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幼兒發展心理學的分享後,好多父母的反應是: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偏偏,明明連話都還不會說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觀察卻是極致的入微,在探索這個世界、建構人際關係的同時,父母給予的反應就是最直接的學習榜樣。
這個道理在經歷過孩子撞到頭(但不嚴重)之後,很多父母都可以理解了
=>心疼顫抖驚慌失措跑過去抱起孩子>孩子就哭到宏亮。
=>覺得撞一下而已又不會怎樣,抬頭看了一眼就繼續做自己的事>孩子就頂多悶悶的唉一下,繼續玩。
有人臆測孩子是看依賴物件而決定怎麼哭,其實就對了一半,全貌應是看依賴物件的當下情緒而決定情緒反應。如果依賴物件的表情是‘情況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都理解,你自便’並且演示了這種程度的疼痛就是要這樣讓它淡然而過,那麼孩子察覺了依賴物件的沉穩,得到了安全感,也學習了對應方式。
絕不是因為剛好爸爸正在某個遊戲任務抽不開身,態度敷衍檢查隨便,所以哭也沒用使然,這是世人對父親育兒的誤會。
孩子在試探各種情境或者底線,就是學習架構將來為人處事的,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學習自己用餐。這是我們理想的用餐,孩子乖乖的一口接一口。但現實層面的用餐通常會發生如此狀況,孩子遇到了不喜歡的食物,用直接移除的方法讓不喜歡的食物消失,或者用手指來好好的認識一下,探索一下五感。或者不想吃感冒藥,用打翻藥漿或者大哭大叫的情緒來逃避。
此情此景,熱臉貼到冷屁股的父母,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也可以好好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課題。
溫和與堅定vs講也講不聽,我受不了了
其實這兩者只有情緒反應上的不同,但都是認真負責,堅定於教育的父母,不應該苛責自己的失控反應,心中已經有了堅定,只要繼續學習掌握溫和(情緒),那麼對於掌控溫和教養其實已經不遠了,而且能保持耐心看到這裡,證明您已經就很強了!
你知道溫和要花多少時間嗎?
同前段所述,父母的情緒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也用以架構將來為人處世的脈絡。今天用情緒來壓迫孩子快速服從父母的決定,喪失安全感的同時必然得到孩子的哭鬧,結果有效溝通往往是發生在大的氣過小的哭過而冷靜下來的當下,在衝突發生>溝通失敗>情緒爆發>目的達成>重新給予安全感的輪迴中,本身就是一種很浪費時間的行為。個人經驗上,溫和或暴怒兩種手段,距離抵達目的所花的時間其實差不多,因為大家往往忽略重新修復安全感所需要的時間。
就講不聽啊!
而孩子從父母遇到關係衝突之後的反應,也會學習到不同的處世面。幼兒園老師驚歎三歲的女兒在收到點心時,會說‘謝謝老師’然後被融化,這背後源自我們父母在收到她給的東西后,都不會忘記對她說一聲謝謝。
那麼,假設以後她上小學後因為學拼音而生氣大哭、破壞文具書本,會不會就是因為我遇到教養挫折時,選擇用憤怒與無視,而非耐心與嘗試呢?為了矯正這個問題,家長還要花多少的時間?而且憤怒會導致真相被掩埋,用詢問與好奇來挖掘孩子為何這麼做,才能找出折衷方案。
那麼就讓孩子試試看自然後果吧!不吃飯就會肚子餓,餓了就可以學習到食物的重要性。自然後果也可以是家長的規則底線。
為了不讓孩子走歪,家長指引正確的道路固然沒錯,但為了培養真正的對自己負責,讓孩子認識自然後果也是重要的一環。只要不是不可逆的壞結果,讓孩子們在立下規則底線的安全環境下探索學習何謂‘不好的事’,就是一種教育,並非放任。
例如孩子會玩飯,問了才知道是因為裡面有她不喜歡吃的青蔥,那麼當孩子能夠說出‘蔥,不要’的時候,我會同意以後不發生同樣的情況,並且給予第二種食物解決問題,但是玩飯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人覺得你不餓,而失去得到第二種食物的機會。至於挑食造成的自然後果,則留到下次來解決,太多的要求會造成學習上的混亂。
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堅定溫和的教養其實很划算,父母只要把守住大原則,不用耳提面命,由巨觀角度來看—孩子何時能夠自主獨立負責,還有一套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心智,就是大賺。
你說的我都信了,但我真的溫和不起來…
過去的生養模式充滿了情緒與權力,家長要有威嚴,孩子要學會看臉色但不該有臉色,所以我們失去了接納自己情緒的能力,也習慣了用情緒控制家人行為的套路,我們需要多一點的練習。
練習當情緒的主人三步驟
1.衝突發生時,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正在生氣?
2.接受自己已經在生氣,不需要急著否定/羞赧/沮喪,因為真正的努力是從現在開始。
3.情緒轉移,可以深呼吸,試著挺胸,自我提醒,情況允許的話可以抽離環境,讓情緒過去。
各位想像一下畫面,有沒有看過一種大爺,他已經臉紅脖子粗的大聲指責別人,旁人勸他不要生氣,他卻大吼‘我現在沒有在生氣!我哪有生氣?’
如果不去主動察覺造成你情緒湧上的真正原因,不知道自己生氣的目的,是為了想用情緒控制狀況而生氣,或是為了想用情緒改變他人想法而生氣?情緒就是這麼的速效,產生長久以來被情緒教養下的反應。
所以為了阻斷自己的情緒,有科學家建議一邊想像幾何圖形,一邊想像顏色,例如白色的八角形,因為人腦無法接受如此多的程式,情緒反應就會馬上因為記憶體不足而被洗掉,你會發現自己跟剛走到新環境的嬰兒一樣,忘了自己剛剛吵著要買那臺玩具車。
要排除情緒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還是會常常吐出充滿情緒的字眼。‘你不吃,好啊,那麼全部都沒有了,你就餓肚子吧。’講完很爽,但孩子被嚇哭了,不是被即將到來的餓肚子嚇哭,小孩根本沒有所謂風險概念,而是察覺到當下父母的情緒。
建議以詢問與好奇來代替,找出解決方案。‘哦?這裡面有什麼東西你不吃呢?下次我會拿掉,你下午吃了別的東西了嗎?不餓嗎?’
你是否還在堅持上下關係?
‘父母這樣的要求是為你好’這句話,綁架了多少親子關係。為了控制孩子想法與改變孩子想法,情緒就是一個利器,為了讓孩子照著劇本走,只好製造恐懼,結果失去了安全感。只需要在能力範圍掌握全域性把握底線,創造一個可以安心探索的環境,你會發現可以跟孩子不帶情緒的自在溝通甚至討論,放下情緒。
有網友形容這就是當孩子的損友,眼睜睜看他犯錯後再撈他一把,學得快又記得牢。
為何要當作孩子什麼都該會?
跟半杯水的故事一樣,孩子那一個個講不聽的犯錯,是否頻率越來越低,變成日常積累的一點微小的進步?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心情也會完全不一樣。
以上是育兒三年來的情緒控制心得,祝福大家在育兒路上都能夠成為唐僧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