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飯人乾飯魂
又到了飯點時間
各位乾飯人已經在去飯堂路上了嗎
最近汕頭有位男子頭頂“電飯煲”出門
蜀黍都看呆了
近日,有汕頭網友出行途中偶然拍到,路上一位摩托車駕駛員戴著網紅“電飯煲”頭盔等紅燈,並上傳至社交平臺,瞬間“火”遍全網。
透過影片來看,這個電飯煲造型的頭盔十分逼真還原,頭盔後部還設計有插頭電線,簡直就是1:1的電飯煲。
無獨有偶,之前網傳某地交警在馬路上也遇到了“乾飯人專屬”頭盔。這位男子的頭盔也是個“電飯煲”,還配備了提手、鍋蓋以及飯勺。
交警表示十分疑惑,還用手拍了拍這個頭盔,並對頭盔上的飯勺進一步確認是不是可以取下來。此時,電動車車主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交警叮囑車主這種頭盔可能並不能安全保護頭部。
這樣奇形怪狀的頭盔搞怪搶眼
但蜀黍不建議大家佩戴此類頭盔
它們可能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諸如“電飯煲”狀頭盔這樣的頭盔不符合“殼體表面應堅固、平滑,邊沿應圓鈍,以防直接損傷頭頸部”“頭盔外表面不應有超過5mm的外部突出物”等相關內容規定,屬於不符合國標的頭盔。發生交通事故時,此類頭盔不能起到安全頭盔應有的保護作用,不適合在騎乘摩托車、電動車時佩戴。
隨著一盔一帶全面普及
頭盔的種類五花八門但質量不一
如何才能挑選合適的頭盔?
01頭盔的分類
按形狀和結構不同,頭盔有全盔和半盔兩類,兩者的主要差異是保護範圍不同,全盔相比半盔增加了對下顎部分的保護。
按適用物件不同,頭盔可分為A類頭盔和B類頭盔兩類,A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上摩托車,形狀有全盔和半盔兩種;B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下摩托車,其體積和重量均小於A類頭盔,形狀全部為半盔。
通常情況下,A類頭盔的保護範圍和防護效能等要好於B類頭盔。
頭盔種類示意
02頭盔的質量管理要求
國家標準:為規範和提升摩托車乘員頭盔的產品質量,由公安部提出並歸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負責制訂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標準版本為《摩托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GB 811標準從保障乘員安全形度出發,提出了頭盔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系列要求。
CCC認證:2017年10月,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釋出《關於釋出摩托車乘員頭盔、電熱毯、助力車產品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過渡期安排的公告》(2017年第86號)要求於2017年11月01日起正式對摩托車乘員頭盔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2018年8月1日起,摩托車乘員頭盔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摩托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和CCC認證規則
摩托車生產企業在選擇頭盔供應商時,可核驗工廠的CCC認證證書和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使用者購買選用頭盔時,可透過頭盔上貼上的“CCC”標誌進行識別,勿使用未透過CCC認證的頭盔。
03頭盔的關鍵效能測試
嚴格的技術檢測是保障頭盔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根據《摩托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要求,合格的摩托車乘員頭盔需要透過“視野”“護目鏡”“剛度效能”“吸收碰撞能量效能”和“耐穿透效能”等10個專案的檢測,其中,“吸收碰撞能量效能”和“耐穿透效能”是頭盔安全防護效能的代表性指標。
吸收碰撞能量效能:主要反映頭盔在發生撞擊時吸收衝擊能量、減輕對頭部傷害的能力。在檢測試驗時需要將固定在頭模(模擬人體頭部)上的頭盔從規定高度墜落,並考核1個現象和2個技術引數。
合格品(左)和不合格品(右)頭盔
碰撞試驗結果現象
耐穿透效能:主要反映頭盔遇到尖銳物時,防止穿透對頭部造成傷害的能力。在檢測試驗時,採用質量為3kg、直徑25mm、錐角60°的鋼錐,從規定高度(A類盔為3m)墜落,對頭盔進行穿透試驗。
合格品(左)與不合格品(右)頭盔
穿透效能試驗結果
蜀黍提醒廣大駕駛人
駕乘摩托車、電動車不僅需要佩戴頭盔
更要正確佩戴符合安全標準的頭盔
才能做到頭部安全保護
來源:廣東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