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要戴著大紅花住進來的新村,如今怎樣延續榮光

上世紀60年代要戴著大紅花住進來的新村,如今怎樣延續榮光

今晚,靜安區“面對面 新時空”We課走進了彭浦新村街道,這堂課以“人民城市新風景”為主題,講述了一個工人新村的62年傳奇故事。

今年,彭浦新村建村已滿62年了,它幾乎與建國後的上海城市發展相伴。當時,不少勞模是戴著大紅花、敲鑼打鼓很光榮地住進彭浦新村的,那個時代的浪潮,實實在在影響了千千萬萬上海家庭的命運。62年來,伴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彭浦新村不斷地向東、西兩側和北面擴充套件,成為大量工廠職工和動遷居民的居住地,形成了如今上海超大型居住區。彭浦新村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依託獨有的“工人新村”文化資源,融合“四史”學習教育內容,著力打造“紅心向黨”等特色黨建工作專案。

據悉,第二季“面對面 新時空”We課與“四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合,結合靜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不斷拓展“初心”“家園”“文化”三大系列外延,把We課真正打造成不負紅色基因的靜安黨員教育品牌。

歷經一個甲子歲月的洗禮,彭浦新村昔日的“榮耀繁華”走向了何方?當年揚眉吐氣住進工人新村的人們,如今對“美好生活”又有著怎樣的嚮往和憧憬?彭浦新村的一代又一代幹部群眾如何發揚“四個特別”的彭浦精神,努力建設“幸福彭浦”?主持人帶領大家一同探尋著彭浦新村如今的使命與擔當,並以彭浦新村街道在舊改過程中,將黨組織陣地前移到舊改一線,與居民區開展黨建聯建為例,充分詮釋了基層黨支部在推進街道重點工作中所起到的戰鬥堡壘作用。

這堂45分鐘的We課,深深吸引了彭浦新村街道社群黨員、白領群體,大家紛紛發表感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去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辛苦一陣子,居民幸福一輩子”。

作者:顧一瓊

編輯:王嘉旖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31 字。

轉載請註明: 上世紀60年代要戴著大紅花住進來的新村,如今怎樣延續榮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