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看似穩如磐石,但是地球內部卻在劇烈地運動著,這是因為地核物質受了巨大重力,製造高溫將自身變成融熔狀態。地核物質運動勢必影響地球表面形狀,所以板塊運動就出現了,而板塊運動又是導致地球地震發生主因。根據美國USGS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有時一天地震次數多達上百個,不過大多數地震級別都不大,甚至無法被我們感覺到,但是在今天有一次6級以上強震來了,這是時隔1天后,日本附近又一次大地震,為何會如此頻繁?是否還有大地震到來?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CENC)資料顯示,在北京時間2020-04-20 04:39:05,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出現了一次6.2級地震,震中距離海岸線不到20公里,具體位置為北緯38.91°、東經142.10°,震深為30千米。與此同時,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日本氣象廳(JMA)等三家權威機構也對這次地震進行了記錄,位置、震深等相關資料都很接近,唯獨在震級上各不相同,USGS評定為6.3級,EMSC評定為6.4級,JMA評定為6.1級。
該地震給日本造成哪些影響?要知道日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國家之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347.8人,而我國則為144.3人。但根據日本氣象廳(JMA)在4月20日公佈資訊顯示,此次地震給日本造成影響極小,沒有產生海嘯,所以大家無需擔心。雖該海岸居住數萬人,但他們都居住在抗震木結構中,儘管木結構建築顯得有些不牢固,壽命也不會太長,但當大地震到來後,可以大大減少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這是時隔1天后,出現在日本地區附近的又一次強震,為何這裡會頻繁出現地震?從地震學角度來分析,該區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是地球板塊運動最劇烈地區,出現火山、地震似乎成為常態。根據USGS說法,北美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任何一個板塊運動都會影響到日本地區構造穩定性。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西邊相接於北海道和本州東海岸,每年以90毫米速度在俯衝,產生大量地震活動,所以未來肯定還有大地震發生。
有不少地震學家根據板塊運動資料將該區板塊細分成多個,日本北部的鄂霍次克板塊,日本南部的沖繩板塊,華東地區的楊澤微板塊和日本海地區的阿木容板塊,所以該區也是地球板塊運動最複雜地區之一,地震變得很頻繁,這是進入2020年以來的第24次大地震,也是2020年4月第4次6級以上地震,第一次地震發生在2020-04-01 07:52:32,震級為6.6,位置在美國愛達荷州,第二次地震發生在2020-04-12 14:57:48,震級為6.1,位置中印度洋海嶺,第三次地震發生在2020-04-18 16:25:37,震級為6.5,位置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