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 驅動灣區"人人盡展其才"

  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下,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國際化水平領先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物資、資金、資訊等要素資源加快流動,開放共享水平不斷提升,進入加速融合新階段。

  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快速集聚的創新力量。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灣區各城產業優勢,最佳化城市協作,激發創新活力,加強原始創新能力,賦能人才發展,推動人才將個人理想融入大灣區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港澳有志之士到大灣區創業、發展、圓夢,充分展現出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勃勃生機。

  大灣區進入加速融合新階段

  作為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只有5.6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大灣區進入加速融合發展新階段,發展速度驚人:2020年經濟總量達到11.5萬億元,比2017年增加1.4萬億元。也就是說,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2%的GDP,相當於每一平方米土地產生的GDP可能是全國平均產量的20倍。

  “綱要”釋出兩年多來,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力,“硬聯通”的提速,成為助推大灣區振翅高飛的羽翼。隨著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誌性工程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三地11城多元立體交通網路越織越密,“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越來越多的城際鐵路匯入大灣區交通網:目前已開通城際鐵路7條,在建城際鐵路9條;今年計劃開工的16個鐵路專案中,城際鐵路有11條。

  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後,聯通大灣區的另一個重大基礎設施深中通道建設工程過半,進入高峰年。深中通道將重塑珠江東西兩岸的交通格局,通道建成後可實現廣州、深圳、中山三地海上交通互聯,中山到深圳的行車時間將由90分鐘縮短至30分鐘。

  與此同時,大灣區機場群、港口群協同效應不斷增強。目前大灣區機場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億人次,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超過8000萬標箱,均居世界四大灣區首位。

  在CEPA框架下,廣東省基本上實現了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港澳企業在法律、會計、建築等領域投資享受國民待遇,依託“數字政府”平臺實現了港澳企業商事登記“一網通辦”。近三年來,廣東省新引進港澳資企業5萬多家,實際利用港澳資金3400多億元。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介紹說,當前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正有序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試點開展FT賬戶業務,“深港通”“跨境理財通”、跨境移動支付等便利措施已落地實施。首期規模200億元的粵澳合作發展基金已投資184億元支援23個重點專案。截至目前,累計有276家廣東企業在香港上市,200多家港澳金融機構在廣東省設立分支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啟動建設以來,廣東省還透過打造包括推動原始創新、產業創新、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在內的“四梁八柱”的重點任務,加快了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助推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介紹說,廣東將圍繞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和深港河套、珠海橫琴“兩點”的空間佈局,積極攜手香港、澳門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珠三角區域發展格局的重構和優勢重塑,為大灣區發展帶來新機遇。大灣區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有21家,比2017年增加了4家;廣東省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5.3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近2萬家。可以說,“綱要”釋出兩年多來,隨著大灣區進入加速融合新階段,整個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三地民眾生活更加充實便捷。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引擎。

  創新驅動灣區“流動”加快

  伴隨著基礎設施“硬聯通”提速和“一小時生活圈”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高階人才、創新資源等要素跨地區流動的“軟聯通”也加速提升,開放共享水平不斷提高,包括人流、資金流、資料流,特別是生物科技等產業發展需要的醫療和技術資源等,都加速流動,驅動灣區“人人盡展其才”,成為逐夢者的樂園,也進一步夯實了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礎。

  大灣區各城市適時出臺了吸引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系列政策,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著力解決人才落戶、住房、子女入學、出入境便利等熱點問題,加速人才融入灣區、共建灣區、共享灣區程序,促成了一大批人才和高科技專案落戶廣東。據統計,近年來每年來粵工作、交流的港澳臺人才平均達23萬人次,居全國第一。省級層面的“珠江人才計劃”引進科技創新團隊近200個,其中超過60%為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團隊;省級科技領軍人才約150名,其中80%為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

  充分利用大灣區內科技創新要素的快速流動,廣東省加快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在建或建成了一批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和高水平創新載體,包括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江門中微子實驗站、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其中位於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鋰電池、可燃冰、磁性材料等前沿研究,都必須使用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副主任梁天驕告訴記者,目前研究部共有註冊使用者超2000戶,支撐了400多項研究課題,來自大灣區的約佔25%,港澳使用者約佔10%。“大灣區的科技工作者共享資源,加強協同創新,共同解決科技創新‘卡脖子’難題”。

  科技設施和科學儀器的共建共享成為連線粵港澳基礎研究力量、吸引基礎研究人才流動的重要渠道。廣東省為了支援港澳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的重大科技計劃,透過簡化研發用品跨境使用進出口手續,向港澳開放了1萬多臺大型科學儀器,累計跨境撥付財政科研資金1.5億元。廣東省還佈局建設了10家省級實驗室,並與港澳合作新建了20家聯合實驗室,吸引到近200位院士和40餘位港澳科學家到廣東工作;全面實施大灣區境外高階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實際稅負水平與港澳趨同。僅此一項,珠三角9市累計發放個稅補貼23.9億元,引進近9000名境外創新人才。

  此外,廣東還全面取消了港澳居民內地就業許可,深入實施港澳青年實習計劃、“青年同心圓”計劃等交流專案,三地合作建設了13家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在廣東的港澳青年創業團隊有近600個,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廣東省也積極引進港澳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分校開始動工建設,35家港澳資醫療機構在廣東落地,並可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隨著大灣區社保政策的有效銜接,廣東省面向港澳居民發放社保卡近12萬人,常住廣東的港澳居民超過30萬人。廣東中小學有9.5萬港澳學生就讀,高校有1.4萬港澳學生在讀。

  深圳搭建灣區融合人才交流全球化平臺

  近日,由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專家組指導,深圳市社科院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聚焦人才流動及伴隨而來的要素資源流動,聯合編制釋出了全球四大灣區流動指數(2020-2021),對世界四大灣區多座城市進行量化分析。其中,深圳的要素資源流動綜合指數排名第6,位居紐約、東京、中國香港、聖何塞、舊金山之後,分值比上年度有較大提高,在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口依存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份額等指標上擁有絕對優勢。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橋頭堡,是我國實行多體制融合創新的試驗田和新的經濟增長極。作為創新和融合的前沿,深圳以人員流動為突破口,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構建促進國際人才流動的平臺樞紐,多管齊下促進人員流動和人才流動,以人才自由流動提升核心競爭力,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加快與港澳地區全域融合。其中,前海、河套是“先行啟動區”。在前海,一系列圍繞金融現代服務業的大膽試驗正有序推進:便利港澳投資者開辦企業的“深港通註冊易”“深澳通註冊易”,正從前海試點並向全市推廣;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進制度整合創新,深圳去年推出了加強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等90項制度創新成果。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享有“一河兩岸”的區位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圍繞科技體制機制的創新突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對接國際先進科研規則推出深港科創“政策包”,在科研專案管理、基礎研究、轉化孵化、人才引進等方面提出24條舉措;還推出了選題徵集制、團隊揭榜制、定期評估制、專案經理制等科研管理6大創新機制……

  深圳還系統性重構了人才政策體系,力度空前地建設重大平臺,聚焦人才所需最佳化服務,聚天下英才,推動形成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目前深圳各類人才總量達600萬人,其中科技人才超200萬。其中,青年人才創新創意交流的全球化平臺,打通了青年人才引進、培養、激勵、輸出的全鏈條迴圈,推動了海外人才融入灣區發展,為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和智力支撐,成為“國際人才高地”。據悉,目前深圳擁有留學回國人員超過15萬人,高層次人才近1.8萬人,人才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正是由於精英人才的匯聚和創新力地不斷提升,深圳去年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優異成績,質量效益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地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內地城市前列,而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水耗處在全國大中城市最低水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3%,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一萬億元,增長了3.1%,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7.1%。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41 字。

轉載請註明: 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合 驅動灣區"人人盡展其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