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文化週上兩個女人的繡花夢
北京10月1日電(記者 陳建)戲曲和刺繡的“豔遇”,成就了中國戲曲文化周的一個獨特展覽。展館中,72歲的潘玉珍,身著苗族盛裝,隨手拈起一枚12號繡花針,把劈成六分之一股的如髮絲線,靈巧地穿進針眼。那枚纖細的繡花針,只有2釐米左右,比一元錢硬幣的直徑還短。
9月29日-10月3日,“梨園春色・百年繡夢”依文時尚傳統手工藝及戲曲文化展在北京園博園舉辦。圖為苗繡傳承人潘玉珍現場展示刺繡技藝。 陳建 攝
這是正在北京園博園舉辦的依文傳統手工藝及戲曲文化展上的一幕。該展覽作為國慶節期間中國戲曲文化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於京郊園林中,展示梨園春色中的一針一線、繡夢人生的亦苦亦甜。
“梨園春色・百年繡夢”傳統手工藝及戲曲文化展由依文・中國手工坊和中國戲曲學院共同主辦。圖為崑曲表演者黃佳蕾現場表演《遊園驚夢》選段。 陳建 攝
潘玉珍告訴記者,她從7歲開始,便隨母親學繡花、織布、紡紗。在苗族傳統中,繡花的功夫幾乎是女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通常,苗族女孩從十二、三歲就開始織布、繡嫁衣,經過五、六年日日夜夜的穿針引線,一整套嫁衣便成為年輕女子的“名帖”――嫁衣如其人,是否心靈手巧、賢惠溫良,從繡品的細節中都能看出來。
“梨園春色・百年繡夢”傳統手工藝及戲曲文化展9月29日-10月3日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的園博園歐洲園舉行。圖為展出的京劇《穆桂英》(前一)戲服。 陳建 攝
如今,潘玉珍是中國時裝行業領軍企業依文集團的中國手工坊的繡娘。憑藉60多年繡齡和過硬的手藝,她成為苗繡傳承人之一,每月收入2萬多元人民幣。
潘玉珍的繡夢人生,源於一位北京女人。她叫夏華,曾經當過中國政法大學老師,1994年辭職下海,開辦服裝企業。
在展覽現場,夏華回憶起15年前,她帶領設計團隊去貴州深山尋找創作靈感的情景:初到黔西南山寨,簡直驚豔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女人們都會織繡。
更奇妙的是,每種刺繡圖案既是獨特的美學紋樣,背後又浸透著少數民族的神話、詩歌等文化遺產。比如一張人物繡片,苗族繡娘能娓娓道來:“這是蝴蝶媽媽和水泡戀愛,生下12個孩子,其中一個是姜央,我們的祖先。”
夏華對繡娘們說:這就是藝術啊!但語言不通。繡娘們對夏華說:這只是我們的日子,而且是貧窮的日子。
“每一位傳統手工藝人都很了不起,像散落在深山的明珠,等待我們挖掘整理並賦予時尚意義,讓她們成為有價值的群體,活下來,火起來。”夏華說。
2006年,聚焦傳統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依文・中國手工坊成立。夏華的團隊往返於大山與都市,挨門挨戶走訪、鑑別、認證,把織繡圖樣輸入資料庫。
15年來,夏華帶領依文和她的繡娘們,用公益的心和商業的手法,創辦了中國手工藝文化元素輸出及服務平臺。
北京時裝企業依文集團常設中國傳統手工藝傳習基地。圖為中小學生在傳習基地學傳統手工藝製法。 陳建 攝
現在,象潘玉珍一樣的繡娘,在依文・中國手工坊中有5000多位。
她們有的來自苗族、彝族,有的來自布依族、侗族……這些默默無聞的女人,雖然身處中國西部的層巒疊嶂中,但靠手藝、靠繡品,在全世界打出響噹噹的名號。
迄今,在中國西部大山深處,依文建立了13座手工藝博物館,整理了3000餘種中國傳統美學紋樣,以“發現、整理、創新、應用”的精準扶貧模型,對貧困繡娘培訓到人、訂單到戶,讓大山裡的繡娘獲得永久脫貧的能力,過上“揹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養活家”的日子。
透過網際網路平臺,遠在巴黎、義大利、倫敦的設計師,也可以與深山中的繡娘聯絡,手工坊的工作人員當“翻譯”,將每一位繡孃的個體價值整合為中國繡孃的整體價值,讓民族傳統文化在世界時尚舞臺上發光。
夏華說:“這不是一門生意,這是一項功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