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女人三十”的話題頻上熱搜,人們再次反思那些不該存在的“刻板印象”:
女人過了30歲一定要結婚生子......
女人過了30歲就是老阿姨了......
女人過了30歲還單身,也太可悲了......
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讓人面臨著無形的壓力,三十歲的女人就註定楚楚可憐嗎?30+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該不該向世俗的束縛繳械投降?
或許當“女人三十”不再成為話題,我們才算跳出世俗的圈套。你有沒有想過,“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或許是個謊言?
魔都上海,沒有人相信眼淚。對謝曉燕來說,她早就習慣了鋼筋水泥的冰冷,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取暖方法。
謝曉燕是個“滬漂”女孩,作為一位商業地產從業者,職場中她雷厲風行,靠實力hold住全場。私下是一位瑜伽愛好者,修身養性,獨立精彩,用心經營著精緻的獨居生活。
三十歲對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曉燕也曾有過被“三十而立”支配的恐慌,但是當那一天真的來臨,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世界依然那麼美好。
30歲之後,她的心態有了明顯的變化。偶爾也曾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早早結婚生子好一些。但另一方面,她又會更篤定決絕走自己的路,不容易被別人的態度影響自己的選擇,而瑜伽成為她前行路上溫暖的夥伴。
異鄉人也曾顛沛流離,曉燕在外漂泊了十幾年,嚐盡了孤獨的滋味:可能深夜翻遍通訊錄,也找不到說話的人那種孤獨。
這個在江邊長大的女孩,13歲開始離家,從求學讀研到工作,曉燕在北京待了將近10年,“年輕人要多做一些嘗試”,於是3年前她拋下北京的一切,來到上海重新開始。
偌大的上海光怪陸離,而她一個要好的朋友也沒有,夜晚回到家裡,冷冷的孤獨讓她窒息。那段時間她很喜歡瘋狂加班,或許這樣可以趕走孤獨吧。
她的工作非常高壓,可能一個合同上千萬案值,任何一丁點細節缺陷都是不可以存在的。
長期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工作,曉燕成了一個特別容易焦慮的人,她會把日程安排得很滿,一天幾十件事情都會列一個list,精確到分鐘必須完成,如果完不成的話,就會深深陷入焦慮的旋渦,常常失眠。她會不停責怪自己,為什麼某某事情沒完成?放假在家裡,曉燕會把自己“關”起來,最長一次她關了自己5天,沒有踏出房門半步。“我覺得本質是害怕吧,我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失控。”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路過一家瑜伽館,帶著好奇心走進去,盤腿坐下那一刻,她感受到久違的平靜,就這樣開始愛上瑜伽。
瑜伽就像一種救贖,讓陀螺一樣不停轉的她學會慢下來,治癒了她過度焦慮的生活。
和所有的零基礎小白一樣,曉燕看著那些高難度動作望而卻步,“這也太難了吧,我肯定不行”。萬萬沒想到,她堅持了下來,一點點攻克難關,整個人慢慢柔軟了起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瑜伽讓曉燕獲得了重生。
她曾經也是個自卑的小女孩,因為父母要求十分嚴格,她老會有一種自己什麼也做不好感覺,總會先打退堂鼓,不敢挑戰新事物,和很多人一樣,她不是不想去做,而是缺少嘗試的勇氣。
開始瑜伽之後,她更加註重時間管理,養成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和睡前都必須要練15分鐘瑜伽,自律只需要踏出第一步,往下走就沒那麼難了。
透過3年的瑜伽練習,她不再那麼緊張,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用身體感知這個世界,除此之外,她還愛上了跑步。
以前她是個不能開啟自己的人。為了豐富自己,她去讀了商學院,認識了一幫特別有愛的人,一起去敦煌徒步了三天三夜,走了108公里,還參與了千人瑜伽;兩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上馬全馬的精英跑者。她越是開啟自己,接納更多,就越發現自己擁有了同伴和力量......
瑜伽讓她向內平靜下來,跑步則讓她向外釋放自己。她學會了一個人面對孤獨疲憊,瑜伽像個溫暖的夥伴,讓她知道一切可以不用著急,慢慢來。當你接受了自己,也會看到一個更好的世界。
作為女性,總要面臨一些“世俗難關”,比如關於年齡的困惑,事業與家庭的取捨,要不要生小孩等等,自我平衡像是一個比較難保持的詞,很難做到同時擁有,但是,不代表一切沒有機會。
其實無論男女,年齡焦慮,性別壓力是每個人都將面臨的問題,當你遮蔽掉外界的噪音,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悅納自己,或許才會更加堅定地擁有自己的快樂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