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工業汙水滲坑,華北地區汙水處理能力。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發現了面積約170000平方米的工業汙水滲坑:廢水呈鏽紅色、酸性,已嚴重危及地方生態。環保部已會同河北省政府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華北工業汙水滲坑 華北地區汙水處理能力
工業汙染欠債多:除了已報道的大城縣的170000平方米工業汙水滲坑外,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還在廊坊大城縣以及天津靜海區先後發現兩處面積分別為30000和150000平方米的工業汙水滲坑,其中天津的滲坑廢水PH值約為1。假設汙水水深5米,地下汙染土壤深度5米,則三個專案工業汙水總量為175萬噸,汙染土方量為175萬方,假設噸水處理成本為10元(不含運費),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成本為1000元/方,則汙水處理費用為1750萬元,土壤及地下水修復費用為17.5億元。
這些強汙染的工業廢水滲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多年的較無序的工業開發和之前環保監管的相對缺失。在強監管和補舊賬的大環境下,工業汙水和工業固廢(危廢)處理處置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同時土壤修復和地下水治理的需求也將會快速釋放。
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空間大:過去的汙水處理更多地側重於工業末端治理,隨著PPP模式在市政環保領域的大量應用,圍繞環境質量提升的環保需求正在釋放,以流域水治理為代表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市場正在快速興起。每年全國的水環境治理的訂單規模已達數千億,同時由於水環境綜合治理專案通常是包含了截汙、治汙和生態修復等多維度的系統工程,龍頭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在快速提升。
華北工業汙水滲坑 華北地區汙水處理能力
京津冀地區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環保治理高峰:廊坊170000平方米的工業廢水滲坑位於環雄安區域,而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高標準的新區環境建設將融入到整個城市城市規劃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而未來雄安新區的環境建設將極大帶動環雄安區域以及整個京津冀地區的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除了傳統的大氣治理,固廢處理,市場化的環衛體系的建立,以及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都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