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太自私了,因為他們的父母本身就很自私。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年輕一代的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自私被他們刻進了骨子裡,然後又傳承給了下一代。也有人認為,孩子不該被“狼性”教育,應該從小就讓他們知道無私奉獻與分享的快樂。
可是,讓一個年幼的孩子,從小就去克服人性的弱點,活得自抑且高尚,才是最好的麼?每個孩子在懂得奉獻與分享之前,都應該面對自己的自私,在某些事情上,也必須要自私一些才行。
到底誰自私?
週末,小芝帶著兒子去遊樂場玩,同行的還有閨蜜秦秦,與秦秦家的兩個孩子。小芝去買雪糕的時候,發現兒子最愛吃的雪糕只有一個了,便買了給兒子吃,又挑了四個其他牌子的。在看到雪糕之後,兒子一把就拿起了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
這個舉動讓另外兩個小孩不同意了,他們都想要那一個,小芝強行把兒子手中的雪糕搶下來分給了別人,惹得兒子在暑天哇哇大哭,一度哭到要喘不上氣。秦秦連忙將雪糕給了小芝的兒子,小芝卻攔住了秦秦,責備兒子說:“換一個吃能怎麼樣!怎麼能這麼自私!”
秦秦無奈地對小芝說:“你這麼說的話,我的兩個女兒不是更自私麼?這雪糕是你買給他的,他自私一點不是很正常嗎?”最後,小芝看著兒子開心地吃著雪糕,心裡卻十分生氣,覺得這孩子真是被慣壞了。
自私是一種本能
對於到底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爭論,一直都沒有變過。但是我始終認為,人在最初的很多心理和行為,不能被簡單地就被判定為善或者是惡。
就拿自私這件事來說,我們是憑藉著自私才活下來的:
孩子從孕育到出生,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命,去透支著母親的健康和心血;
孩子吸吮乳汁,是為了自己的飽腹,犧牲母親的自由與精力;
孩子的每一次索取,都是來自自身的慾望、好奇,他們最先認識到的,就是自己的需求。
我們不可以說這種自私就是純粹的惡,這只是本能,而這種本能,會在孩子更多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會之後,去慢慢調整,最後讓孩子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可是,如果在孩子還在成長與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強制性地壓制孩子本身的慾望,剋制這種自私,讓他們更加完美的話,只會讓孩子的人格越來越撕裂,即使表面看起來很優秀,內心卻是千瘡百孔的。
教會孩子“自私”,是父母最智慧的一面
當我們最開始就將目的設定為,父母必須教會孩子“自私”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要急著反駁了。可是,在這兩件事上,孩子卻一定要自私,才能成長得更好,將來也更能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
1、自私在物權上
所謂物權就是物品的所屬權,孩子們在這一方面上的認識,是在漸漸形成的。孩子在一開始並不能明白,什麼叫“你的、我的、他的”,所以有些孩子會去搶奪別人的東西,有的孩子面對搶奪全身都在拒絕,也有的孩子無動於衷。
不過,大部分孩子最開始的表現都是,不允許自己的東西被搶奪,所謂的“借”他們不懂,認為那就是單純的失去。而孩子在面對自己極為在意的東西時,也更難去分享和借出。
有些家長在這個時候就會將孩子的反應定義為自私,並且開始強制勸導孩子去分享,甚至直接動手。而孩子此時會覺得被侵犯、被掠奪、安全感急劇下降,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更加“自私”,內心受傷,甚至形成自卑、自抑的性格。
而家長們實際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自私”一點,明確自己的物權,再去了解他人也有物權,之後在自己的自由意志上,去判斷要不要選擇分享、交換等等。只有這樣,孩子的物權意識才會建立得更加完善,然後在此基礎上去最佳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2、自私在感受上
大學時有一個女同學,就是我們俗稱的“軟柿子”,是一個話不多的好人,只要是能幫的忙她都會幫,後來卻因為狠下心來拒絕了一次,被宿舍的舍友給罵了。
我們都為她不值,但是她卻忍了下來,繼續做她的好人。原來,她的家裡有四個孩子,她是大姐,自己的感受從小就沒怎麼被在意過。
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在感受上都是自私的,比如他們不高興的時候會哭,高興的時候會笑,而不會在乎其他人的感受。而在漸漸長大之後,父母因為孩子“懂事”了,就會讓他們被迫地開始謙讓、隱忍、奉獻。
可是,孩子在感受上太過無私,只會失去自己的人格,壓抑自己的慾望,活得沒有自我。而一個無視了自我感受的人,她的每一次犧牲與分享,都是在透支著他們對人生的感受。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允許他們在感受上自私,實際也是在建立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們先自愛。而在安全感和自愛的基礎上,再去學會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去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讓孩子學會自私,不代表引導他們變成一個自私的人,而是我們需要明白,分享與奉獻的快樂,是因為他們發自本心,是在對別人好。而倘若孩子一直壓抑自己,就是在受虐式地討好,別人是高興了,受傷的實際是孩子自己。而這,一定不是家長們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