敘述的那樣,一筆帶過,課下我與室友們都在交流點繪的畫法,經過一番摸索後發現這玩意還是挺好玩的。好了,廢話就不多說了,下面貼幾幅我的點繪作業吧。
點繪人物1——滄桑
點繪人物——吸菸的老頭
點繪人物——在陽光下成長
點繪花卉1
點繪花卉2
點繪花卉3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