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產婦楊冰之死引發的中科院與北醫三院“發文大戰”,備受關注。產婦死亡醫院有多大責任,目前看來無法給出明確結論,但觀察各方說法,卻很容易發現,在缺乏確切材料的情況下,相關人士和輿論又典型地陷入了“中國式醫鬧”的正規化之中,這樣的現象是令人相當遺憾的。
患者這邊,逃不出“事情要鬧大”的正規化,所以有了中科院發文
作為一起醫療糾紛,這次事件過程上並無太多稀奇之處:高齡產婦因為一種叫主動脈夾層的罕見病因不幸離世,家屬質疑醫院採取了錯誤的治療方法,以及沒有盡到及時搶救的義務。這次事件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關鍵在於死者楊冰和其丈夫張自強的身份,他們都是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的博士,被認為是“高知分子”。在處理這起醫療糾紛的時候,他們所在的單位理化所向當事醫院北醫三院發了一封公函,稱楊冰去世是該所重大損失,“望”北醫三院做出“公正、翔實、透明”的調查。這樣的陣勢,讓質疑醫院處理不當的死者丈夫張自強被安上了“中國頂級醫鬧”的帽子。對此醫院方面也沒有示弱,北醫三院與中國醫師協會分別發文回應,理化所又再次在官網做出了說明,中科院官方微博進行了轉載,於是這次事件成為不同尋常的“發文大戰”。
中科院理化所就此事給北醫三院發的公函
爭議的焦點,自然在這封“公函”,其實公函本身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言辭或不恰當的說法,在不少人看來這種做法也沒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死者單位能夠關心員工,是個好單位。但也有很多人質疑,發生任何一起醫療糾紛,難道患者所在單位都應該以關心員工為由發個公函過來嗎?
這個質疑的確是有道理的。發公函隱含的目的很明確,拿單位的名義出來,而且是有些地位的單位,自然能對醫院施加更大壓力。這本質上還是一種“事情鬧越大對我越有力”的邏輯,指望醫院能因此在解決糾紛過程中退讓、息事寧人。這是“中國式醫鬧”正規化的典型做法。
傾向醫院的一方,也擺脫不了對“醫鬧”的慣性認識
“公函”一出,“醫鬧”的形象也就定格,加上從醫院方面流出了許多關於患者和家屬的不利說法,這次多數輿論很快倒向了醫院一方。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這些倒向醫院的輿論,很多其實都反映了一種對“醫鬧”的固化思維。最普遍的,就是很多人非常相信患者家屬索賠了一千萬元,以及家屬僱傭了專業醫鬧來醫院砸場。不過到目前為止,家屬方面否認了這兩種說法,而醫院方面並沒有表示存在千萬索賠,關於“醫鬧”打砸,目前沒有影像資料流出。
當然,願意相信索賠千萬和打砸醫院不算奇怪,因為“醫鬧”往往都會這樣,這次事件最後能被證明有這些事也不稀奇。但另外一些對這次“醫鬧”的堅定看法,則得好好探究下是怎麼來的——例如,知乎上一個叫“貝兒”的使用者,評論這起事件就說是,“老婆不能生,老公想換老婆還加大賺一筆。於是讓老婆高危懷孕死在醫院,財產全歸他了,再加上醫院賠償發大財。女人啊,要自己愛自己,碰到這種男人,立馬離婚,自己過一輩子也不錯。”認為這種獨苗“鳳凰男”就是不能“嫁”,哀嘆死者自甘“生育機器”可憐。
武漢反恐演習的圖片被當作這次“醫鬧打砸醫生”的圖片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卻由於符合對一些醫鬧的“認知邏輯”,就被很多人認可了,得到3500票的高票贊同。比知名醫生田吉順對事件的醫學分析還高了1000票。還有些則是明顯錯誤的說法。比如說張自強吃軟飯,連論文都是掛靠老婆的,自己只是第三、第五作者。這種說法站不住腳,事實上張自強好幾篇論文是第二作者,去年的一篇材料學論文他是第一作者,妻子楊冰才是第二作者。還有些人對“大批醫鬧打砸”深信不疑,把武漢一次反恐演習圖片,當作此次事件的圖片。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想起前年湘潭產婦因“羊水栓塞”死在手術檯上的那次事件——那次也是因為突然出現“婆家怕影響生二胎,不許剖腹產不許摘除子宮,拖死了媳婦,還要拿著媳婦兒的屍體訛錢”的說法,輿論出現了大反轉,突然一面倒指責死者家屬。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實際上家屬並沒有耽誤救治產婦。
關於這次事件中廣泛流傳的一張圖片,圖片抒發了醫生們憤懣,但將邏輯簡單化無助於化解醫患矛盾
在知名網友“破破的橋”看來,這種現象是“為了站自己的隊,顯示自己理客中,或者撈點流量,硬是從家屬的兩句抱怨話裡腦補出自己想要的場景和故事,煽動網民一擁而上罵家屬。既給對方造成了二次傷害,又加重了醫患裂痕。利用媒體爭奪話語權互鬥,並不能解決雙方互不信任的緊張關係。”
基於經驗猜測形成輿論,往往是很壞的事情
其實,隨著近年來野蠻“醫鬧”現象曝光得越來越多,以及醫生群體越來越重視在媒體上澄清各種事實,在涉及“醫鬧”的問題上,輿論漸有傾向醫院醫生一方的趨勢。
上圖是一則相關訊息的跟帖留言,由於熱帖置頂機制,類似的“流言+評價”被放在了最為突出的位置,影響廣泛。這是最讓人不願意看到的。 確實,以現有的材料而言,沒有辦法證實這些話都是假的,但同樣也沒有辦法是證明是真的。這些未經證實的“流言+評價”最易迎合和助長偏激的觀點,形成群體極化現象。而那些刻意造假來引導輿論的說法,害處更是顯而易見。
但即便任何人都沒有刻意誤導或抱有惡意地進行評論,在醫療糾紛問題上,輿論應該起怎樣的作用依然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這一切都跟“醫療行為”的特點有關。醫療是個資訊高度不對稱,卻又極為依賴專業知識來判定正確與否的行為。在“資訊高度不對稱”這個問題上,人們很自然會呼喚輿論參與來解決,比如一些不太會鬧的患者相對弱勢會吃醫院醫生的虧,輿論會幫助他們,但一些過分無理取鬧的事件中,醫院醫生又成了弱勢一方,輿論幫助的物件會反過來。然而在“醫療糾紛應由專業知識來判定性質”這個問題上,輿論又經常處於幫倒忙的位置——輿論取代不了專業判斷,經驗、推測往往是錯的,但輿論一旦參與,往往就左右了專業判斷——結果各方都不滿意,加重了醫患之間的緊張關係。
走出“中國式醫鬧”的惡性迴圈,輿論需要反思
不只在中國才有醫療糾紛,全世界都有這種現象,尤其是在高齡孕婦越來越多的產科。美國麻省總醫院的Jena醫生2011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撰文指出:74%的美國的婦產科醫生在45歲及以前,至少會被患者起訴一次。然而美國少有“醫鬧”現象,原因何在?
這首先自然是因為美國對醫鬧行為的嚴厲打擊,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因為醫鬧行為往往會危及他人的安全,執法人員會毫不猶豫進行處理。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美國處理醫療糾紛有一套受到醫患雙方認可的標準化流程——出現不良治療結果後,醫院方面先跟患者、家屬溝通、說明情況,然後提供完整醫療紀錄,患者或家屬如果不滿會求助於律師,律師會聘請醫學專業人員評估該糾紛是否存在醫療差錯和疏忽,然後再決定是否提起訴訟,訴訟發起後法院會讓醫患雙方做陳述,律師會進行詢問,最後依然根據雙方醫學專家的意見,由法庭做出裁決,更常見的情況則是雙方選擇庭外和解。
整個程式,不需要警察的參與,不需要發單位公函,最重要的是,也不需要輿論的參與,由醫患雙方或法庭根據醫學專業人士的意見做出處理決定就行了,在這種處理流程下,醫療糾紛的平息自然要容易很多。結語以目前中國醫患關係的現狀和醫療糾紛的處理能力來看,還遠沒到該讓輿論缺席的時候,但不論是媒體還是普通網友,在看待醫療糾紛的問題上,都應該務必慎之又慎,否則只會讓醫患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