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可閱讀丨復興西路住宅群:中外近代建築師在這裡相遇
復興西路原名白賽仲路(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是上海徐彙區湖南路街道的一條東西向道路。它東起淮海中路(原名霞飛路),西至華山路(原名海格路),交匯烏魯木齊中路、永福路、武康路、高郵路,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中重要的一條馬路。
復興西路為1914年原法租界越界築路時修築。之後,法租界就擴充套件到了這一區域,並在此設立貝當區。相比法租界的其他地區,貝當區屬於最晚開發,人口密度也最低的區域。最初市政規劃只允許此路段建造西式房屋,並規定為純住宅區,不準設立甲類營業場所,因此全路段多為花園洋房、新式里弄、公寓等,這一以居住為主的社群形態也一直延續至今。
同時,復興西路也是上海近代建築師作品雲集之處。如果我們從復興西路東側開始漫步,首先可以看到俄國建築師李維(W.Livin-Goldenstaedt)設計的復興西路19號住宅;而在復興西路與烏魯木齊中路的街口構成了“賚安街角”——法國的賚安洋行設計了三棟街角住宅——復興西路17號白賽仲宅(今伊朗駐滬總領事館,1924年)、復興西路26號白賽仲公寓(1929—1933年)以及復興西路24號麥琪公寓(1934—1935年),不遠處的衛樂公寓亦為賚安洋行設計。毗鄰衛樂公寓的復興西路44弄玫瑰別墅為中國建築師奚福泉、董大酉、陳植和趙深聯手設計;而美國建築師哈沙德(Elliott W.Hazzard,)則為商人盤根設計了位於永福路和復興西路轉角的西班牙風格住宅(1930年)。再往西,復興西路132號住宅(1936年)是中國建築師李英年的作品;復興西路147號白賽仲別墅(今柯靈故居,1933年)由中國建築師奚福泉(字世明)設計;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了現代風格的復興西路285、287號住宅(1940年);復興西路和武康路的轉角處,則是一幢三層英國式大宅,為英國建築師思九生洋行(Stewardson&Spence)設計的正廣和洋行大班宅。
柯靈故居(攝影:賀平)
作為了解衡復風貌歷史文化一個入口的衡復風貌館,則位於復興西路57號的修道院公寓(1930年)。它由上海最有實力的建築事務所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設計建造。該公寓有南北兩棟,每層兩戶,三至五室不同戶型。中間有拱廊(cloister)相連,因而得名,其中文名字中的“修道院”屬於直譯所得。1989年被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1930年代,修道院公寓在上海的沙龍文化中曾佔據相當關鍵的地位,沙龍主人弗裡茨夫人(Bernardine Szold-Fritz)是上海外國人社交界的中心人物。弗裡茨夫人每週日舉辦的沙龍里聚集了不少中外名流,其中有胡適、邵洵美、梅蘭芳、林語堂、珂佛羅皮斯(Miguel Covarrubias)等人。如今沿街一層作為衡復風貌館,可謂得其所哉。
本文所主要論述的復興西路上的建築,是位於修道院公寓東西兩側步行三分鐘內的四處住宅建築。它們分別是修道院公寓以西的兩處西班牙風格的住宅(復興西路133號與復興西路147號柯靈故居),以及修道院公寓以東的兩處現代主義風格住宅(復興西路44弄玫瑰別墅、復興西路34號衛樂公寓)。
復興西路141號
西班牙風格的相遇:1931年的鄔達克與1933年的奚福泉
今天當你走過掩映在復興西路梧桐樹下的柯靈故居一帶,可能不經意間會被這一連片高低錯落的建築沿街立面所吸引。不妨讓我們來一探這生動、連續而和諧的城市街道“西班牙風建築奏鳴曲”是怎樣形成的。
今天的柯靈故居,是上海建築師奚福泉1933年設計的白賽仲別墅,而毗鄰的復興西路133號住宅,是斯裔匈籍建築師鄔達克於1931年至1932年間所設計的一棟西班牙風格別墅。在這裡,兩位建築師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不約而同地採用了西班牙風格。根據建築細節判斷,133號與147號之間的141號與143號也很有可能是鄔達克所設計。
復興西路147號
在整個建築思潮由古典走向簡約的1930年代,西班牙風格住宅在法租界貝當區頗為盛行,由於其造型簡約又不失裝飾點綴,同時造價也比較經濟,深受當時上海業主喜愛。所謂西班牙風格建築,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屋頂的紅色筒瓦、牆面的拉毛抹灰,以及區域性如所羅門繩柱與鐵藝等裝飾元素上。
1934年,上海甚至出現了針對西班牙風格的建築展覽會。展會名為“西班牙式住宅建築圖案展覽會”,由建築師范文照聯合在美國執業的林朋策劃,在法租界天主堂街國民飯店大廳舉辦,介紹了美國當時流行的西班牙復興風格住宅樣式,會後更出版了《西班牙式住宅圖案》一書,序言中對西班牙式建築極為推崇,認為其“最合吾國風度又具科學美術經濟諸長”。(順便一提,范文照的自宅就在與復興西路交叉的永福路上,是一棟現代主義風格的別墅。)
關於鄔達克所設計的復興西路133號,目前並無看到太多史料。我們可以與之互相參照的,是同為鄔達克稍早設計的武康路129號(1929年1月設計,1930年9竣工,原業主為外國僑民卡洛·貝多尼,後一度轉予德利那齊)。小屋呈現武康路一帶西班牙式住宅的特徵,米黃色牆面點綴著半圓形券門,屋頂覆蓋紅色筒瓦。其臨街挑出的漂亮陽臺是一大特色,如今被前來武康路打卡的人們稱為“朱麗葉陽臺”,成為武康路上的打卡點之一。同樣的,在復興西路133號,也有一座類似的陽臺向街道挑出。這樣的陽臺,點綴了街道的立面風景的同時,也讓主人得以親近街道生活,顯得頗為浪漫。
復興西路133號
在鄔達克的別墅建成兩年之後,奚福泉在其西側開始設計建造一棟四戶人家的公寓“白賽仲別墅”(Villa Bois sezon,即今天的柯靈故居)。奚福泉(1902—1983年)出生於上海浦東的一個富裕家庭,1921年他考入同濟大學德文專修班學習德語,次年赴德留學。1929年奚福泉與德國人米勒結婚,同年他在德國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他攜妻子一同遊歷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並於1930年7月回到上海,奚福泉首先在英國人開辦的公和洋行任建築師,1931年奚福泉加入上海啟明建築公司(Chiming & Partners)。1934年奚福泉脫離啟明建築公司加入公利工程司(Kun Lee Engineering Co.),任建築師和經理。奚福泉在設計了前文所提到的白賽仲別墅之後,在上海、南京等地又設計了大量住宅公寓和公共建築,包括當時社會名流和政府要員如朱家驊、譚伯羽、杜月笙、俞大維等的住宅。同時,奚福泉在復興西路還留下若干處現代主義風格的別墅作品,包括後文會提到的玫瑰別墅。
1933年的白賽仲別墅是奚福泉在啟明建築公司時期的作品。公寓的全套設計圖紙在同年創刊的民國建築期刊《中國建築》第一期發表。建築於1933年底建成,一樓一戶,二樓兩戶,三樓一戶,每套都設有獨立廚衛、臥室與起居室,並配套設計了電力、煤氣、冷熱水管、衛生器具以及暖氣等現代化裝置。白賽仲別墅的入口臺階、帶鑄鐵花飾欄杆的陽臺、筒瓦屋面以及大門兩旁的螺旋柱等細部均為典型的西班牙風格,細節元素則與東側鄔達克的133號保持和諧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棟複合式西班牙公寓建築,從街道上看,體量與周邊的獨棟別墅並無太大差異,而在平面配置上,奚福泉讓戶外樓梯與主樓梯下的入口搭配,兩邊各配車庫,利用不對稱的佈置有效地減少了公寓的體量感,讓建築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這一設計體現了奚福泉在協調建築功能與周邊環境之間的平衡能力。
1959年12月,著名作家柯靈與夫人陳國榮遷入此公寓,並在樓內203室居住了近半個世紀。今天,得益於2014年底對於柯靈故居的一次細緻而審慎的保護修繕,當我們去柯靈故居參觀時,會發現柯靈一家的室內生活場景復原得很真實,彷彿他不曾離開過一樣。除了故居紀念館,這棟公寓的其他區域仍為居民居住,加強了這種真實感。
柯靈故居(攝影:壽幼森)
現代主義的相遇:1934年的衛樂公寓與1940年的玫瑰別墅
在看過了1931年的鄔達克與1933年的奚福泉所設計的西班牙風格住宅之後,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復興西路修道院公寓以東的兩處現代主義的住宅:衛樂公寓與玫瑰別墅。
1934年,賚安洋行設計的衛樂公寓(原名衛樂精舍,Willow Court)建成。賚安洋行是上海現代主義建築的弄潮兒,也是當時法租界內最負盛名的建築事務所。賚安(A.Leonard)189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就讀於巴黎高等美術學院,1922年開始和他的合夥人保羅·韋西埃(P.Veysseyre)在上海開設賚安洋行,後來第三位合夥人克魯茲(A.Kruze)也加入了他們的事務所。整個1930年代是賚安洋行引領上海近代建築向現代主義風格轉型的年代。同一時期,因為房地產開發的熱潮,上海也出現越來越多的高層公寓。與矗立於街角的同為賚安洋行設計的白賽仲公寓與麥琪公寓不同,衛樂公寓隱身於復興西路花園之後,帶有獨立的汽車間與門衛房,定位更為高階,可謂一處獨棟花園小區。
衛樂公寓為近代點狀塔式高層花園公寓的代表之作,1994年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衛樂公寓標準層為五開間單元式,戶型佈置靈活,有一室、二室、三室和四室戶四種。立面正中,每層設一半圓形的挑陽臺,成為該公寓立面的中心。外牆面底層採用水刷石飾面,一層以上原採用弧形劃毛水泥抹灰。大多戶型均有兩居室共設的凹陽臺,底層兩戶均有斜側凸窗日光浴室。在落成之初,這裡是滬上外僑的住所,後來也陸續住入華商、買辦、高階知識分子以及醫生等。新中國成立後,這幢大樓成為文教幹部和文化名人集中居住的家。
衛樂公寓(攝影:賀平)
在衛樂公寓完成三年之後,抗日戰爭開始。大量難民湧入租界,租界成為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孤島。這反而促進了租界內房地產的畸形繁榮,而復興西路一帶的零星空地,在這一時期也被房地產商見縫插針地填滿。
1939年至1940年間,孫科二夫人藍妮在衛樂公寓邊購地開發房地產,並邀請當時四位著名中國建築師奚福泉、董大酉、陳植和趙深共同領銜設計了現代居住小區玫瑰別墅(復興西路44弄)。其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奚福泉之外,陳植與趙深(同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畢業)當年是華蓋建築公司的合夥人,而董大酉(先後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則是1930年代“大上海計劃”的主要負責建築師。
玫瑰別墅的七棟住宅分列弄堂兩側,弄堂的盡端則設定有汽車庫。如果說衛公寓是一個向垂直髮展的花園洋房公寓,那麼玫瑰別墅則是向水平延伸的小型花園洋房住區。它們的共同點是並不臨街,低調而不顯山露水。
藍妮所居住的2號樓的建築師為奚福泉。在為藍妮設計的玫瑰別墅中,奚福泉設計了寬大的陽臺,陽臺欄板細節則有抽象中國斗栱之意涵。表現現代主義特色的還有別墅的轉角窗與圓弧形牆面,同時建築師們以鮮明的色彩牆面裝飾弄內的環境。有趣的是,玫瑰別墅整體呈現代主義風格,從屋面俯瞰卻為坡屋頂,別有上海風味。
新中國成立後有不少名人在玫瑰別墅住過,包括聲樂家周小燕、越劇演員徐玉蘭、電影演員金焰和秦怡等。秦怡和金焰與家人於1949年冬住進了玫瑰別墅2號樓,藍妮曾經的寓所內。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奚福泉全家也曾在2號樓的低層居住過。據上海輕工業設計院蔣恩淇先生回憶,1982年秋天,藍妮女士和女兒孫穗芬女士來中國時,曾看望奚福泉。1990年,秦怡離開玫瑰別墅,搬到吳興路居住。而藍妮則落葉歸根住回了2號樓,直到1996年逝世。
復興西路(攝影:賀平)
復興西路在近代上海,儼然一個理想的居住後花園
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一瞥復興西路所留下豐富的近代居住建築遺產。從區位來說,復興西路在近代上海,更像是一個理想的居住後花園。公寓與別墅構成了復興西路主要的居住建築型別,而西班牙風格與現代主義風格主導了復興西路兩側的建築樣貌。而這背後,有著那一代在上海執業的建築師們的集體貢獻。這裡,有美國、法國、俄國、匈牙利等國籍的建築師的身影,也有中國第一代建築師的身影。從中我們還看到了建築師之間的“默契”與互動,比如鄔達克與奚福泉聯合塑造的生動而和諧的西班牙風的住宅街道介面,以及賚安洋行與奚福泉、董大酉、陳植和趙深一同塑造的花園洋房與公寓設計中的現代主義風尚。
可以說,中外建築師們合力塑造了上海這一區域的城市景觀,而這一城市景觀的形成,也是業主的審美取向、社會的風尚、法租界公董局的規劃控制等等條件下的綜合產物。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近代復興西路社群的業主與居住者背景也相當國際化。有趣的是,不少第一代中國建築師們,也把自己的家安置在了復興西路以及與復興西路交叉的永福路(1935年闢築)上。它們包括中國建築師莊俊於1921年為自己設計的住宅(復興西路45號)、建築師吳景祥設計的西班牙風格的自宅(復興西路246號)、建築師范文照設計的現代主義風格的自宅(永福路)、建築師過養默設計的裝飾藝術風格的自宅(永福路125號—127號)以及奚福泉的永福路自宅等。
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們在這個區域獲得建築設計專案,也安家於此。就像鄔達克在1928年開始為租界以西的哥倫比亞住宅圈展開設計,並在1930年將自己的家安在附近的哥倫比亞路(今番禺路)一樣。我們由此可以看到建築師與城市的互動關係,一方面建築師透過自己的設計創造賦予城市建築以特徵,體現時代的風尚,另一方面,建築師的日常生活也浸淫在其所塑造的城市空間之中。幸運的是,近百年後的今天,這些建築成為了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一部分,編織起一道上海獨一無二的城市風景。今天當我們行走在復興西路,除了令人愉悅的街道風景以外,回想這些沉澱下重重疊疊的生活往事也是城市漫步的樂趣之一吧。
作者:馮立(上海交通大學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設計總監)
編輯:範昕
策劃:範昕
責任編輯: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