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哪些技術提升百姓“獲得感”
出門不帶錢包,一部手機就能搞定吃穿住行;菜市場買菜、路邊攤買早點,都可以手機掃碼支付;以往需要跑腿、排隊才能辦的事,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這些5年前還無法想象的事,已經變成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2012-2017年,全國科技領域“獲得感”得分情況
國內著名智庫機構“望智庫”近日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的科技創新帶來了民眾“獲得感”的持續提升,科技領域“獲得感”得分5年間增長72%,僅過去一年就提高了約20%。在各領域的科技成果中,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在提升民眾“獲得感”中的貢獻率較高。
----------------------------------------------
科技創新帶來“獲得感”飆升
這份《2012-2017科技創新對人民群眾“獲得感”貢獻分析報告》,是國內首份科技領域“獲得感”報告。報告選取製造、資訊、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五大領域的科技成果,從客觀資料和情感指數兩方面,反映科技創新給國人帶來的“獲得感”提升。
報告顯示,2012-2017年,中國人科技領域“獲得感”總得分由50.01上升至85.99,5年間增長了72%;其中,過去一年科技“獲得感”上升最快,增長約20%。這可以在過去5年我國科技成果集中爆發的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共享單車等新科技快速普及的事實中得到印證。
移動支付“感知度”高
報告顯示,在各科技領域對國人“獲得感”的貢獻率中,資訊科技佔比高達到61%,超過其他四個領域貢獻率總和。其中移動支付以26.91%的比率排名首位,從一個側面說明,正在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移送支付,對老百姓來說“感知度”較高。
報告稱,移動支付的發展不僅在支付方式上帶來了便捷,也促進了網路購物、共享單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移動支付、遠端認證、生物識別等技術也正在改變中國人的消費和生活習慣,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移動支付隨時、隨地、隨身的特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捷,越來越多的人出門已經不需要攜帶錢包,無論是在餐廳吃飯、超市購物、搭乘公交、市場買菜,只需要拿上手機就能輕鬆支付。
在深刻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移動支付也走進了公共服務領域,幫助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讓群眾至少在繳費環節少跑腿、少排隊,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以支付寶為例,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已有357個城市入駐支付寶“城市服務”,實現了繳納水電燃氣費、繳納交通違法罰款、刷手機乘公交、線上辦理預約掛號等公共服務的移動支付,以前需要特地跑到相關執收單位才能辦的事,如今足不出戶就可以輕鬆完成。
分省來看,廣東、北京、山東、浙江、四川科技領域“獲得感”指數位居前五,總體上呈現東高西低從沿海到內陸依次遞減狀態。這說明,提升民眾的獲得感,發展仍是第一位的要求,同時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為世界人民帶來“獲得感”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創新發展戰略不僅為中國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也在透過技術輸出和經驗共享,為世界人民帶來“獲得感”。在高階製造、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中國正在從“跟隨者”變成“引領者”。
以支付為例,為解決電子商務的信任問題,2004年支付寶誕生,開創引領了移動支付、信用貸款、以支付為入口連線公共服務等技術和模式創新,帶動了一大批跟隨者,讓中國的移動支付實現“換道超車”,取得世界領先地位。
報告稱,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為1511.4億元,到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達到257.1億筆,交易規模已達到157萬億元人民幣,是美國的50倍。截至2017年6月,中國手機網上支付使用者規模達到5.11 億,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達到69.4%。上述數字還在繼續快速上升。
另一家智庫機構“智谷趨勢”研究認為,這一輪中國浪潮有個鮮明特點,就是科技成果惠及普通民眾的速度越來越快。其中代表性科技如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都在近期尤其是這5年產生髮展,並迅速覆蓋到數以億計的人群,影響輻射到全世界。這也是科技給人民帶來越來越強“獲得感”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