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馴馬師在馬廄裡和馬同吃同住 有時挨踢遭踩

90後馴馬師在馬廄裡和馬同吃同住 有時挨踢遭踩

  馬緊緊依偎著朱孝朋

  90後馴馬師在馬廄裡和馬同吃同住 有時還挨踢遭踩

  記者呂高見/文 吳國強/攝影

  核心提示|馴馬場上,朱孝朋騎在馬背上,右手控制著韁繩,左手拿著馴馬鞭,面對近一米高的障礙,飛馳的駿馬瞬間加快速度,起跳、騰空……一個漂亮的弧形跳越障礙後,馬匹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前方飛奔而去,後面揚起厚厚的塵土。

  馬術運動高雅刺激,逐漸被市民所熟悉,其中參加的不乏尋常百姓,而背後的馴馬師卻很少有人知道。90後小夥朱孝朋,是一個有10多年經驗的職業馴馬師,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他很忙,平時除了馴馬外,還要給學員上課。他坦言,想馴好馬就要先和它交朋友,有時為了照顧好一匹馬,會挨馬踢遭馬踩。

  照顧

  打理一匹馬要半個多小時

  看慣了遊樂場擁擠的人頭,厭倦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風景,能在野外策馬揚鞭,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是親身體驗,很難知道職業馴馬師的日常生活,其實是繁瑣、單調和充滿挑戰的。

  9月22日,無風。鄭州天高雲淡,碧空如洗。上午9點多,惠濟區花園口鎮有馬鎮馬術中心,一排整齊的馬房,馬廄裡面有10多匹各種顏色的馬匹,有的晃著腦袋,有的在仰頭長嘯,形態各異。

  不遠處,馴馬師朱孝朋穿著一身深藍色工作服,腳上蹬著黑色馬靴,頭上戴著帽子。朱孝朋打理好一匹馬後,把它散放到旁邊的草場,又從馬廄裡牽出另一匹白色馬匹,拴到旁邊的杆子上,開始進行清掃和各種打理。

  朱孝朋今年27歲,老家在洛陽孟津,家裡除了父母外,還有他妻子和4歲上幼兒園的兒子。別看朱孝朋年齡不大,他可是一名有10多年經驗的職業馴馬師。每天早晨7點上班,把馬拉出去,就開始清馬房,給馬打理。

  “我最喜歡這匹馬了,個頭兒比我還要高。”朱孝朋指著這匹白馬告訴大河報記者,它名字叫布瑞卡,從荷蘭進口過來的,今年12歲了。除了這匹馬,還有另外4匹是他負責。

  待拴好布瑞卡後,朱孝朋拿出刷子,套在右手上,先從馬的脖子開始刷。記者注意到,布瑞卡很聽話,看上去很享受,任憑朱孝朋給它刷毛。碰到低處,朱孝朋還會彎腰俯下身子。

  記者發現,這樣打理下來要半個多小時,朱孝朋額頭滲出了汗珠,後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出了一道痕跡。

90後馴馬師在馬廄裡和馬同吃同住 有時挨踢遭踩

  跨越障礙需要朱孝朋和馬匹很有默契

  跨越

  人馬合一是最高境界

  朱孝朋把布瑞卡打理乾淨後,套上馬鞍、羊毛墊、減震墊等裝具,待馬全副武裝後,他一手拿著馴馬鞭,一手牽著馬韁繩,走向旁邊的馴馬場。

  “和人運動熱身一樣,先遛圈,讓它放鬆。”到了馴馬場,朱孝朋把韁繩放開三四米長,控制著韁繩,布瑞卡開始繞著他轉起圈來。烈日照射下,它步履輕柔,煞是好看。先慢後快,數圈後,又跑起來。隨後,布瑞卡停住後,朱孝朋爬上馬背,開始馴馬。

  朱孝朋一邊拽著韁繩,一邊吆喝著向前方飛奔而去,一陣塵土飛揚起來,如離弦之箭一般衝向馴馬場深處。

  他告訴記者,騎馬要講訣竅,夾在馬身上的兩腿要適度,拽韁繩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別看布瑞卡高大魁梧,但它很聽話,這都是馴出來的結果。

  記者看到,面對前方90釐米高、三四米寬的一處障礙,不遠處的布瑞卡開始加快速度,到障礙跟前時,脖子高仰,馬蹄騰空,瞬間就跳了過去。

  “不能讓馬特別累,才能跳障礙。”朱孝朋坦言,馴馬場裡的障礙都是塑膠製作的,不像正規比賽是純木的,有一定的重量。這樣可以對馬起到保護作用,最高的時候都能跳到1.6米高。“人馬合一,才是最高境界。”朱孝朋笑著說,比賽場上有大量的競爭對手,這就要求平時馴馬的時候,馴馬師和馬匹要有默契。

  布瑞卡跳完障礙後,朱孝朋把馬鞍、韁繩去掉,它就躺在地上打起滾來。朱孝朋告訴記者,馬這樣做是在放鬆。

  親近

  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

  中午11點半,到了馬吃草的時間。大河報記者注意到,一名工人推著小推車,車上面裝著打好捆的草料,上面還有一臺秤,每匹馬的草料都要先稱重,早晨2斤半,中午3斤半,到了晚上就得5斤半。據餵養的師傅介紹,馬匹一天要吃7頓,除了早中晚草料定量外,還要加幾頓輔助零食。

  此外,記者看到,每個馬廄門口都掛有一塊鹽磚,馬有時會上前用舌頭舔一舔。朱孝朋透露,鹽磚裡面含有很多成分,可以為馬增加營養。一般飼養工作由專門的飼養員進行餵養,他們只是偶爾給馬匹加餐。說話間,朱孝朋拿過來一個蘋果,布瑞卡彷彿早就覺察出來似的,很興奮,伸出脖子,張開嘴銜住蘋果,有滋有味地嚼了起來。

  “想馴好馬,就要和它交朋友。”朱孝朋說,馬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你和它走得親近了,它對你防備降低,自然而然以後就好馴了。馴馬不是那麼簡單,有時也充滿挑戰,有些馬的性格很剛烈,馴馬師不小心就會被踢到,或者受傷,那是常有的事。

  朱孝朋回憶,16歲那年,他初中畢業考上了北京昌平一所中專,讀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家馬場見到了馬,青青的綠草地上,馬兒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喜歡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我和馬是一見鍾情。”後來,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輟學到了馬場工作,當了一名普通的馬工。

  清掃馬房、鏟馬糞、打理馬……雖然工作單調,枯燥無味,但朱孝朋卻享受著那份快樂,每天可以和馬在一起,沒有拘束,沒有隔閡。後來,他就到了一家馬術場,學習馴馬。

  剛開始不注意的時候,不小心會被馬踢傷,有時還會踩到,還好都無大礙,休息幾天就過來了。朱孝朋這樣一呆就是9年,後來就回到了鄭州。

  “馬也是有感情的動物。”朱孝朋告訴記者,剛開始接觸馬的時候,你要用手背慢慢地觸碰,讓馬感到沒有敵意,才會接納你。

  堅守

  馬廄安家與馬同吃住

  中午吃過飯,朱孝朋簡單休息過後,下午兩點就開始上班了。和上午馴馬的程式一樣,仍是先把馬牽出來,打理後再到馴馬場馴馬。

  “有時愛馬都勝過愛自己。”朱孝朋回憶,2013年,他帶馬出去參加比賽,為了更好地看護好自己的愛馬,在餵馬的同時,他還專門在馬房裡搭設了一個帳篷,同馬匹一同吃住。“那時候都不覺得髒,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自己訓練好的馬出現任何問題。”

  如果馬兒生病了,透過平時觀察,朱孝朋就會第一個發現,然後再上報,並聯系專門的獸醫前來診治。

  有一天夜裡,一匹馬突然出現急病,疼得直在地上打滾,“咴咴”地叫個不停。待獸醫過來看後,診斷為腸出現問題,並建議最好不要讓馬躺在地上,要讓它不斷地走動會好得比較快。

  朱孝朋說,馬生病後就像他自己病了似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待獸醫走後,為了能讓馬儘快好起來,他牽著馬韁繩,就在一片空地上,一直溜圈,直到第二天天亮。

  據馬術中心負責人馬風箏介紹,整個馬術中心有10多匹馬,來這裡的會員很多,週末人更多一些。馬風箏說,馬工和馴馬師都要打掃馬房,打理馬,不同的是馴馬師還要負責馴馬、給會員講課、教學。“這些朱孝朋都是最優秀的。”

  一位前來玩的遊客坦言,他幾乎每週都要到此騎馬,城市節奏太快了,加上生活壓力,抽空出來騎上一匹馬,遠離鬧市,肆意奔跑,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放鬆了心情。

  朱孝朋告訴記者,下一步,他想透過努力訓練,取得好的成績,帶領河南的馬術向前發展,對此,他很有信心。

  夜幕降臨,落日的餘暉照進馴馬場,不遠處,三三兩兩的馬兒在草地上悠閒地啃著青草,四處遊蕩。另一側,塵土飛揚,馬背上的身影既有五六十歲的老者,又有四五歲的孩童,人們的歡叫聲響徹整個馴馬場。

  “馬術既能鍛鍊身體,還能放鬆減壓。雖然工作比較單調辛苦,但如果兒子長大後也熱愛這個行業,我的馴馬事業會一代代傳承下去……”朱孝朋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16 字。

轉載請註明: 90後馴馬師在馬廄裡和馬同吃同住 有時挨踢遭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