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賈玲,終於成了!

傾盡四年的心血,她帶著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在大年初一的賀歲檔影片裡,一戰封神。

貓眼評分9.5,淘票票評分9.3,就連一向苛刻的豆瓣,都評出了8.3的高分。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賈玲的作品一定很好笑吧?”“是的,非常好笑。”

“那為什麼人們都眼淚汪汪的?”“因為它太好哭了!”

影片中的“李煥英”,就是賈玲的親生母親,48歲那年,她因為一場意外事故離開了人世。

多年來,賈玲一直生活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追憶和痛苦中。

為了彌補遺憾,影片中那個平凡而又失敗的“賈曉玲”,穿越回到自己出生前的1981年,她要幫媽媽改變命運,讓媽媽的人生更快樂。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殊不知,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哪怕你不漂亮、不成功、不能給媽媽“長臉”,你也永遠是媽媽最疼愛、最驕傲的小孩。

讓父母滿意,是每個小孩的心願

影片中,“賈曉玲”是個與眾不同的小孩。

她出生的時候九斤八兩;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再來一碗”;上幼兒園經常拉一褲子;上學後經常被叫家長……

她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你什麼時候能給媽長一回臉?”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終於,賈曉玲考入了首都戲劇學院,媽媽興奮得大擺筵席,想在在親朋好友面前揚眉吐氣一次。

但是酒席之上,賈曉玲又穿幫了:錄取通知書是假的,是她花錢買來的。

賈曉玲是個壞小孩嗎?並不是。

這世上沒有哪個小孩願意欺騙父母,他們只是害怕讓父母失望,他們想讓爸媽開心快樂。

有人說,“父母為子,計之深遠”,每個父母都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他們會把全部的期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但中國的父母表達情感,通常是含蓄的,他們不喜歡把愛和讚揚掛在嘴邊,就連關切,都會用嘮叨的形式表達出來。

這就時常讓我們子認為,我們是父母的“失意”,我們要想方設法滿足父母的願望。

過年時,怕父母擔心婚姻大事,我們會僱個男(女)友回家;

漂泊在外,無論遇到什麼事,我們總是報喜不報憂;

我們加班加點很少回家,忙工作,忙事業,以為功成名就是父母最大的願望……

然而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朝著對的方向努力,卻沒有真正讀懂自己的父母。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哪怕事與願違,父母最愛的也是你

中國的親子關係之所以存在誤會,通常是因為溝通不到位,我們很需要了解對方真實的想法。

影片裡,升學宴不歡而散,賈曉玲跟在李煥英的身後,展開了大多數人都似曾相識的對話:

“媽,我知道我沒出息。”

“誰說你沒出息?”

“我以後有出息。”

“那當然!”

這世上,唯一不會被澆滅的,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期待和信任,即使一次次被現實打倒,依然會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笑對未來。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然而,李煥英沒有等到賈曉玲“有出息”的那一天,她在一場車禍後,昏迷不醒了。

賈曉玲帶著巨大的悲痛,穿越回了1981年,也就是她出生的前一年。

在那裡,賈曉玲遇到了單身時的李煥英,並且成了她的表妹,努力幫她創造新的人生。

劇中還有一段賈曉玲與年輕時的父親“賈文田”的對話。

賈曉玲:“(將來生孩子)你喜歡兒子還是女兒?”

賈文田:“兒子。”

賈曉玲很失望地說“重男輕女啊?”

賈文田解釋說:“不是啊,生個兒子隨她(李煥英),好看,生個女兒隨我,那就麻煩了。”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帶著美好的願望來想象自己未來的孩子的,可只要孩子一降生,無論是不是和幻想中的一樣,他(她)依然是人間最美的天使。

就像賈文田對賈曉玲說的那樣:“我看你第一眼,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這就是割不斷的血肉親情,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它永遠是天底下最純粹的無私的。

不要試圖改變什麼,你就是最美好的

其實生活中,那些自以為讓父母“失意”的小孩,更容易對父母心懷歉疚。

為了彌補自己“不優秀”給母親帶來的“遺憾”,身在1981年的賈曉玲,想憑藉自己的“超前意識”,重新安排李煥英的人生,讓她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但歷史是不可以被修改的,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軌跡行進著,賈曉玲很失望,

而李煥英卻沉浸在賈曉玲帶給她的巨大快樂中,這些快樂,不是來自於名利和榮耀,而是親情和溫暖。

有時候,我們用心的陪伴和付出,就足以慰藉父母;我們消耗時間和親情換來的身外之物,不過一場自以為是的誤會而已。

影片中,賈曉玲極力撮合李煥英和廠長的兒子沈光林,因為她已經知道二十年後,沈光林的女兒在美國留學,月收入八萬。

李煥英聽完賈曉玲給她描述的未來情景後,搖搖頭說:“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

賈曉玲一臉悵然地說:“你不懂,比如我吧,就像一個健康快樂的小豬羔子,但是啥用沒有。”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李煥英真心實意地說:“你說啥呢,我覺得這就很好啊!”

這就是母愛,無慾無求,無論你成不成才,我都開心愉快。

而一個不自信的小孩,記住的常常是父母的責備,卻忘記了父母曾經的鼓勵和認可。

其實在父母心裡,你不必試圖改變什麼,你已經是他們內心的完美寶貝。

親子一場,珍惜此生的緣分吧

然而這些親子真相,我們常常在父母離去之後,才幡然醒悟,而此刻,我們也已失去了為父母盡孝的機會。

銀屏中,那個憨憨的小胖丫頭,其實並不是賈玲兒時的樣子,進入中戲之前的賈玲,還很瘦,很美。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她之所以學“喜劇”,是因為媽媽在跟招生辦溝通選專業的過程中,用襄陽口音把“戲劇”說成了“喜劇”。

儘管有些失望,賈玲還是開開心心地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結果就在當年,賈玲的媽媽在一次車禍中離開了人世,剛進中戲不久的賈玲,心情也從雲端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她內心有著太多的遺憾,媽媽操勞半生,節儉半生,她還沒有來得及讓媽媽為她驕傲,她給媽媽買的綠色皮衣,媽媽還沒有來得及穿……

我甚至想過要和媽媽一起走,我和姐姐說,我這輩子不會快樂了,我的人生已經不完整了。”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儘管在未來日子裡,她成了家喻戶曉的諧星,為無數人帶去了歡樂,但她的內心,永遠有一個幸福的缺口,那就是她的媽媽李煥英。

成名後的賈玲,時常獨自陷入一種幻想中:媽媽要是在的話,我就給她買大房子,買好車,帶她旅遊……

但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她的想象中。

如今,她終於藉助電影,實現了這個心願。

影片的結尾,她開著敞篷跑車,載著媽媽在野外兜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她讓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媽媽叫李煥英。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同時,她也讓所有的觀眾,在歡樂中體味了傷感,在笑聲中流出了眼淚,在疼痛中獲得了療愈。

有時候,即使朝夕相處,你也未必真正讀懂了父母;

有時候,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父母的一句叮嚀;

有時候,你以為他們對你不滿意,其實他們是想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你。

即使你從未讓他們驕傲,他們仍然待你如寶,人生最幸福的時候,莫過於父母健在。

趁著陽光正好,趁著父母未老,珍惜此生的緣分吧,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倘若已經失去了這樣的機會,那就過好自己的人生,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48 字。

轉載請註明: 賈玲痛失摯愛,惹哭千萬人:如果媽媽生的不是我,會不會更幸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