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因蟲害問題宣佈暫停進口臺灣鳳梨釋迦已逾半年,民進黨當局“農委會”宣稱祭出外銷、內銷與加工“三支箭”搶救,並吹噓達成率高達九成,同時還首度推出所謂“成本型保單”理賠農民的成本損失。然而臺灣農民卻踢爆,這段期間的外銷目標扣除中國香港地區,根本沒有達標,內銷價格只是低價賤售,痛批“農委會”大玩文字遊戲!
中國大陸去年暫停輸入臺灣鳳梨釋迦,當年底即將迎接盛產的果農感受頗深。影響尤其以全臺最大產區的臺東縣為甚,這裡每年種植面積廣達2.8萬公頃,產量逾2.4萬公噸,其中九成銷往中國大陸。
為因應農產外銷可能面臨長期變局,當時各界均建議減產,臺東縣長饒慶鈴認為,民進黨當局與其花10億元(新臺幣,下同)穩定產地價格,不如將經費用在最急迫的地方,比照水稻休耕補助等做法,讓鳳梨釋迦在中小果階段就降低產量。臺東地區農會總幹事李建通也建議,讓每位果農依比例分攤減產,再依據每公頃最低生產成本統計補償金額。
不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了面子,當下即定調不減產,並在去年11月9日宣佈要以內、外銷與加工“三支箭”開拓市場;11月17日更發下豪語說,“我們不會直接用現金補助農民,更不會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直接要求農民不要種了。”陳吉仲稱,不種,我們就是輸了;減產,我們也是輸了。
上月底,陳吉仲大動作到臺東召開記者會,宣稱自去年迄今外銷、內銷及加工1.3萬公噸的銷售目標,其中外銷4355公噸,成功登陸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有效拓展外銷新興市場;內銷7090公噸,成立“好釋連蓮企業訂購平臺”,鼓勵企業和公營事業認購行銷;加工1007公噸,媒合加工廠與產地農民團體供貨合作,開發果泥、果丁、冰棒、冰淇淋等加工產品。截至目前為止執行進度1.2萬公噸,達成率高達96%。
檢視民進黨當局射出都鳳梨釋迦“三支箭”的成果,“農委會”誇口稱去年至今外銷總量目標近5000公噸已達標,且積極開拓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像是成功打入日本。不過,根據“農委會的”“農糧產銷資訊整合平臺”統計,今年上半年外銷市場中,中國香港地區就佔了2664公噸,扣除香港以外的市場,日本僅32公噸,再加上泰國、柬埔寨、帛琉和澳大利亞,上述國家和地區外銷總量不到200公噸。統計今年上半年鳳梨釋迦外銷總量為3054公噸,與去年1.5萬公噸相比,光是中國大陸單一市場就減少1.4萬公噸。
臺東一名鹿野地區中型集貨場主阿偉直言“三支箭是射死農民。”他說,往年盛產時期集貨場天天出貨、供不應求,每日平均最高可出貨1.2萬臺斤(7200公斤),價格最好的時候每臺斤80至90元;今年每日平均才批出僅6000臺斤(3600公斤),每臺斤平均10至20元,大多來自農會和企業的內銷訂單,內銷市場極小,價格又差。
除了內銷價格難看,“患寡且患不均”的公平性也引發爭議。在臺東縣種植鳳梨釋迦超過五年的青農阿翔(化名)指出,“農委會”去年推行“好釋連蓮”內銷超過20萬箱鳳梨釋迦,光從數字看好像消化不少農產,事實上卻只有“有關係”的人才能拿到訂單。
“我們同樣都是配合生產履歷、申請QR CODE(二維碼)和藥檢等規定,一張訂單也拿不到。”阿翔指出,“農委會”委請“農業科技研究院”成立“好釋連蓮預購平臺”的做法太粗糙,訂單隻給幾個特定農民團體,有些農民等不到訂單,然而卻有農民完售自己的貨品後,還去收購別的貨來賣,從中再賺一手。
針對鳳梨釋迦行銷“三支箭”的成果,“農糧署”稱,將進一步檢討精進,今年將持續推行。內銷部分將拓展除了北農以外的批發通路,獎勵承銷人以增加購買誘因;外銷部分,今年也將持續與日本等地溝通,克服鮮果出口面臨的東方果實蠅的檢疫問題,加速與日方洽談薰蒸等檢疫措施;至於加工部分,由於去年是首次推行,技術和通路廣泛程度不高,將精進調整加工技術。(林靜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