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今年最火爆的行業,莫過於新能源電動汽車。但是高熱度的背後,各種亂象叢生、隱憂漸顯,虛假宣傳、炒作歪風、紙上造車等,讓新華社都看不下去了,連續兩次發文痛批,虛火旺盛的新能源電動汽車行業,遭遇當頭棒喝。
世界性的新能源車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日本、英國等國家更將開始實行禁燃令,當這一風雲變幻時,國內很多汽車企業當然也想搓手趕上時代的步伐,但由於國外對中國的抵抗和技術封鎖國內汽車企業要趕上國外那些大型車企業真的很困難。
此時,國家將迅速提供千億的補貼和政策支援,為這些海外汽車企業提供受歡迎的發展條件,大力幫助中國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市場,完成他們的超越。
但是,中國這些汽車企業的行為實在令人痛心,為了從國家補貼中獲取利益,以啤酒、奇瑞、吉利為首的汽車品牌率先互補,國家不得不暫時對新能源發展給予補助。
看到國家的錢沒有被騙,又把矛頭指向消費者,許多研究開發還沒有成功的車,連同粗枝和葉子一起賣給消費者。
除了騙取國家補助金、傷害消費者外,虛胖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一大難題。
第一個指標是虛胖,很多新能源汽車製造後,給出的指標讓人賞心悅目,但在真正使用之前幾乎號碼不符。
第二產品質量虛胖,近一兩個月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出現了問題,例如理想的ONE斷軸事件,特斯拉發生了很多事故,問題發生後,他們不首先進行自我檢查,而是向消費者尋找缺點。
第三個宣傳資訊虛胖,很多汽車製造商早就發誓已經研發,可以馬上批次生產,但是到現在為止國內的汽車企業無法真正開始批次生產,而且他們嘴裡的技術也都在吹牛。
現在,我國仍然受到世界各國科學技術的封鎖,基本上不可能向別人學習技術,我們能做的只有依靠自己踏實的研發技術,才是我們未來唯一的出路,如果中國的汽車企業繼續這樣走下去最終只是被外來的汽車企業淘汰了,那時用現在掙的這些快錢是填不住的吧。
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