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按】
今年夏天的關鍵詞是啥?“熱”!
5月以來,南方多地先後進入“燒烤模式”。“包郵區熱成保熟區”“重慶熱成煉丹爐”“冰墩墩被曬成‘焦墩墩’”……不少網友說,氣溫42℃都擠不進全國“高溫榜單”前十。
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目前高溫綜合強度達1961年以來最強。截至8月21日18:00,全國累計釋出超270個高溫紅色預警,40℃以上高溫覆蓋範圍創了記錄。
今年南方為啥這麼熱?高溫天氣還會持續多久?上週,俠客島微博邀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中國氣象局宣傳與科普中心高階工程師卞贇現場連線直播,吸引了230萬名網友線上聽講。
2022年6月1日-8月15日全國高溫日數分佈圖。圖源:中央氣象臺
1、俠客島:大家都覺得今年特別熱,很多網友說自己感覺“在吹空調外機”。天氣“高燒”不退、熱浪頻發,到底是什麼原因?
周兵:今年全球氣候變暖的節奏和程度、高溫的極端性與破紀錄頻次都十分罕見。我國遭遇“世紀性高溫”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大氣環流持續異常的影響。夏天大氣環流系統表現出一致性的暖性高壓環流系統控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形成大範圍的整體環球暖高壓帶。
二是跨越3年的拉尼娜氣候事件,對大氣環流異常“推波助瀾”。2021年是雙拉尼娜年,秋季北方降水明顯,南方高溫凸現;2022年是三重拉尼娜年,秋季南方高溫風險依然存在。
三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增暖放大與調製作用。資料顯示,過去50年一遇的高溫事件會變得更頻繁,甚至會變成10年一遇。近年來,全球氣候系統不穩定問題加劇,氣候異常狀況更加持久和頻繁,更多區域遭遇複合極端事件。
卞贇:談到極端天氣事件,高溫成為氣象災害,也是其中一個重要表象。比如地中海區域,不僅出現高溫,還伴隨著強對流天氣;極端天氣甚至導致美軍航母上的F-18戰機被直接吹翻,掉入地中海。未來這類受極端天氣影響的災害還可能不斷增加。
2、俠客島:本輪高溫還會持續多久?
周兵:預計8月25日前,四川盆地、江淮、江南等地高溫仍將持續,最高氣溫35~37℃,部分地區將達39℃以上;8月24日起,隨著冷空氣勢力增強,南方地區高溫強度和範圍將逐步減小,江淮、江南大部最高氣溫降至31~33℃,而四川盆地部分地區仍將有35℃以上高溫天氣。
與常年同期相比,南方地區氣溫仍偏高1~2℃,降水明顯偏少。大家還是要小心“秋老虎”。
高溫榜單(圖源:中國天氣網)
3、俠客島:今年好多地方出現高溫乾旱,有的地方因高溫出現限電情況。極端天氣對生產生活還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周兵:夏季持續高溫天氣已對農業生產、電力供應和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多地持續溫高雨少,造成四川盆地和長江流域多地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對在地農作物、經濟林果、露地蔬菜等生長髮育和畜禽、水產養殖有不利影響,也會造成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困難。
6月13日以來,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上海、浙江以及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這對電力供應是巨大考驗。受持續高溫少雨影響,長江、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雙雙跌破10米關口,創造了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出現“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
卞贇:早些年大家都覺得高溫無非就是天氣熱一點,但今年許多地方氣溫破極值,反向證明了一點:高溫本身是一種氣象災害,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只是溫度偏高。目前溫度已經達到整體耐受比較低的階段,需要引起大家對人體健康等方面的重視,比如防止熱射病等。
4、俠客島:以後夏天越來越熱會不會成為常態?
周兵:由於氣候變暖程度加劇,極端高溫、極端強降水等事件頻率加快、週期縮短。2016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就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今年7月,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提到,未來高溫熱浪事件會變得更加頻繁,這種熱浪天氣很可能成為常態。
卞贇:大部分氣象科學工作者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近10年氣候變化愈發明顯了。科學工作者觀測到的冰川面積、厚度在縮小,這些例子都非常直觀。
丹麥格陵蘭島迪斯科灣的浮冰(圖源:新華社)
5、俠客島:除了高溫熱浪,全球變暖是否還會帶來更多強降雨和洪水?今年的情況是否預示著整個北半球將全面進入“40℃時期”?
周兵:今年北半球的西歐、南歐、西亞、中亞、東亞、北非以及北美等地相繼出現持續高溫熱浪事件,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美國等地出現超40℃高溫熱浪,多地突破歷史極值。3月中旬,南極洲多個考察站測得創紀錄高溫:康科迪亞南極考察站氣溫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約40℃,我國南極崑崙站4日內升溫38.1℃;北極部分地區氣溫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約30℃。
南北兩極季節相反,卻罕見地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今年春季,南亞多國氣溫甚至超過45℃,直逼50℃大關,這很不尋常。
全球變暖是高溫熱浪頻發的重要因素。全球氣溫每上升1℃,導致極端降水強度增加7%。未來每0.5℃的增暖都會明顯促進極端溫度事件的發生。
面對氣候異常、全球變暖,面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強發,應加強全球氣候治理同步協調有機推進。如果人類不採取積極措施,未來北半球的夏季很可能會進入“40℃時期”。
歐洲先民們於大旱之年留下的“飢餓之石”重見天日。圖源:外媒
6、俠客島:近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出了“全人類的紅色警報”。我們要從極端高溫事件中吸取什麼教訓?
周兵:找到了全球變暖的原因,也就找到了緩解全球變暖問題的抓手,必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自然規律不可違,工業發展也不可逆,但可以延緩。各國要簽訂合約,控制碳排放量,目標一致對抗全球變暖。
我們個人也可以做點貢獻。比如,我從北京到上海坐飛機一來一回的碳排放量,需要種6棵樹才能補償。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了這樣的意識,多參與綠色低碳出行,低碳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卞贇:的確,綠色低碳需要公眾、家庭和社會都參與,有時是“舉手之勞”。比如每家每戶節約用電,就是為減排做貢獻。如果我們在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低碳意識,國家的減排工作就有了很好的社會基礎,會讓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更紮實的成效。
主持&整理/在焉
編輯/綾波、點蒼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