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企業之間的合作實屬常見。但如BAT、京東這種站在頂端的企業之間的合作往往會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因為很可能下一次網際網路格局的變化就由此而生。在與騰訊的“京騰計劃”之後,京東又拉上百度推出“京度計劃”,到今天,京東與阿里的競爭不單單是電商的競爭,大資料整合的背後更加是對人工智慧未來的佈局。
BAT國內三大主要的流量入口,京東現在已經獨佔兩股。無論是“京騰計劃”還是“京度計劃”,核心依然是來自騰訊QQ、微信以及百度數以億計的使用者群。李彥宏曾親口表示“未來百度不應該被稱作網際網路公司,而應該被稱作一個人工智慧的公司”。而人工智慧則是建立在有足夠規模、有價值的大資料基礎上,而騰訊掌握著國內最大的社交資料庫、百度則透過搜尋引擎、貼吧等可以掌握使用者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甚至是生活規律,這些都足以對每一個使用者個體進行精準的畫像。
而這些資料對於京東來說無疑有著巨大的價值,同時京東作為國內僅次於淘寶天貓的電商平臺,也掌握著大量使用者的消費水平、興趣以及生活質量大資料,這對於騰訊、百度來說也是無價之寶。
百度、騰訊也曾嘗試做過電商,但最終都早年夭折。反倒是阿里,“淘寶即社交”這是馬雲的原話。在微信支付崛起之後,阿里嘗試利用支付寶的使用者優勢發展社交渠道,結果慘遭使用者吐槽,最終也基本放棄。而只有針對辦公通訊推出的釘釘順利活了下來。
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電商,大資料整合非常關鍵。其實在日常使用手機或者PC過程中,稍微留心你都會發現一些端倪。無論是QQ、微信等社交軟體還是百度搜索,在進行廣告推送時已經可以精準到特定人群,例如在微信朋友圈,不是所有人都會看到蘋果、賓士的廣告,甚至在瀏覽網頁是旁邊出現的商品廣告都是與你近期網購記錄品類相關的,這就是基於大資料的分析之下,人工智慧的形態之一。
京東整合兩大頂級流量入口
騰訊、百度與京東的合作在導購、廣告呼起、內容導購等多個維度,QQ、微信以及百度搜索、貼吧既擁有的頂級的流量入口,又掌握著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可以將特定使用者群引流到對應的商品類別,使用者達成交易的成功率更高,進而節省大量推薦資源。
在“京騰計劃”、“京度計劃”之後,騰訊、百度已經為京東提供了一級入口,所有QQ、微信以及手機百度的使用者都可以更方便進入京東平臺進行購物。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微信、手機百度等應用已經成為了京東的次級入口,要知道2016年移動端購物佔比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0%。
參考“京騰計劃”,僅僅一年的時間,騰訊京東的社交電商生態擁有數十億次品牌曝光、數億量級的使用者觸達,僅手機商品就實現超過千萬部的預訂。京東擁有直接在微信朋友圈推送廣告的許可權,而淘寶、天貓連在微信使用者之間直接分享連結都打不開,逼迫阿里只能透過口令的方式讓使用者主動開啟淘寶、天貓才能檢視商品。
“JAT”的組合將購物、社交、搜尋、資訊等多個常用場景整合到一起,這也是目前阿里在極力打造的體系。在收購UC之後,阿里也擁有了神馬搜尋、資訊的龐大資源,而釘釘目前還只是辦公通訊,並不涉及日常社交,所以目前阿里的體系依然僅有支付寶、淘寶佔據最大優勢,整體相比“JAT”還是稍弱。如今,能獲得騰訊、百度兩大巨頭的主力,京東以後的路走起來似乎會更加容易。
京度計劃讓百度人工智慧獲益
雖然“京度計劃”和“京騰計劃”一樣看起來美好,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些小麻煩也不得不考慮。作為百度核心的搜尋業務,在近幾年負面不斷,競價排名風波、魏則西事件以及百度高管在公眾場合的頻頻出醜,讓百度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受損,對於百度搜索的信任程度也大幅下降甚至非常謹慎。顯然,百度目前的影響力已經遠不如BAT其他兩家如此光輝。
在這種形勢下,京東透過百度資源推薦的入口,使用者引流的成功率可能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好。甚至“京度計劃”的訊息一出來,網路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的消極情緒,甚至還部分波及到了京東。這一點,京東應該也已經意識到。
反倒是百度,透過“京度計劃”,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使用者購物行為大資料,對於百度人工智慧計劃來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資料庫完善,能夠更加精準的分析使用者特徵。不僅是百度,人工智慧作為科技領域發展的主流趨勢,騰訊、京東在這方面都已經有所佈局。
“京騰計劃”、“京騰計劃”讓京東、騰訊、百度走到一起,BAT之間的競爭關係反倒間接促成了JAT聯盟的成立,而獲益最大的依然是京東,畢竟騰訊、百度之間並沒有直接合作關係。如今,京東已經開始大肆佈局線下,利用供應鏈、物流的強大優勢已經讓阿里感受到了危機。而大資料方面的合作,又能讓這三家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王者無謂農藥”:現在的菜鳥跟京東沒什麼區別,速度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京東沒有客服
網友“February30”:然而我還是用淘寶
網友“☭..上善若水ゝ”:騰訊百度京東,抄襲奸商假貨抱團了
網友“農民”:我用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