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網路世界潛伏著成百上千個亨特一樣的成年人,他們自稱“戀童癖獵手”。這些人將自己偽裝成孩童,等待著藏在陰暗處的戀童癖上鉤。
英國人斯賓森·亨特身上爬滿文身,說話不時爆出粗口,總是怒氣衝衝。他的工作離不開撕扯打鬥,可他堅信自己是個好人。
約會網站和社交平臺上的亨特是另外一副樣子。他的頭像是可愛的男孩或女孩,他的對話看起來天真懵懂。他用變聲器和錄音把手機另一端的男人逗得哈哈大笑。等到對方正式發來見面約會的邀請,他會變回原形,嘴裡嘟嘟囔囔罵著:“又一個人渣上鉤了!”
視覺中國供圖
相比於在中國最近得到的突然關注,戀童癖在歐美國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早在2000年,英美兩國協同執法,僅在美國就驅逐了上千名英國籍戀童癖。
網路世界潛伏著成百上千個亨特一樣的成年人,他們自稱“戀童癖獵手”。這些人將自己偽裝成孩童,等待著藏在陰暗處的戀童癖上鉤。
最後的“約會”永遠尷尬。亨特手持攝像機的強光打破了戀童癖們浪漫的幻想。大部分人會矢口否認,直到亨特將打印出的聊天記錄摔到他們臉上。有人會試圖逃走,亨特與他們撕扯,甚至有一次被對方開車撞成骨折。無論如何,他都會嚷嚷著警告他們,要麼去警局自首,要麼等著自己骯髒的嘴臉在社交平臺上被曝光。
一位穿著羊毛大衣的中年男人生活體面,有美麗的妻子和14歲的可愛女兒,暗地裡卻驅車200多公里,只為和想象中同樣14歲的“女孩”開房;一位警官得知即將約會的“女孩”只有13歲,卻沒有一絲猶豫。
“社交網站上,八至九成的成年人得知我的‘年齡’後會選擇離開。但剩下的人會繼續希望約會,甚至興致更高。”亨特說。
在英國一個名叫“黑暗正義”的戀童癖獵人組織檔案庫裡,蒐集的戀童癖包括商人、教師、留學生、飛行員以及一名前兒童NGO的負責人。這些可能的犯罪者中,只有少數凶神惡煞,絕大多數並不起眼,甚至不乏文質彬彬的紳士和慈眉善目的老者。
在英國紀錄片《戀童癖獵人》裡,亨特以他特有的急躁和喋喋不休在鏡頭面前發表長篇大論:“慈善機構募集了大量善款,然後拍了些不痛不癢的教育廣告。警察局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管這些‘小事’。家長呢,都以為自己的孩子很安全,他們壓根兒不清楚自己一扭過頭,孩子們就可能登入成人網站,或者把自己的泳裝照發給陌生人。網路讓這個世界更危險了。”
視覺中國供圖
警局相關人士對戀童癖獵人的這番指責基本認同,可依舊極度反感他們。英國多位高階警員都曾公開指責這些獵手。在一些公開的案例中,警方已經鎖定的戀童癖,卻被獵手們的行動打草驚蛇。
法庭上,也很難用這群獵手貢獻的證據起訴。儘管亨特們反覆強調,他們在社交網站上從不主動出擊,只是等待戀童癖們主動上鉤。可這種行為依然逃不開“釣魚”的嫌疑。
更加被反對者頻繁強調的風險是,戀童癖獵手的行為無人管理,尺度很難得到規範,這在法治社會極度危險。他們藉助粉絲眾多的曝光平臺將戀童癖公之於眾。
“黑暗正義”曝光的一名大學生,本來將成為職業橄欖球運動員,前途一片光明。可最終,他失去了成為運動員的機會,就連想去謀一份普通工作都會被人認出、受到嘲笑。有評論說他的生活被毀了,“黑暗正義”的回覆相當冷酷:“嗯,他活該。”
在俄羅斯,一位戀童癖被3個年輕的戀童癖獵人活活毆打致死;在加拿大,黑幫藉著獵人名號毆打、戲耍戀童癖的事件已發生多起。幾乎每一個被曝光的戀童癖,生活都會被徹底顛覆,羞辱伴隨他們一生。一如亨特曾經曝光的一位30多歲的中產男子,警方最後並未找到詳實證據予以立案,可他依舊丟了工作,沒了女兒的監護權,最終自殺。
在歐美,圍繞著戀童癖獵人的爭議並不比戀童癖少。亨特的隱私很快被挖出,人們發現他曾經吸毒、酗酒,因縱火焚燒學校入獄,年幼時家庭破裂,飽受抑鬱症的困擾。一項有關戀童癖獵人的報告顯示,他們中除了少部分有過幼年時被性侵的經歷,大部分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失敗者”。這份報告認為,戀童癖獵人的工作滿足了他們的“榮譽感”,但也激起了他們的表演慾,可能促使他們走向極端。
今年4月,英國伯明翰地區法庭認定戀童癖獵人採用虛假身份獲得證據的行為合法,並在針對戀童癖的判決中採信了他們提供的證據。這讓獵人們深受鼓舞。
“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跟我的過去毫無瓜葛。”亨特用他那隻文身花臂指著鏡頭說,“網路讓世界越來越危險,野獸潛伏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只想保護孩子。”
這個曾經的愣頭青逐漸學會了妥協。獵人的工作幾乎沒有收入,他早已破產,蝸居在現任女友兒子的臥室裡。他最自豪的事,是將100多個戀童癖送進了警察局。明知警察並不待見自己,面對紀錄片導演的鏡頭,他還是低下頭說:“希望(自己的)出鏡能為警局多爭取一點資金。”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