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大家都在“追”這部“反腐大片”?| 新京報快評

由 頻長志 釋出於 綜合

《零容忍》第一集中,王立科歷年送給孫力軍的“小海鮮”,到案發時就累計摺合人民幣9000多萬元。圖/《零容忍》專題片截圖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聯合攝製的五集電視專題片《零容忍》,持續引發社會熱議。這幾天,“零容忍”“打虎拍蠅”等再度成為熱詞,很多人像追熱播大劇一樣,追著反腐專題片。片中詳盡披露的諸般貪腐細節,不禁也引發了公眾很多思考。

從專題片中人們看到,僅僅王立科歷年送給孫力軍的“小海鮮”,到案發時就累計摺合人民幣9000多萬元;而在銀行系統工作40多年的中信銀行原行長孫德順,其受賄從不收現金的原因是,他利用信貸審批權給自己的兩個影子公司牟利;2002年至2014年,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陳剛為了圓自己的“設計夢”,讓老闆出資數千萬元在北京懷柔為他建造了一座佔地109畝的私家園林……

大家為什麼都在“追”這部“反腐大片”?它展現了怎樣的落馬官員心態?我們究竟該如何咂摸其中的細節呈現?這些都值得深思。

這部專題片給人最突出的觀感之一,無疑是高度還原現場貪腐行為的一個個細節。相信每一個看過的人,對此都印象深刻。比如“小海鮮”“抓了我是對的”“越早治越好”“收現金太低端了”等,被大家相互轉評,有的還被推上熱搜。

有人可能會擔心,輿論的這種高關注度、高轉發率,會出現與現實生活境遇比對的情況,進而產生某種不滿情緒。這樣的擔心並非難以理解。一個人接受了外部資訊,下意識地就會產生某種對比心理。看別人,看自己,本來就是個體正常的情緒反應。

但如果據此認為,不該披露大量細節,顯然是操錯了心。即便是貪官的貪腐行為不斷突破公眾認知底線,公眾對此產生厭棄等情緒,也只能說,這本來就是製作這部教育警示片的初衷之一。

如何警示、何以教育?宏大敘事是一條路徑,而把事物內部剖開給人看,則是另一條路徑,同樣都會有警示效果。

什麼是“零容忍”?除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等外部治理之外,警示潛在腐敗行為人不要觸底線、不能闖紅線,打消潛在腐敗行為人“可以腐敗”或“腐敗不會被懲處”的心理暗示,從而遏制其實施腐敗行為,也是一種源頭治理的思路。

此外,大家追著“反腐大片”看,品咂片中的貪腐細節,也反映了民眾對反腐的深切關注。人們能夠透過大眾傳媒看到腐敗分子現身說法,本來就反映了黨反腐敗的巨大決心和成效,昭示了黨反腐敗的政治定力。

據統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1年10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07.8萬件、437.9萬人,其中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484人,共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9.8萬人。

結合這組資料,再反觀“反腐大片”中的種種細節,兩相參照,可以說,它們令人信服地展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強度,彰顯了黨中央對腐敗零容忍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

說到底,不正當、不正義、不合法的獲利,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貪腐分子早晚都會自食惡果。從這個意義上看,大家在追“反腐大片”,也是表明一種態度——對腐敗行為零容忍。

特約評論員 | 龍之朱(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實習生| 呂怡然

校對 |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