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住樓照樣是可以種地的,而且有的種的地比那些不住樓種地還好,甚至他們的收入還高。至少他們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環境,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農民住樓是自古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不能夠僅僅是城裡人才有住樓的權利,才是城裡人炫耀的資本。農民照樣可以住樓,甚至照樣可以住別墅。
現在我國實行了機械化的種植模式,特別對於平原地帶基本上種植實行了規模化種植。這些地方形成了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他們可以把機械租給附近的農民使用,或者是這些人來為附近的農民去耕種。
我們這邊有好多的農村已經合併成為一個大型的社群,並且蓋上了高樓把農民請上樓居住,但是這些村裡的村民的土地沒有一處撂荒,甚至土地還增值了。至少這些合併的農村住上了漂亮的樓房,家裡可以說是明窗淨几,街道可以說是非常的清潔寬敞,有公園還有超市,還有醫療設施等等。
在過去農民種地基本上是人扛肩挑或者用小車推,但現在基本上是機械化作業。至少用手扶拖拉機拉一些種植的農作物,拉一些糧食、水果等等,非常的省事省力。而且把農民請上樓,使得一些空閒的宅基地變為良田,更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也使得人口的居住密度增加。
不要認為農民住進了樓就不能夠種地了,農民可以蓋小別墅,別墅也是有院子的,也可以放一些農耕機械。即便是住上了高樓大廈,農民也可以租賃其他的機械裝置種地,這樣種植的成本還低一些。農村的土地大部分依舊是農民種植,對於流轉給種植大戶或者涉農企業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國糧食的生產者依舊是億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