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搬遷的市區公墓10萬墳墓堆疊12層,城市變“紀念館”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全球第一座全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以遍及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群為主要亮點,布拉格也經常自稱是“歐洲最美城市”。布拉格於9世紀被波西米亞王國設為首都,吸引了大量猶太人前來定居;國王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后定都布拉格,遂擴建南部新城為德意志人(德國主體民族)單獨開闢擁有自治權的新城區,從此成為猶太人的“噩夢之地”。從十世紀開始,布拉格猶太人一共經歷了12次大屠殺。古代中國有江湖狠話“管殺不管埋”,若非《隋唐演義》中明確記載由程咬金所說,我還以為這句話出自布拉格,因為是真的管殺不管埋,甚至不讓猶太人把屍體運出城外掩埋,所有生老病死的布拉格猶太人都只能埋在隔離區內,也就是距離查理大橋500米處的猶太人公墓。在遊客眼裡,布拉格旅行必去景點除了查理大橋,還有廣場、城堡、舊皇宮以及各個大教堂等等,但多數遊客都不知道查理大橋附近還有座歐洲最大規模、世界上堆疊最多層的市區公墓,總共埋葬有超過10萬具猶太人骨骸。有意思的是,布拉格政府在全球宣傳旅遊,卻唯獨沒有介紹這座猶太人公墓的來龍去脈,因為背後的真相過於殘酷,也有損城市形象。猶太裔歷史學家曾經還原過這座公墓的初始狀態,當十字軍設立隔離區並禁止猶太人(包括屍體)離開時,這裡還是塊地勢低窪經常積水的平地。為了讓死者得以體面安葬,窮困潦倒的猶太人變賣財產集資買下這塊被人嫌棄的土地,並於1096年正式成為猶太人專屬的公墓。然而,誰也沒想到猶太人會遭遇那麼多次災難,以致公墓從低窪積水一直填高成小山坡,因為沒有空餘土地安葬死者,只能在原有的墳墓上層層疊疊地往上壘。如今整個公墓共有上下12層,僅表面就能找到12000個墓碑,年份最久的墓碑立於1439年,地下墓碑則無從知曉具體年份。這麼大的公墓出現在最繁華地段,還是在全球知名的旅遊城市裡,布拉格自然想盡辦法要剷平這座公墓。但現在的猶太人早已今非昔比,捷克眾議院和布拉格市政9次發起遷走公墓的投票均告失敗,反而在各方壓力下籤署協議“永不搬遷”,一度成為歐洲人的笑料。猶太人反對的原因有很多,在希伯來人(古代猶太人)風俗中墳墓和墓碑是禁止移動的;另一原因是銘記歷史,布拉格猶太人經歷了12次大屠殺,以致這座公墓被堆疊了12層,此等遭遇在某些角度甚至比二戰大屠殺更令猶太人難以釋懷。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公墓內很多猶太人墳墓和墓碑在浩劫中被破壞搬走,骨骸也被丟棄不見蹤跡,拆墳掘墓和暴屍荒野在猶太人看來等同於恥辱,因此提出找回墓碑和骨骸的要求。由於文獻明確記載這塊土地由猶太人集資購買,其產權也理應歸屬全世界或布拉格猶太人後裔,使得布拉格搬遷提議陷入僵局最終妥協。細心的遊客會發現,歐洲21座主要城市的地面上經常鋪設有2-4塊並列的銅板,上面寫著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被驅逐關押的地點年份等資訊。這些都是過去數百年中死於大屠殺的猶太人,由德國藝術家甘特·德姆尼格發起並安置,目前數量已超過6萬塊,布拉格約有1.2萬塊。被安置最多銅板的原因是死於布拉格的猶太人太多,其中多數是找不到屍體或埋於公墓後又被掘墳丟棄的。這一切在甘特看來應該被猶太人銘記,也更應該被世界知曉。多次被布拉格拒絕後,甘特將銅板命名為“絆腳石紀念碑”鋪設在歐洲各大城市,再回頭以此說服布拉格併成功在各個角落安置銅板,布拉格整座城市也因此變成全球最大的“猶太紀念館”,隨處可見“紀念碑”。布拉格雖同意“永不搬遷”和鋪設“絆腳石”,但也做出應對不再宣傳老城區內的猶太人公墓,也禁止“絆腳石”的字眼出現在公眾眼中。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停止猶太人公墓基金以致無人維護,內部雜草叢生、墓碑東倒西歪,僅有幾名猶太人志願者在提供服務,但布拉格市政仍在收取每個遊客的300克朗參觀費,且遊客拍照還需另付70克朗,這麼做的原因無非是想把這段歷史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很多遊客眼裡,布拉格是座以浪漫著稱的城市,但對於猶太人而言卻是個不願提及的“傷心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4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