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書籍源於商代。當時人們為了記載現實中的有用資訊,將竹子和木頭削成細長的小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其中用竹子削成的小片叫做“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小片叫做“木簡”。而“簡,,是它們的古稱,所以“簡”便是我國最早的書籍。
中國最早的書籍源於商代。當時人們為了記載現實中的有用資訊,將竹子和木頭削成細長的小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其中用竹子削成的小片叫做“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小片叫做“木簡”。而“簡,,是它們的古稱,所以“簡”便是我國最早的書籍。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鐘鼎上,由於其材料的侷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作為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釐米),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釐米),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