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米智慧家,不知不覺中小米已經產出了大量的各種智慧家居產品,不少人驚呼自己的家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小米產品佔據了不少。然而,也許你並沒有發現,除了小米外,海爾這個老牌的國產家電品牌,也已經推出很多圍繞我們生活的智慧家居、家電產品,也許你家裡用的大型家電,比如洗衣機、冰箱、空調有海爾品牌,也許你可能買了一個海爾的掃地機、智慧馬桶蓋,甚至電動牙刷,都是海爾的,細數一下,原來海爾智慧家居產品已經推出了這麼多。
個護類
海爾旗下品牌KKC電動牙刷KQ1-720
參考價:209元
這款牙刷為聲波振動牙刷,每分鐘38000震動頻率,刷牙共有9檔變頻模式,比如清理牙垢、柔和護理、潔白、護齦等,針對不同口腔需求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的刷牙模式,牙刷刷毛使用PeDeX變色提醒刷絲,使用三個月後刷絲會變色提醒使用者更換刷頭。怕款使用了磁懸浮電動以及智慧感應式充座,具有記憶功能,每次啟動後都可以自動使用上一次設定的模式,無須每次手動選擇模式。
廚電類
海爾智慧養生壺 HSW-H4P
參考價:299元
這款養生壺具有高靈敏觸控面板,一鍵操作按鍵靈敏,無論是煮花茶、做甜品羹,還是煮蛋、煮麵、煲湯或是做料理,都可以直接在面板上一鍵操作,不需要多種設定。每個功能都配置了自動換檔功能,在烹飪的不同時段、不同過程中都會自動調節烹飪火候或是保溫。帶有定時模式,180分鐘定時操作,機器自動調節烹飪火候,自動保溫。
海爾6套臺式洗碗機 HTAW50STGB
參考價:2799元
這款洗碗機為臺式洗碗機,不需要重新裝修設定,放置在任意檯面,甚至可以壁掛,隨時使用,簡單方便易操作。採用斐雪派克原裝進口直驅變頻電機,沖洗水流可達2-4米,智慧控制洗滌角度,輕鬆洗碗,乾淨透徹。特設了消毒程式,持續以72度高溫水對碗碟進行煮洗,達到國家二星級消毒標準。
清潔類
海爾漫遊者無線充電掃地機器人 680GS
參考價:1599元
這款掃地機器人可以透過手機APP進行遠端操作與控制,同時支援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定時、定點、延邊等操作都可使用手機控制。創意使用無線充電智慧感應技術,接觸就可充電。超強大吸力,每分鐘16000轉高速運轉,確保吸力強勁,配合懸浮式真空吸口,緊貼地板,清掃乾淨,清理毛髮不堵塞。
海爾廚下淨水器智慧版 HSDF-M6(G5)
參考價:1999元
這款飲水器採用304儀器級不鏽鋼材質,壽命可達70年,使用五級濾芯,聚丙烯纖維、壓縮活性炭、燒結活性炭、MAZE-D濾芯/PP支撐濾芯、後置活性炭五級六層過濾,實現多級分層過濾,出水後可以直接飲用。具有智慧濾芯到期提醒功能,LED屏隨時顯示濾芯能耗時間。
海爾衛璽智慧馬桶蓋 V3-200
參考價:2199元
這款馬桶蓋ASA防菌蓋板,持久耐用,防水阻燃,使用即熱加熱方式,活水即時加熱沖洗更健康,帶有恆溫烘乾功能,座圈智慧溫控,5檔加熱控制,使用者可根據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溫度。不鏽鋼抗菌噴嘴可拆卸清洗,更衛生。
安防類
海爾智慧攝像頭 WSC-589H
參考價:319元
這款攝像頭帶有1080P高畫質攝像頭以及智慧紅外夜視功能,無論白天夜間的拍攝影象都能實現高畫質效果,它採用了P2P雲技術,自動連線WIFI,自帶雲ID,支援手機、平板、電腦等多裝置可同時登入,最大支援10人同時線上觀看。它搭配了雙天線,傳輸穩定性高,雙向放置,水平可放置355度,垂直可轉120度,可以監控到全家各個角落。可設定多種報警方式,比如揚聲器報警,一旦有人異常移動會發出警笛聲,同時還會推送報警資訊到手機上,並設定報警錄影。
海爾智慧指紋鎖 HL-30PF3
參考價:1859元
這款門鎖使用C級純鋼鎖芯,鎖孔朝下隱藏式設計,安全性高防盜性高,使用指紋解鎖、密碼解鎖以及機械鑰匙開鎖三種最常用的解鎖方式,帶有虛位密碼防盜功能,密碼可以儲存99枚,足夠家庭使用。具有防撬報警、低電報警等功能。使用4節5號電池,續航可達1年,更換電池也很方便。
除了以上這些產品,海爾的智慧家居家電產品還涉及了智慧電視、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機、智慧熱水器等多種產品,如果一個家庭中使用同一個品牌下的不同智慧產品,好處就是可以使用同一個APP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讓智慧家居更方便更高效。
近日,汽車新零售平臺毛豆新車網正式上線引爆汽車領域,尤其是以Angelababy代言的新廣告在各大平臺亮相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從反映網路曝光率及使用者關注度的百度指數來看,上線首日毛豆新車網百度指數達到15288,一舉超越了行業內的先入玩家。
據瞭解,毛豆新車網是一家專注於新車租售的消費服務的汽車新零售平臺,透過0到1成首付買新車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低首付、低月供、門檻低獲貸快、省心省力的新車交易服務。為使用者提供了“買車無壓力”的輕鬆購車氛圍,實現比傳統模式更靈活、實惠的全新購車體驗。
毛豆新車網的上線,標誌著汽車新零售平臺領域的角逐會更加激烈。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汽車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汽車電商平臺將會成為未來新車交易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隨著去年全國新車銷售量同比增長回暖,新車市場經歷過乏力期將迎來反彈。這給主張新零售的汽車電商平臺極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毛豆新車網負責人表示,毛豆新車網的上線是在迎合市場的基礎上,藉助網際網路大資料能力融合線上線下多重環節,打造一個全新的新車消費市場。對此,毛豆新車網在品牌投放、合作力度、資金、金融能力、大資料技術等多方面都做足了準備。
正是基於充分的市場調研和縝密的戰略佈局,毛豆新車網在上線首日的表現就得到了廣泛關注,一舉超越行業內其他先入玩家。未來,毛豆新車網還將繼續在產品、技術上不斷創新,品牌投放上持續教育市場,致力於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車新零售平臺。
(2017-10-19)
百度喊話海爾:求我!
故事是這樣的,今天小編在看(刷)新(微)聞(博)的時候,發現百度官微的主頁菌讓海爾官微的主頁菌求他,可是人家為什麼要求他呢?
今天,百度官微的主頁菌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隔空喊話,海爾官微的主頁菌,主頁菌高冷的回覆到:你要什麼求?
估計,此時百度官微的主頁菌內心是這樣的?
看見這篇訊息的你一定知道,微博評論可能更有趣!
我去想想,我該去勾搭誰吶?來來來,評論出你希望小編去勾搭誰呢?點贊數最多的評論,小編就去勾搭,哈哈哈~
(2017-06-26)
中國經濟週刊微訊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曹煦 |北京、青島報道
責編:陳惟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39期)
截至目前,海爾在全國已建成8個互聯工廠,圖為海爾鄭州空調工廠。
幾年前,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坦言,“海爾一直在思索,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製造業企業可不可以闖出一條引領世界製造業發展方向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海爾在國內已建成8個互聯工廠,包括瀋陽的冰箱工廠、鄭州和膠州的空調工廠、佛山的洗衣機工廠、青島的熱水器工廠、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和兩家模具工廠,並將逐步在全球108個工廠內複製推廣。
今年4月的德國漢諾威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爾實體冰箱互聯工廠製造示範線吸引了德國工業4.0鼻祖人物齊爾克教授駐足。漢諾威官網甚至評價說,“現在對工業4.0最有‘威脅’的,一個是機器人公司,一個是海爾!”
海爾為何讓工業4.0的發源地感到“威脅”?
日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獨家探訪海爾總部和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探究網際網路思維的基因怎樣注入傳統工廠的升級換代,海爾網際網路工廠對中國智造的具體改變是什麼,以及海爾自身在這場製造業革命中的涅槃。
智慧製造平臺之爭
從世界範圍看,美國推出“工業網際網路計劃”,德國推進“工業4.0”,日本發表《製造業白皮書》提出重振製造業戰略,法國發布“新工業法國”戰略,韓國實施“製造業創新3.0戰略”等,智慧製造無一例外成為這些工業強國製造業變革的核心內容。
一些國家在發展本國智慧製造的同時,還積極將本國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向其他國家輸出,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力圖在全球製造業智慧化大潮中謀求一席之地。
業內認為,網際網路工業平臺是智慧製造的核心之一,工業巨頭也都在這一新的領域密謀佈局,激烈競爭。當前全球工業平臺領域有3家企業知名度較高,即德國工業4.0的代表西門子,美國工業網際網路的代表GE,中國智慧製造的代表海爾。
德國以工業化帶動資訊化,推出以西門子MindSphere為代表的工業平臺,構建的是面向工廠管理與服務的工業生態系統,主要在於提高生產效率、能源管理效率等,希望以後端的精益的“智造”掌握前端的資訊化。
美國則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推出以GE Predix為代表的工業平臺,構建的是面向資產製造與管理的工業生態系統,主要在於垂直地從裝置到裝置資料的挖掘和雲的應用,希望透過前端的資訊化掌握後端的“智造”。
“中國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起自己的工業生態,把工業大資料沉澱在自己的平臺上,自己運營和管理,避免受制於人。”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陳錄城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說。
陳錄城所言的便是海爾首創的COSMOPlat平臺,它構建的是社群經濟下以使用者為中心,面向大規模定製的新工業生態,它完全和使用者連線在一起,以使用者的體驗和需求來驅動內部智慧製造的迭代升級。
與GE和西門子都是To B的平臺相比,海爾COSMOPlat平臺既可以To B也可以To C,是使用者全流程參與的智慧製造物聯網平臺,也是全球唯一實現使用者終身價值的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平臺。
據陳錄城介紹,COSMOPlat透過在互動、定製、研發、採購、製造、物流、服務全流程節點的業務模式變革,輸出七類可社會化複製的應用模組,實現產品生產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同時,可以為企業智慧製造轉型升級提供軟硬一體的大規模定製整體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
具體來說,COSMOPlat平臺可以提供兩類服務:一是可以提供軟硬一體、虛實融合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如新工廠建設、老工廠升級、企業管理等。二是透過平臺上沉澱的資料,提供基於大資料的增值服務,如預測性維護、全產業鏈的協同最佳化、資源共享集約、信用和金融服務等。
“COSMOPlat平臺代表了全球智慧製造的未來趨勢,更符合中國國情,同時區別於美德,已經形成全球第三極。”陳錄城表示。
那麼,作為“全球第三極”的COSMOPlat平臺如何誕生的?對於使用者與企業而言,它又意味著什麼?
海爾“智造”:個性化定製的規模化生產
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內,配置8條總裝線,4個模組化區域,具備10類中央空調產品生產能力,全球最大磁懸浮中央空調便出自這裡。
這裡目前是全球中央空調行業最先進的製造基地:投資5億元,佔地面積8.7萬平方米,始建於2016年1月,當年10月一期建成後,這家工廠的工人數縮減了近一半,而產能卻增加了近兩倍,預計2018年初二期建成後年產能將擴大到33.8萬臺。
比這些資料更出彩的,是這家工廠的使用者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這在以前不可想象。
對於使用者而言,以往只能在有限的產品中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產品,但即便是最暢銷的產品與使用者的需求之間往往也存在著一定差距,外觀、效能、結構都非常受限。
對於製造企業而言,以規模、走量求效益是普遍追求,而個性化又是未來消費的主流,所以製造業必須解決大規模生產+個性化定製間矛盾。
二者能否共融?“企業需要以網際網路思維為核心重建供需關係,製造業真正比拼的是洞察使用者需求和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的能力。”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如是說。
在這一語境下,COSMOPlat平臺適時而生。它是海爾在多年智慧製造探索的基礎上推出的中國首個獨創的、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把互聯工廠模式產品化並可對外服務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依託COSMOPlat平臺,海爾成功實現了個性化定製的規模化生產。
透過這樣一條“線上定製平臺—互聯工廠—海爾日日順物流”的鏈條,海爾的意向使用者快速定製符合自己個性化需求的大件白色家電成為可能。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海爾大規模定製平臺“眾創匯”上看到,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實際需求,選擇產品的功能、材質、顏色、款式、圖案、容積等,有定製需求的部件可以按照個人需求進行選擇或自行設計。
比如梯形的冰箱、圓形的洗衣機、沒有噪音的空調,只要創意發起人能號召足夠數量、有相同需求的買家,使用者就能平價享受到專屬定製產品。記者看到一款使用者投票的定製洗衣機產品,總共需要兩萬人眾籌便可生產,現在投票已經超過80%,還需要3000多人就可投入生產。
這些“個性化”訂單直達工廠,工廠透過COSMOPlat智慧系統自動排產,並將生產資訊自動傳遞給各個工序生產線及所有模組商、物流商後開始“投產”。每臺在生產線上“排隊”等待組裝的白色家電的外殼顏色各異,前後兩臺型號、樣式截然不同。
更增強使用者體驗感和參與感的是,海爾同時把“互聯工廠”打造成了“透明工廠”,使用者透過手機終端能夠實時可視整個訂單的全流程生產情況。
在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目前已經實現100%的產品由使用者定製,100%的使用者成為終身使用者。
“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實現私人個性化定製,是海爾‘工業4.0’智慧互聯工廠帶來的製造變革,一舉解決了大規模工業設計生產和私人喜好之間存在的天然矛盾。”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評價說。
使用者定製背後的“人單合一”
8月25日,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推動製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介紹,他們透過實行“人單合一”等“內部雙創”模式,集團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快速增長。
走進海爾總部的創牌大樓,迎面看到一條醒目的紅色條幅——“堅定對人單合一模式打造的創客所有制的自信”。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使用者可以參與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海爾COSMOPlat可以讓每個人自己“製造”家電,這背後的關鍵就是“人單合一”模式。
“人單合一”,始自2005年10月,是海爾提出並命名的一種商業模式。起初是為了順應網際網路時代“零距離”“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特徵,從企業、員工和使用者三個維度,對戰略定位、組織結構、運營流程和資源配置進行持續動態變革,
“人單合一”中,“人”就是員工,“單”就是使用者價值。“人單合一”就是把員工和使用者連在一起,使每個員工都成為自己的CEO,並組成直面市場的自組織,讓員工的價值創造體現在使用者價值的增值上。
經過十餘年的探索,“人單合一”也已進入2.0時代,有了更新的內涵,即建立一個共創共贏的平臺。海爾管理層認為,網際網路帶來的“零距離”將把以企業為中心,轉變為以使用者為中心,使大規模製造變成大規模定製;網際網路帶來的“去中心化”則把員工的領導從過去的上級變成了使用者,這顛覆了企業內部管理的科層制;網際網路帶來的“分散式”意味著,資源不侷限於企業內部而是來自全球,顛覆了企業的內部職能。
從具體實踐上看,“人單合一”的新訴求倒逼海爾對組織顛覆、流程升級,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自主研發、打造了“人單合一”模式在製造業的落地載體,即COSMOPlat平臺;反之,COSMOPlat平臺為“人單合一”模式提供了驗證和支援,所有資料都在COSMOPlat平臺上管理和運營。
“讓使用者能夠參與到產品的設計、製造,甚至營銷過程中去,真正實現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互聯,才能與使用者融為一體,這才是根本。”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說。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創新共創實驗室研究員克里斯蒂安·佈施去年到訪青島,他認為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可能超越企業層面,成為一種社會模式。
在佈施看來,“人單合一”讓每個員工和使用者需求結合在一起,非常精準地滿足使用者需求,而不是生產出一大堆銷售不出去的產品,最後形成浪費。
對於“人單合一”模式所帶來的革命性變革,張瑞敏還舉了海爾金融兼併的上海永慈康復醫院的例子。“這個醫院是上海市政府的醫院,經營不善快要破產。海爾金融兼併以後,並不是給它輸入資金,而是把它變成了‘人單合一’模式——醫患合一。”張瑞敏說,“過去是患者來了,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跑,現在我們按照一個樓層劃分,所有部門成為一個整體,都圍著患者在轉,患者非常滿意。現在,它的床位都排不上隊。”
互聯工廠:不是工廠是生態
“互聯工廠不僅僅是機器換人和自動化,它已超越了工廠的概念。”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專訪時,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陳錄城說,“互聯工廠是整個企業全系統、全流程都要進行顛覆,即以使用者為中心,全流程資源並聯形成共創共贏的生態系統。”
據介紹,支撐互聯工廠生態系統,企業需要具備三方面能力:一是能夠實現使用者全流程的實時互聯。也就是全球的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移動終端來定製所需要的個性化產品,全流程地參與設計、製造。
二是要達到使用者和工廠的零距離。使用者的個性化訂單,可以直接下達到海爾全球的供應鏈工廠,這樣就可以減少生產和訂單處理的中間環節,把中間這部分價值讓渡給使用者。工廠的物料透過智慧互聯、柔性生產產出定製的產品,直接配送給使用者。
三是全流程透明可視。訂單生產及配送情況,可以實時推送給使用者,使用者也可以實時快速查詢,透過產品的識別和跟蹤,從而實現使用者從其定製的訂單到工廠的生產,再到物流的任何一個環節的實時可視。
記者在海爾採訪時瞭解到,以上這些能力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是企業組織的轉型。“由傳統企業組織變成一個平臺型企業,包括使用者互動定製平臺、開放創新平臺、智慧製造平臺等。”
具體來說,從整個供應鏈,包括生產、製造、物流、採購等各環節都已轉型,由傳統串聯的節點組織變成了共同面向使用者的一個個小微企業。“這些小微企業和使用者是並聯的,如果小微企業不能為使用者創造價值,那麼這些小微企業也沒有價值。”海爾互聯工廠建設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介紹說:原來使用者的需求、體驗資訊等是透過串聯的組織一步步傳遞,傳遞週期長,還易造成扯皮現象;現在使用者的實時資訊可以同步傳遞到海爾的設計資源、供應商資源、物流資源以及全流程的小微企業,各方事先參與互動,透過提供解決方案,實現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互聯工廠對生產方式的變革還要求企業實現技術體系的顛覆。海爾圍繞使用者需求進一步探索了模組化、自動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發展路徑。這其中,模組化是支撐普通消費者能夠實現“私人定製”的關鍵要素。海爾從2008年開始對產品模組化的探索,經過對產品設計和製造體系實行模組化生產方式改造,以模組配置完成迅速“智造”。
互聯工廠vs傳統工廠,優勢有哪些?
對比傳統工廠和互聯工廠,不難發現傳統工廠交付的是產品,得到的是顧客;互聯工廠是先和使用者互動,使用者的體驗驅動產品、工廠等全流程的迭代。基於此,傳統工廠遇到的很多問題如庫存、同質化、高成本等等,在互聯工廠模式下迎刃而解。
陳錄城副總裁具體分析說,“比如庫存的問題,互聯工廠的每一臺訂單都是有使用者資訊的,實現了零庫存;比如產品同質化的問題,互聯工廠解決的是使用者參與到產品互動、設計、生產過程中,而不再是由企業設計產品;比如高成本、低利潤的問題,傳統工廠的中間環節多、執行費用高,導致利潤下降,互聯工廠的產品由工廠直髮到使用者,去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
一組資料可以佐證“變革”的力量,目前海爾產品的生產效率提升60%,不入庫率達到68%,實現了產品不進倉庫或少進倉庫的突破,同時驅動全流程的運營效率提升,新產品研發週期降低50%以上,訂單交付週期縮短70%以上。
在海爾的瀋陽互聯工廠,目前可支援9個平臺500個型號冰箱的柔性大規模定製,人員配置減少57%,單線產能提升80%,單位面積產出提升100%,訂單交付週期由15天降低到7天,快速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體驗;在佛山互聯工廠,一臺互聯洗衣機從下單到下線,最快可在兩個小時內完成。
從傳統工廠到互聯工廠有多遠?在海爾高層看來,思維方式的轉變,是互聯工廠建設過程中的核心挑戰。
首先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流程上由串聯到並聯,在平臺上使用者資訊可同時到各個節點、同時啟動,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才能做到這一點。”陳錄城副總裁說。
其次則是“開放”:開放平臺,吸引一流的資源參與。海爾總裁周雲傑表示:“海爾有裝置商、模組商、整體解決方案、機器人公司等一流資源加入,才會最終實現互聯工廠的落地。”
包括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內的多位到訪過海爾互聯工廠的政要和專家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互聯工廠”這一創新模式正是全球製造企業未來變革的核心。
走出海爾的COSMOPlat
海爾的“佈局”顯示了它們的“抱負”不只在自身涅槃,它們正在向中國製造行業輸出海爾式創新,為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落地標準和指南。
為做這件事,海爾已成立工業智慧研究院,成立了家電業創新戰略聯盟,加入了工信部倡導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打造輸出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開放平臺,指導行業智慧互聯工廠建設規劃和評價,打造智慧製造生態服務新產業。
在海爾看來,要用搭建COSMOPlat的經驗助力中國製造,幫助中國企業換道超車,最終實現繼福特流水線、豐田精益管理之後的第三種模式。
在海爾總部青島之外,COSMOPlat平臺已經開始規模化的複製推廣。就在8月3日,海爾的“產城創”生態圈模式繼天津之後又下一城。作為“產城創”中“產”的關鍵部分,COSMOPlat平臺正式落戶上海松江。
在家電行業之外,目前已有電子、裝備、汽車等多個行業接入COSMOPlat平臺開展合作。“網際網路時代,比家電行業更需要與使用者互動的傳統制造業還有很多,他們都是我們的潛在夥伴。”海爾互聯工廠建設負責人如是說。
“海爾的COSMOPlat平臺和互聯工廠為全球產業轉型提供示範和借鑑,為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提供標準化、定製化及整體解決方案,減少企業試錯成本,縮短企業轉型週期,提升企業運營績效。”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表示。
8家示範工廠樣板只是海爾邁向智造時代的一小步。從2016年2月份開始籌備COSMOPlat平臺,到2017年正式對外宣佈提供其社會化服務,海爾有足夠的底氣:海爾互聯工廠實現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訂單交付週期縮短50%,效率提升50%。
一個插曲可以說明互聯工廠的“熱度”。《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海爾採訪的當天,就有至少5批來自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層觀摩團到訪,主題都是智慧製造和互聯工廠。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