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兒時的一個朋友和我聯絡,訴說她的難過。
起因是她的姐姐被姐夫家暴,姐姐執意要離婚,可是家裡人卻紛紛勸和不勸分,認為姐夫不過是在酒精刺激下的一時衝動罷了。
朋友說,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姐夫失業,心情自然不好,就常常外出和幾個朋友一起聚會喝酒,籌謀以後的事業;而姐姐一直在家中照顧兩個孩子,沒有收入來源,本就屬於“人輕言微”的地步,這次聽姐夫回家說要拿出全部的積蓄,和朋友一起投資,自然是拒絕的。
矛盾就此爆發,姐夫在兩個孩子面前,把姐姐打成了輕傷;這也是姐姐最不能原諒姐夫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她堅決支援姐姐離婚的原因。
而正因為此,家裡人紛紛責怪她,都對她怒目相斥。
我們是知根知底、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我知道她願意讓姐姐離婚的真實心情。
沒有經歷過或者目睹過家暴,是無法想象在家暴下,對孩子的心理究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好在,朋友挺過來了。
是的,朋友和她的姐姐,本就生活在家暴的環境下。這也是為什麼她們的父母聽到姐姐要離婚而勸阻的原因吧。
我和朋友年幼時,都曾經居住在一個大雜院裡,是鄰居。當時大雜院裡,還有幾戶都是我們父輩的同事。那個年代,大家彼此的家庭背景幾乎都是透明的。
我和朋友年齡相仿,彼此關係更好一些,而她的姐姐比我們大上一些,交集不算太多。
朋友的媽媽,是傳統的家庭婦女,是從鄉下長大,性格溫良賢淑,應該是沒有怎麼上過學就直接嫁給了當時有不錯工作的朋友爸爸,按照老一輩的說法,叫做“高攀了”。
而朋友的父親,在我們這些孩子的印象中來講,是可親又可怕的。
當她的父親脾氣好的時候,就是我們同院七八個孩子心中的“大王”,是能和我們一起玩耍,一起遊戲,一起過家家的大朋友,那個時候,父輩大多都是高高階起,把“家長”的權威彰顯的一覽無餘的。只有他,常常和孩子們玩在一起;而且作為大人,他的主意還特別多,帶給我們很多新遊戲、新玩法。
我記得當初我們過家家,無外乎就是一個小場景,幾個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他卻要帶著我們,把廢舊的衣服湊在一起給我們搭舞臺,做道具的玩……
他帶我們一起看《音樂之聲》,告訴我們,孩子們在一起玩,除了奔跑跳鬧,還可以組織起來做舞臺劇,還可以分工合作的表演節目,做有意義的事情才好。
他還擅長和我們一起玩跳棋、象棋、圍棋、撲克牌等等,似乎沒有他不會的。而且他還能夠一邊和一個孩子下圍棋,一邊和另一個孩子下象棋;還教我們把跳棋玩出不同的花樣來。
其實,現在想來,那個時候我們不懂得所謂“益智遊戲”,而他的確是在不斷地開發我們的潛在智慧吧,這也是我們的運氣啊!
這樣的他,藉助現在的話,就是我們一群孩子心中妥妥的“偶像”!
可是,當他喝了酒之後,就會變成另一個人,一個非常可怕的人。
他會滿院子追著跑的去打罵他的妻子。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白雪皚皚的夜晚,他妻子哭喊著敲開我家的門,把她們姐妹兩個交給我媽媽,然後又飛速的跑走了。天寒地凍,她們姐妹都穿著單薄的睡衣,她們媽媽也是如此。
而隨後趕來的他,手裡拎著棍子,一邊叫罵,一邊追逐著她們。
姐妹兩個在我家裡抱頭痛哭,喊著“媽媽”;我媽媽趕緊把門關上,把我們3個同時摟進被窩裡;而我爸爸以及隔壁的鄰居伯伯一起出去阻攔正發酒瘋的他……
還有一次,他把妻子打得渾身是血的被抬上120。
更多的時候,只能聽到他家裡的哭喊聲,而作為鄰居的大人們在外面敲門,勸阻。
所以,即便是他脾氣很好,和我們玩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他一瞪眼,也足夠讓我們這群孩子心中驚上一驚的。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得他們的家庭究竟是如何能夠持續的,也不知道每一次朋友的媽媽是如何在傷痕累累下選擇原諒。
只是依稀記得,當時在我心中,既羨慕朋友平日裡總是能有聰明能幹的爸爸陪她們一起玩耍,包括院子裡時刻洋溢著我們笑聲的鞦韆,也是她們爸爸親手為孩子們做的;又拒絕有醉酒時就像變了個人一樣的爸爸,不知道下一刻會做出怎樣可怕的事情!
大概就是幸福的家庭是大同小異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吧!
後來,我們的大雜院拆遷,我和朋友家是住的就遠了一些。但是我們小學、中學,始終是在一個學校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友誼也一直持續維持著。
其中有好長一段的青春時光,我們都默契的沒有提過她的爸爸媽媽。她來我家玩,卻從不曾請我去她家坐坐。就是過年彼此拜年,我們幾個發小都相互的往對方家裡去給叔叔阿姨拜個年,而她,從來都是直接邀請我們幾個老朋友一起在外面聚餐,而從不邀請我們去她家裡拜會爸爸媽媽的。
就這樣,我們經歷著彼此不同的大學生活、工作、戀愛、結婚、生子……共同度過了這些歲月悠悠。
直到有一天,她的媽媽忽然和我聯絡,讓我去她家裡一趟。
雖然感到奇怪,但是我還是應約去了。到了之後才知道,她媽媽從她不用的手機裡翻到我的名字,從而找到我的聯絡方式,才趁著她出差,邀我去家裡的。
雖然這麼多年沒見,但是再次見面我依舊和印象中的她聯絡到一起了。雖然老人家已經是滿頭銀髮,但看起來卻是更加慈祥了。
她媽媽寒暄之後直接進入正題,說雖然這麼多年都過去了,但當初朋友爸爸的暴脾氣對朋友的影響甚大。朋友是個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心思過於細膩的女生,而且倔強的很。從大學開始想辦法掙錢攢錢,後來自己買了房,第一件事就是要自己搬到她那裡去住,就知道朋友在內心裡是不原諒父親的。
老人回憶說,當初我們各自搬離了大雜院之後,朋友爸爸一直還是那樣,喝了酒就發瘋,雖然朋友們都知道,也儘量不讓他喝酒,但是又真的沒有辦法控制他喝。
後來朋友長大了一些,在她爸爸喝醉酒之後,為了保護媽媽,發生過幾次直接的衝突,每一次朋友也是傷痕累累,但是卻一次比一次更加兇猛。
本來已經覺得家庭要持續不下去了的時候,她爸爸卻突發了腦溢血,躺在床上休整了好久,現在還有些半身不遂的後遺症,酒是一定不能喝了的,脾氣也好多了。
可是朋友卻始終不願意交男朋友,而且自從買了房子搬出去之後,就更加有主見。因此老人想讓我幫忙勸勸她,到年齡了,該找男朋友了。
後來和朋友有過一次交心的對話。
朋友哭的一塌糊塗,坦言這些年自己在家庭暴力的影響下,過得是多麼的辛苦,膽戰心驚。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的拳頭就會落下來,但凡是到了下班時間爸爸沒有回家,她的心就不受控的開始顫抖……
不是沒有交過男朋友,但是一旦發現男朋友喝酒,她就覺得是不可原諒的,直接分手;而現在有幾個男生沒有聚會,不會喝酒呢?
曾經有一個彼此很愛很愛的男人,已經開始討論婚嫁,那個男人知道她的忌諱,如果逼不得已喝了酒,就會自己住酒店或者回他自己家裡去,酒醒了之後再來見她。
可是,有一次她只是遠遠的看見這個男人在酒桌上的推杯換盞,就覺得自己壓根兒無法忍受,莫名其妙的拒絕。後來還是無法逃避內心的折磨,喝酒的男人,成為她的噩夢,永遠也無法讓自己心平氣和的接受,因此最終還是分了手。
可能大家都覺得“家暴”沒有對著自己,也無可厚非。畢竟當年她父親對母親再兇,也沒有對她們姐妹兩個拳頭相向。
可是在她內心深處的那些恐懼、害怕、夜不能寐的經歷,媽媽鼻青臉腫、渾身是血的回憶,都是她畢生難忘的記憶啊!以至於她現在照顧病中的爸爸時,也很難心平氣和。
可以說,父親的所作所為,已經影響到她的一生,即便是平日裡再風輕雲淡,一旦觸及底線,就會變成如影隨形的詛咒,讓她不得平靜,讓她崩潰抓狂。
我記得在有段時間,全網都在討論“家暴”的問題,起因是什麼我不清楚了,但是結論我卻記得很清晰:
家暴,只有0次與無數次之分。一旦開始,就是潘多拉的魔盒已經開啟,即便是施暴者再痛哭流涕、要痛改前非,一旦天時地利,必定會重蹈覆轍。
我不知道這樣的結論是否是以偏概全,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任何的家暴,對於幼小的孩子內心都是一種折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最敬重的人,忽然間轉變成另外的“魔鬼附體”,豈不是對自己人生觀的一種扭曲?
若是偶爾為之,也許假以時日孩子的內心會得以修復;若是日復一日,對孩子來講真的太過於殘酷。
或許孩子會因此拒絕信任,從而沒有朋友;
或許孩子會因此害怕婚姻,從而孤苦終生;
或許孩子會因此同樣暴躁,從而依靠暴力;
或者孩子會因此人格扭曲,從而危機社會;
……
但願每個成人,都有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讓家暴遠離自己的生活吧!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家人身心健康,爸爸媽媽都愛著自己的孩子,孩子愛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深愛著彼此,一家人永遠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