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導語

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了《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其中很令人矚目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在戶籍所在鄉鎮打工。進廠不進城,打工不離鄉,去年新增的農民工中有超過八成人都做了這樣的決定。農民工群體這樣的新特點有何玄機呢?…[詳細]

要點速讀

1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報告,本地農民工(即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比上年新增3.4%,達到1.12億人。

2

選擇在家打工,是很多人經過理性計算後的用腳投票。需要擔憂的真問題是,鄉鎮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公共服務給這1.12億農民工?

3

如何來解決鄉鎮的憂慮呢?建設特色小鎮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然而,不能光盯著好處,最怕的是盲目造鎮,把大量的錢用在了修產業園、修旅遊設施和修房子身上,其它的服務體系根本就沒有跟上。

1.12億農民工守在了家門口,並且還呈現增長趨勢

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回家打工成為一種趨勢

打工不離家,就近在鄉鎮,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農民工的選擇。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報告,本地農民工(即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比上年新增3.4%,相應的,外出農民工呈現回落的趨勢,外出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62.8%逐漸下降到2016年的60.1%。

顯然,對於他們來說,不管大城市還是小城鎮,進城的吸引力並不大

確實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不願意跨省,甚至也不願意在本省城市工作,選擇從大城市回到小鄉鎮。在一些大城市的政策越來越嚴厲,“低端人口”成為一個特有名詞,很多人不再懷揣城市夢的時候,回戶籍地成為一種理性選擇。

那麼,四五線城市呢?1年半前曾有過一次很火熱的討論,主題是有關農民工進城買房的。這裡的城市便指的是四五線城市,在這些地方買房,成為新市民,實現農民工市民化,是很多專家非常看好的推動城鎮化程序的一部分。

然而,很多農民工回到家,也沒有就近進城,成為四五線城市新市民的慾望。為什麼呢?這裡面有一個得失計算器,在城市,得到戶籍(在中小城市落戶一點都不困難,甚至還是備受鼓勵的),但是失去的是家裡的地。比起房子來說,農民工們更加在意的是,在城裡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工作機會、養老待遇,不一而足。然而,提供公共服務涉及到地方財政的投入與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所以很多地方也是非常糾結,能夠投入的力量有限。例如全國政協在安徽銅陵調研時,當地發改委官員舉例,“目前,在銅陵每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財政投入7.35萬元,如果加上進城後提供就業崗位,這種投入還要高得多,城市根本負擔不起!”確實,在一系列公共服務中,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算其它待遇看齊,人一旦失業,陷入不穩定,就棘手了。

總之,選擇在家打工,是很多人經過理性計算後的用腳投票。

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進城還是返鄉?人們用腳投票

不用太擔心所謂的“逆城鎮化”

農民工不願意進城,不願意變為城市戶籍,這樣的現象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並稱之為“逆城鎮化”。因為這樣一來,城鎮化率進展緩慢,數字不會漂亮。

但是,只跟戶籍掛鉤的城鎮化是非常膚淺的城鎮化,徒有其表的城鎮化。真正的城鎮化,和工業化程度、公共服務體系等是休慼相關的。在鄉鎮打工,也是非農人口在增加,也是工業化程序在加速。如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原書記處書記李濱生所言,“我們現在對城鎮化的理解有偏差。不是農民工一定到城鎮落戶了才算城鎮化,而是在工作上從農業轉向二、三產業,以貨幣為主要收入來源,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行為方式向城鎮看齊,就算城鎮化。”

當然,如果是以“進城買房”來衡量城鎮化,就更是無稽之談,只知道發展房地產,而不管公共服務,不管工業化程序,這和城鎮化沒關係。

需要擔憂的真問題是,鄉鎮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公共服務給這1.12億農民工

公共服務四個字太重要了,在鄉鎮打工,也需要這四個字的配套。然而,鄉鎮真的可以承接得住1.12億的農民工,為他們做好公共服務嗎?還真是挺令人擔心的。錢少、事雜、責任心不強、專業度不高,這些都是人們吐槽過的鄉鎮基層工作的問題。很多鄉鎮一級的公務員也委屈,他們吐槽的是,事雜、壓力大、常常成受氣包。

今年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隨後,半月談編輯部做了一個調研,不少鄉鎮幹部告訴半月談記者,要做好基層的服務工作,既要能當多面手,又要能做受氣包。什麼工作都能做,什麼氣都能受,什麼責任都能擔。

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對鄉鎮基層政府而言,做好公共服務很不容易

現在提倡的特色小鎮是很好的方向,但是要小心特色小鎮“空鎮化”

如何來解決鄉鎮的憂慮呢?建設特色小鎮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去年,住建部等三個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什麼是特色小鎮呢?是有著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小鎮。能夠入選特色小鎮,意味著有機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紅利優惠。所以各地都非常積極地在報名。

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打造鄉鎮特色產業很重要,圖為農家女在山東省沂源縣悅莊鎮一果品加工企業勞作

然而,不能光盯著好處,最怕的是盲目造鎮,把大量的錢用在了修產業園、修旅遊設施和修房子身上,其它的服務體系根本就沒有跟上。有一個反面的例子便是前些年,各地都在建設新區,結果造了不少的“空城”乃至“鬼城”出來。盲目形成浪費,而不提供裨益。

相比於建鎮,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很容易被忽略。有什麼好途徑呢?對於人力、財力都不足的鄉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半月談記者在重慶潼南區花巖鎮的調研發現,“場鎮保潔,是令花巖鎮糾結不已的老大難問題。以往也招聘人員對場鎮、公廁進行保潔,但長期清掃不徹底。花了錢,卻沒把事情辦好。”然而,花錢購買了家政公司的公共服務後,在相關調查中,花巖鎮環境衛生名列潼南區第一名。透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兩年來該鎮不僅節省支出40餘萬元,還使生產生活環境更加宜居舒適。

總之,特色小鎮被寄予發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厚望,因此,更應該踏實起來。不然就變成了盲目的招商引資、發展房地產。和公共服務沒關係的小鎮算不上真正的特色小鎮。

結語

“進城落戶?沒想過,我在這兒工作挺好的。”這是一名在家門口打工農民工的說法。離家近、能照顧家人田地、收入也還可以,讓這些“挺好的”因素能夠穩定、持續地發展下去,建成良好的鄉鎮公共服務體系,則是需要好好設計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41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1.12億農民工更愛家門口:進城買房不敵建特色小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