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醫世家一輩子不碰冷飲!這7類人最好聽勸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綜合

  熱天裡,最大的涼爽莫過於吃上一口冷飲,然而這種行為卻上了老中醫的黑名單。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曾立下這樣一條家規:家人和孩子們不準吃冷飲。

  中國古代的中醫很早地觀察到了飲用冷飲的問題。認為夏天的陽氣都跑體外去了,體內的陽氣相對來說就減少了。尤其是脾陽就會比平時虛。此時,如果吃冷飲,本來脾胃就比較寒涼,再人為地降低內部的溫度,會導致身體調控的紊亂。

  這種紊亂,首先就是消化系統的紊亂,在過低的溫度下,吃多了冷飲就會損傷脾陽,如果人體本身脾陽不足的話,再吃冷飲,就會腹瀉,流涎等脾陽虛的症狀。此時,非常容易引起外邪的入侵。

  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再仔細想想,我們把0℃的水倒進37℃的胃裡,可小便卻是熱的,人體的溫度是37℃,是誰把0℃的冰水轉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吸收了冰冷食物以後受不了,沒有能力再運作了,就從腎裡面調出元氣轉化成熱能來給它加熱成37℃,最後腎氣就不足了。

  哪些人不宜食冷飲?

  1、缺鈣患者。冷飲中的香精、香料、檸檬酸與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後,會使得血液中游離的鈣減少,影響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對於老年人來說,則將會誘發缺鈣性抽搐、骨折、肌肉疼痛及疲勞等。

  2、肥胖患者。冷飲中所含的糖分較高,會增加肝糖原,轉化為脂肪後使得身體更加肥胖,容易誘發脂肪肝和高脂蛋白血癥。

  3、腎病患者。冷飲中大多含有香精、色素香料等成分,這些成分會加重腎小球過濾排毒的負擔,同時還會使浮腫症狀更加嚴重。

  4、咽喉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關節炎患者。這類病人最好不要享用冷飲,因為過冷的刺激會使咽喉、支氣管等炎症加重或誘發咳嗽,或引起舊病復發。

  5、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患者。這類病人如果不忌食冷飲甚或大量食用冷飲,會由於冷而突然刺激胃腸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並容易誘發腦溢血。

  6、齲齒、牙本質過敏者。食用冷飲會誘發牙痛。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膽囊炎、消化不良患者。這些病人的消化系統較差,吃冷飲後容易刺激胃黏膜,從而使病情加重。

  7、糖尿病患者。冷飲中一般都含有較多的糖分,病人食用後會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沒有人喜歡跟長滿豆豆的人在一起。

  曾經我就是一個滿臉豆豆的人。即使性格再好,也很少有人願意跟我走在一起。

  在家裡不敢輕易的照鏡子,生怕自己會被自己的臉嚇到。晚上也經常做夢夢到自己的豆豆臉。

  那真是一段可悲的回憶。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沒這煩惱了。

  一次偶然,我結識了一名朋友,他給我介紹了一路子,用純天然不刺激的草藥來去豆豆。

  本來不抱什麼希望,沒想到奇蹟竟然發生了,用了一個月之後,我臉上了豆豆竟然開始變的小了,再過幾個月竟然連豆印都消失了。

  祖傳中草秘方,治療各種皮膚,去粉刺,去豆豆,收縮毛孔,祛豆印,男女都適用

  希望我今天分享的東西能給你們帶來幫助

  (2017-07-24)


  健康長壽是很多老人的願望。在現實生活中長壽的老人也越來越多,對於如何達到長壽,相信不少的老年朋友們都希望能多多瞭解,其實,想達到健康長壽,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以外,在生活中努力的做到下面的這四點就可以了,這四個長壽秘方可是中醫世家流傳下來的,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童心:

  即擁有一顆兒童之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人要人老心不老。古人就認識到了兒童的心靈是最純潔最美麗的,童心代表著天真無邪、思想單純,整天生活得無憂無慮。

  孩子們觀察周圍的世界,都會用美妙和奇幻的眼光來看待,對未來總是充滿了期待。如果老年人能夠保持童心不老,能能使自己脫離雜念,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這樣的心態對於防病和健身以及延年益壽來說可是首要的條件。

  蟻性:

  就是指要求老年人要避免自己處於孤獨的環境中,不要關成孤僻的性格,同時吃飯要注意細嚼慢嚥。這是因為螞蟻是自然界中同類交流頻繁的一種動物,在螞蟻看來,再大的工程,只要齊心協力都能完成,可見同類之間的交往有多麼重要。

  另外,螞蟻的食物非常不固定,往往就地取食、不分精粗,並且螞蟻一般飲少食微、細嚼慢嚥,別看螞蟻的個頭小,但其實它們的生命力十分頑強。老年人要注意獨木難成林,每個人在社會中生存過於孤僻都會傷身;如果與旁人多交往,就能排憂解困。此外,暴飲暴食的飲食方法對老年人危害很大。因此,大家要注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可過度節食或大吃大喝。

  龜柔:

  指的是與人交往時要保持和藹相處,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動怒。烏龜被養生學家視為吉祥物,因其壽命長而被奉為祥瑞的象徵。雖然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絕不能做縮頭烏龜,但在生活中很多小事情上應該像烏龜那樣與世無爭。

  人到老年,唯有健康和家庭最為重要,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大家完全不必要因為這些事情較真,更不要去奢求,儘量少與他人爭論,多讓步少爭先,要像烏龜那樣保持平靜的心態。

  猴行:

  說的是要堅持鍛鍊身體。猴子的多動是出了名的,也因此猴子多敏捷。老年養生學猴行,是指要儘量保持身體各部位的靈活機敏,而堅持適量的鍛鍊可以避免自己出現老態龍鍾、老氣橫秋的形象。在生活中老人要勤于思考、勤於鍛鍊。運動是健康之本,但要做到猴行,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專案。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心態,到飲食,再到與人交往和運動,如果老年人都能做到,不止我們的自身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也會提升,老年生活也會更加充實,健康長壽就更易達到。當然有些老年人身患疾病,可能很難一下子做到這些事情,但只要老年朋友們明白了上文中所講的內容,逐步的去改變。相信老人的健康一定會越來越好。

  (2017-07-17)


  先說一下家裡和中醫的淵源.

  據我姥姥講, 我姥姥的父親是一位中醫, 他是在農村地區, 方圓百里有名. 至於他是怎麼成為醫生的, 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是不是祖上還有傳下.

  那個時候行醫和現在不一樣. 醫德極重, 看病不能要錢, 醫生望聞問切之後, 只開方子, 最多在病人家吃頓飯.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告知

  自已家還是種地為生. 由於病人太多, 需要幫病人煎藥, 研磨處理藥材(那個時候買藥很多時候都是買的原材料, 成品藥太貴, 窮人買不起), 我姥姥小的時候, 連同她的兄弟(我應該叫舅姥爺)都要在農忙之餘, 黑天白日地做這些事情, 一概不要錢.

  家裡的地裡, 也會種一些藥材. 但是姥姥說, 她的父親不讓賣這些藥, 只能送. 賣了就會有利益, 治病的心就不正了. 姥姥是1923年出生的, 她的父親活到90多歲去世, 周邊的鄉親感恩戴德, 文革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整我的舅姥爺們.

  姥姥及她兄弟(舅姥爺)這一代人, 道德情操上已經比不了上一代, 他們的老爹覺得他們都不夠聰明, 讀書功夫不深, 做不了醫生. 所以幾個舅姥爺都只是在種藥材處理藥材上得了點傳承. 而姥姥作為女人, 只能學針線活, 不能讀書, 所有的教養都是她老爸口傳的.

  舅姥爺們這一代搞的藥材已經不是白送,而是拿來賣的了, 但因為老爹的教育, 他們賣的也便宜, 也就是和種莊稼一樣. 但終歸是比別的農民能多賺點, 所以文革的時候也被列為富農. 至於他們的孩子, 也就是我爸媽這一輩兒的人, 有很多都轉行了, 還有幾個成了倒藥材的小商人, 玩得水很深, 和醫療沒關係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告知

  我從小由姥姥帶大, 聽她講了無數的道理和故事, 所以從小對醫學很有興趣, 也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 由於我姥爺是幹部, 家裡藏書極多, 醫書也是很多的, 所以我自認為相比吃瓜群眾, 稍有點了解, 但由於我最終沒有選擇醫學, 所以終究也只是個吃瓜群眾.

  以下的見解, 大家聽聽便是:

  首先, 歷史上的中醫是一定能治病的, 這個不用懷疑. 6000年以來, 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和嬰兒存活率在不打仗的情況下, 從來都是領先世界的. 歷代政府在公共衛生上管理一直領先, 有瘟疫, 但不像歐洲黑死病那麼恐怖, 主要是因為中央集權, 總可以透過一些手段來有效隔離.

  我認為中醫理論在現代細分為三個領域:

  上古神器(針炙, 脈絡), 用藥, 及健康系統論.

  歷史上個別的名醫, 既會用藥, 也會用針, 健康系統論也是認識極深的, 比如扁鵲, 孫思邈, 李時珍.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告知

  在實際的民間醫生中, 很難出這樣的人才, 大家普遍來說, 能研究深一門就極不容易了.

  按姥姥說, 這是需要有大德且聰明絕頂的人才能學會的. 和現在各行各業一樣.

  (本文轉載於網路)

  (2017-06-19)


  85歲的新晉“國醫大師”、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鄒燕勤女士,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20歲,家族三代人、八十年研究中醫腎病,一家三代人都是衰老慢+身體好,鄒燕勤家族的飲食原則沒有什麼特別,不過,在她家族裡也有個特例,其父親——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立下家規:不準家人和孩子們吃冷飲。近日,這一訊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廣為流傳。夏天來了,吃冷飲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事,市民有必要效仿嗎?對此,無錫市龍砂醫學流派研究所副所長、無錫市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陶國水錶示,老先生的這一家規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這的確是對夏季喜歡貪涼的人的忠告,從中醫角度也有其科學原理的。

  笑笑 圖

  經常吃冷飲損陽氣給健康埋隱患

  陶國水介紹,鄒雲翔立下的這條家規主要還是體現了古人一以貫之的對陽氣的重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者,衛外而為固”,其意為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若天上沒了太陽,地上就沒有生命,人若沒有陽氣,生命就會停止。通俗地說,就是我們的身體壯不壯實,能不能抵禦外邪的侵襲,要看這個陽的衛外作用。鄒家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現代人對此越來越忽視了。平時我們傷陽氣的因素諸多,經常吃生冷食物是其一。如今四季皆有冷飲,經常吃冷飲更會傷陽氣。雖然夏天吃下剛從冰櫃裡取出的冷飲時,人會感覺身體“瞬間降火”,但實際上反會傷及脾、胃、腎,因為脾喜燥惡溼,胃喜溫不喜涼,腎喜暖惡寒。傷陽氣容易導致邪氣進入人體,降低人體的抗病能力。如有些孩子天氣一變化就犯感冒、鼻炎等,有些成人容易罹患傳染疾病或女性出現痛經、宮寒等,很可能是曾經過多吃冷飲埋下的隱患。此外,對於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患者如果大量食用冰飲,會突然刺激胃腸道,使血管收縮,汗毛孔宣洩不暢,機體散熱困難,加重病情,容易誘發腦溢血等嚴重心腦血管事件。

  陶國水錶示,從體質上看,陽虛體質、痰溼體質、血瘀體質者,吃冷飲更會耗損或鬱遏陽氣,加重體內寒溼;溼熱體質和氣虛體質者也不合適喝太多冷飲;特稟體質者吃冷飲易造成過敏。此外,一老一小更要重視,老人本身容易腎陽虧虛,胃氣弱,遇寒容易腹瀉,最好不要吃冷飲,孩子正處於陽氣長成時,吃冷飲損傷陽氣,不利生長髮育。

  養生要順應氣候變化而非對抗氣候

  夏季天氣炎熱,但是好的養生方法卻不是以冷對抗。陶國水錶示,智者之養生,須順四時而適寒暑,陽氣在春天開始生髮,逐漸往人的體表走。到了夏天,陽氣最旺盛,人體內的陽氣基本都散發到體表,留在體內的陽氣就少,抵禦疾病的能力就隨之減弱,夏至後要順應陽氣的收藏,使正氣存內。

  很多人貪圖涼快,不僅是吃冷飲,還喜歡長時間置身於冷氣十足的空調房內,睡冰冷的席子,這些,都不是很適合。陶國水錶示,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中醫,夏天在家能不開空調則不開,開的話,溫差也很小,有的中醫連席子都不睡,睡也只睡草蓆,尤其忌諱那種睡上去有冰涼感的席子,而且,夜晚睡覺還要蓋一些薄毯,醒來微微出汗反而利於健康。該冷時要適應冷,該熱時要適應熱,而不是對抗氣候。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著太厚,久居溫室,大汗淋漓或過用辛熱,多患傷陰之病。

  解暑不一定都要“冰冰涼”

  陶國水錶示,在如今這個崇尚美食的時代,像鄒老先生家一樣立家規不碰冷飲也不現實,偶爾吃些冷飲也無妨,但要注意度,千萬不要吃太多。要知道,解暑並不一定都要“冰冰涼”,有冰箱也是近百年的事。除了白開水以外,夏季可以喝一些酸性飲料,如含烏梅、甘草、菊花的酸梅湯,綠豆湯,綠茶,蓮子心泡茶喝,常溫飲用即可。吃冷飲速度不能太快,數量不能太多,可以從冰箱裡拿出後在常溫下放一會,最好遵循“入口不冰齒”的原則。空調、席子都不能只追求感覺上的痛快。如果是虛寒體質的孩子,或者吃冷飲後出現腹瀉、腹痛的人,還要及時補救,以減少因寒氣入侵而引發各種身體問題,如喝生薑紅糖水,用蘇葉或生薑水熱敷胃腹部等。(衛文)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