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拒絕追隨美國排除華為,德國態度很堅定
德國消費者在柏林消費電子展華為展臺體驗華為產品(圖源:新華社)
據彭博社9月23日引述3名知情人士稱,德國政府不想在5G網路這一重要問題上受到美國壓力。雖然德國目前正在制定規則,確保5G網路安全,但德國總理默克爾不願以“來自中國”的原因將華為排除在德國5G網路建設之外。德國在華為5G問題上不追隨美國,是基於現實利益的務實選擇,也是德國獨立自主性的體現。
作為美國盟友的德國並沒有唯美國馬首是瞻,主要原因是華為5G本身的優勢。華為早在2009年就開始在5G方面發力,在業內的國際領先地位有目共睹。如果更換裝置,德國將付出不必要的巨大成本。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電信和沃達豐目前正在建設5G網路,覆蓋約4000萬德國人,而其中大約一半的5G天線裝置來自華為。如果德國政府將華為5G排除在外,那麼德國電信運營商將為此損失數十億歐元,且在5G建設方面更落後於其他國家。
根據幾年前維基解密披露的資訊,美國一直對德國等盟友進行監控,特別是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電話長達十餘年,因此儘管美國反覆渲染華為5G不安全,但這並不意味著德國就認為美國的5G安全。此外,中國是德國重要市場,從自身發展需要和本國利益考慮,損壞對華關係得不償失。
今年二季度,中國超越美國、法國躍升為德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國的訊息,近段時間引發廣泛關注。德國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分析與商業週期研究小組負責人加琳娜·科列夫認為,中國成為德國最大出口目的地,具有特殊象徵意義。在過去20年中,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不斷提升,當前的新冠危機只是“加速了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程序。”德國《奧古斯堡彙報》指出,中國讓國有企業全速運轉,以確保在危機期間經濟增長不會崩潰,這也拉動了德國企業,德國對華出口增長趨勢。德國工業聯合會總經理約阿希姆表示,中國對外貿易趨穩,為國際貿易復甦帶來了巨大動力,德國企業將從中受益。
德國在華為5G問題上沒有緊跟美國,也折射出當下美德關係的裂痕。自從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德兩國矛盾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雙方在駐軍費用問題、“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伊核協議、經貿問題等方面分歧明顯。美國頻頻退出國際組織和撕毀國際條約逃避責任時,也使得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利益不可避免地被美國損害。特別是美國的“長臂管轄”,更是令德國難以忍受。雖然美國市場對德國來說也很重要,但現在美國政府卻以經貿赤字為由對德國企業進行打壓,在軍事和能源領域,德國同樣承受美國的壓力。
德美關係的裂痕已經延伸至民意基礎層面。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釋出的一項民調顯示,過去一年許多盟友對美國印象持續轉差,已降至自從有該調查20多年來最低點,其中,德國對美國持積極態度比例為26%、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信心比例為10%。德國R+V保險集團今年年中進行一項民調顯示,53%的受訪者擔憂“特朗普的政策會令世界變得更加危險”。
德美裂痕的加深,將進一步促使德國加強戰略自主性。在2018年2月達成的德國現政府《聯合執政協議》中,德國依然表示希望鞏固作為價值和利益共同體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但在德國和美國價值共識日益淡化的背景下,德國需要對“價值”和“利益”訴求重新排位,在處理對美關係時從強調“基於共同價值的盟友”轉變為“基於共同利益的夥伴”。在安全與防務領域,德國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推進歐洲的戰略自主性,尋求雙軌戰略,避免一味依靠美國。
美國外交政策的明顯轉變,讓德國意識到有必要在國際舞臺上與中俄等國合作,應對美國造成的國際挑戰。比如,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默克爾在一週時間內向先後訪問俄羅斯和中國,尋求兩國支援,繼續維護伊核協議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可以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外交政策的轉變就如同美國踢掉了二戰後成就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梯子”,即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機制。德國正是借力這把“梯子”實現國家正常化、重返世界舞臺,成為出口領先國家與歐盟領導者。在保衛“梯子”的過程中,美德兩國間的矛盾與分歧不斷增加,“大西洋再次變寬”。(陳洋)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選“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