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上用牙籤救癲癇病人 過程曝光讓人震驚

  航班上用牙籤救癲癇病人,過程曝光讓人震驚。9月23日下午6時左右,在由新疆喀什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CA1478上,一名30多歲的男性患者突發癲癇,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此時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醫生田雨正好乘坐同一航班,聽到廣播後立即趕到後排,讓患者保持一個安全體位,在航班上缺乏醫療裝置的情況下,藉助2根牙籤幫助患者進行頭部穴位刺激,最終在航班到達目的地前十多分鐘,患者甦醒過來。

航班上用牙籤救癲癇病人 過程曝光讓人震驚

  9月25日下午,醫生田雨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癲癇患者乘坐航班尤其需要注意,在氣壓影響和缺氧條件下,加之發動機聲音、窗外陽光刺激等狀態,都可能成為誘發癲癇的一個因素,這類患者在乘坐航班前最好能提前告知機組乘務人員,身上也必須攜帶緊急治療的藥物,確保在航班上不發生意外事故。

  救人醫生在急救科有7年從業經驗

  澎湃新聞從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獲悉,田雨今年38歲,是該院風溼科一名醫生,同時也是一名援疆醫生,目前擔任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田雨所在的上海衛生援疆團隊榮獲“2016感動上海年度人物”稱號。此次,他應克拉瑪依中心醫院之邀,參加該院於24日舉行的第十一期“上海名醫大講堂”活動。

  事發當天,田雨想坐飛機前往克拉瑪依,但需要在烏魯木齊進行轉機。田雨向澎湃新聞介紹了當天整個事件的過程:23日下午6時左右,坐在航班前排21座的他聽到廣播說“機上有一名乘客重症發作”時,詢問了航班上是否有醫務人員,然後立即前往後排,向機組人員表明身份。

  “這個病人是一名男性,坐在35座後排位置,看上去年齡在35-40歲之間,當時被他周圍三個朋友按在座位上坐著,但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四肢僵硬。”

  田雨透露,自己曾在醫院急診科有過7年的從業經驗,所以立馬意識到這是癲癇發作。他第一時間讓患者平躺,頭部側向一邊,同時指揮空乘人員和病人的朋友,趕緊去拿小毛巾和勺子,隨後他用毛巾裹住自己的手指,把病人口中的痰涎分泌物摳出來,又用毛巾裹住不鏽鋼勺子,一邊用力撬開患者的牙齒,一邊將勺子墊在牙齒間。

  “考慮到飛機上沒有臨床用的‘壓舌板’,只能用勺子和毛巾替代,這樣可以防止病人咬傷舌頭,也可以及時讓病人的嘔吐物流出來,不至於流入氣道引發窒息。”與此同時,田雨一直觀察患者的面部和呼吸是否異常,好在患者保持口唇紅潤,氣息也一直保持通暢。

  用牙籤替代針灸進行穴位刺激助患者甦醒

  在整個搶救過程中,田雨又透過詢問病人的朋友瞭解到,該乘客以前頭部受過傷,有癲癇病史,經常發作,甚至就在前一天還發作過,但病人從不吃藥。“這名病人癲癇並不是先天性的,但他頭部外傷可能會引起繼發性癲癇。”

  這時,田雨想到是否可以透過穴位刺激的辦法來幫助患者甦醒。“癲癇俗稱‘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這種疾病有個特點就是時發時止,發作無規律,如果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頻率高,需要長期用藥物進行控制。”田雨進一步表示,針灸穴位刺激來治療癲癇,這種治療辦法古書早有記載,距今大概有1000多年左右的歷史,“一般這種治療辦法在癲癇疾病緩解期用的較多,也就是不發作的時候,在急性發作時也常用這種方法來醒腦開竅。”

  然而,他諮詢乘務人員航班上並沒有銀針這類物品,於是他想到用牙籤,乘務人員當時找來2根牙籤遞給他,他在病人的百會穴、四神聰穴紮上去。“百會穴在頭頂位置,四神聰穴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四個位置,因為牙籤數量不夠,只紮在了百會穴左邊一個位置。當時,2個位置大概扎進去4-5mm深,並沒有看到出血的情況。”田雨進一步表示,大概這時距離飛機降落大概還有20分鐘時間,但穴位刺激5-6分鐘後,患者就慢慢地緩過神來,呼吸變得不那麼急促了,手也不那麼僵硬了,隨後可以自己坐起來,只是表示“很累,想要喝水”。這時,田雨心才安定下來,去衛生間洗手。

  在飛機降落到烏魯木齊後,田雨還囑咐病人的朋友:“下飛機後一定要帶他去醫院,以後一定要吃抗癲癇的藥物”。

  田雨提醒,癲癇患者乘坐航班尤其需要注意,在氣壓影響和缺氧條件下,以及發動機聲音、窗外陽光刺激等狀態,都可能成為誘發癲癇的一個因素,“在臨床上,緊急發病需要立即給予病人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一些鎮靜藥物,但航班上缺乏注射條件,病人最好能提前告知機組乘務人員相關病史,身上最好能攜帶一些緊急治療的藥物。”

  而對於一般不懂醫學常識的普通人來說,田雨建議,在周圍人癲癇發作時,最重要的是儘快讓病人處於一個安全體位,平躺,頭部側向一邊,用毛巾和勺子之類的物品將患者牙關抵住,讓嘔吐物及時流出,也避免患者咬傷舌頭。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40 字。

轉載請註明: 航班上用牙籤救癲癇病人 過程曝光讓人震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