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水滴公司成立4週年之際,作為國內領先的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水滴籌宣佈,截至2020年5月,用時46個月,水滴籌籌款總額將突破300億元。根據行業公開資料推算,水滴籌籌款總額增速、平均單筆贈與金額均居行業領先。
作為一家致力於解決醫療資金供給問題的公司,水滴公司(旗下有水滴保險商城、水滴互助和水滴籌業務)在2016年5月9日公司創立時就確立了“用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的使命,聚焦在網際網路健康保險保障領域。近年來透過快速發展,從保險、互助和大病救助三方面入手,形成了針對全民的“事前保障 事後救助”業務佈局。
2016年7月,水滴籌(前身為“水滴愛心籌”)正式上線,至今已走過近4個年頭,迄今為止,超過3億愛心人士支援了平臺上的救助專案,共計產生了9億多人次的愛心贈與行為,累計贈與愛心款即將超過300億元,成功幫助百餘萬個緊缺醫療資金的困難大病家庭渡過難關。這串數字意味著,平均每位愛心使用者在水滴籌上的贈與超過100元,也相當於全中國每個人愛心贈與21元。
據水滴籌愛心資料報告顯示,愛心人士在平臺上完成第一個100億的贈與金額,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而隨著平臺認知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樂於透過水滴籌為身邊的親朋好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因而平臺上的第二個100億愛心款只用了短短9個月的時間便得以實現。如今,水滴籌的籌款額即將突破300億元,水滴籌特意透過釋出愛心報告的形式,向平臺上的3億愛心使用者致謝。
水滴籌誕生自真實的使用者需求,希望用科技手段將傳統的求助方式線上化、高效化,儘可能地為急需幫助的大病患者提供求助渠道。短短四年間,水滴籌從一點一滴做起,將個體的力量匯聚,幫助困境中的家庭看到希望,創造了無數生命的奇蹟。福建省龍巖市的黃先生為生產時突發重疾的妻子發起籌款,僅用2小時40分鐘就籌滿50萬元;山西省大同市一位10個月大的女嬰重度燒傷,有88,604個好心人伸出援手;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位使用者,四年來在水滴籌累計贈與金額高達36萬元……科技賦能,讓愛心更有力量,也讓平臺價值得以彰顯。
經過近四年在個人大病求助領域的深耕,水滴籌“服務好、籌款多、提現快”的品牌認知逐漸深入人心,當然這也離不開水滴籌線下籌款顧問和線上客服人員為廣大有需要的籌款求助人提供的專業籌款服務。
這個五一假期,水滴籌河南籌款顧問大壯回到老家,享受著與家人團聚的難得時光。3日晚,他突然接到一個來自鄭州的電話。對方要做開胸手術,實在拿不出錢,希望他能當面指導發起籌款,壯壯當即決定提前結束休假。第二天一早,就驅車220公里出現在患者面前。
“每位患者幾乎都在與死神爭奪時間,我怎麼能耽誤他們的時間呢?”這是大壯最樸素的想法,也是水滴籌所有籌款顧問的心聲。廣西地區籌款顧問小吳,累計幫助1798位大病患者及時籌到醫療救助金,成為服務大病患者數量最多的顧問;北京地區籌款顧問洋洋,累計幫助求助人籌得6784萬元醫療救助金,成為水滴籌幫助大病患者籌款最多的顧問。
水滴籌還公佈了一些有趣的資料,比如在愛心贈與的3億多使用者當中,“前浪”佔比39%,“後浪”佔比61%,這也側面表示,年輕人為代表的愛心力量正在不斷崛起。同時,80後用戶佔比高達36.5%,已經成為水滴籌獻愛心的主力人群。
春秋四載,水滴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了能夠快速幫助困難大病家庭解決因缺乏醫療資金而無法繼續接受治療的一種新型救助模式。其實水滴籌並非一種憑空出現的新物種,只是透過網際網路手段將我國幾千年來一直存在於民間的“互幫互助”的鄰里救助形式進行了線上化,提升了救急、救難的救助效率,在醫保、商保之外形成了一條醫療資金供給的有效補充渠道。
隨著我國《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的印發,像水滴公司這樣從保險、互助到大病救助全面佈局的網際網路企業,即將迎來發展的春天,也必將透過企業的良性發展,承擔更多社會價值,更好地起到政府和社會緩衝器、避震器和潤滑器的作用,減少社會矛盾和惡性醫療事件的發生,弘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中華傳統美德,為愛心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