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6歲的小女孩,6分鐘內連續下水救起兩名落水小夥兒,給其中一個做了胸外按壓搶救,事後還騎著電瓶車把他送回了家。9月1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絡到救人的岳陽女孩楊芳。回憶起當時救人的場景,楊芳坦言還是有些後怕,幸好自己救人時帶了游泳圈。
聽到有人呼救 她想都沒想帶著游泳圈就跳下去了
楊芳來自岳陽平江縣加義鎮東山村,是岳陽市廣播電視大學幼師專業2020級的一名在籍學生,目前正在幼兒園實習。
她說,8月26日中午,自己與幾位好友相約,前往連雲山峽谷的煥新村遊玩。騎著“小電驢”進入連雲山峽谷路段,“那個地方是一個水潭,下游有一個漂流娛樂專案。”楊芳說,自己還沒開始玩,就突然聽到前方河岸上有人在大聲呼喊,“有人被水沖走啦,救人啦!”
“我想都沒想,拿著自帶的救生圈,一頭就扎進河裡了。”楊芳說,起初有幾個人已經下水營救了,但沒成功。水面看似平靜,但暗流奇快,自己奮力遊向已經被水衝帶到河中央的小夥兒。多次將游泳圈遞給對方,想要將他拉回來,“但他不接,已經意識不清了”,楊芳只好抓住小夥兒伸在水面的一隻手,藉助救生圈的浮力,用盡全身力氣一點點往岸邊拖。
其間小夥兒掉下去兩次,楊芳說,要不是自己帶著游泳圈,很可能就被帶下去了。
剛剛把人拖上岸,楊芳還在喘著粗氣,又聽見岸邊有人喊,“還有一個,快救!”
楊芳沒有絲毫的猶豫,又深吸一口氣再次下水,向沉入水中的另一人游去。
隨著湍急的水流,楊芳不斷靠近落水小夥兒,“當時這個小夥兒被水沖走以後,一把拽住了旁邊一個穿救生衣的人,兩個人一起在水裡撲騰。”楊芳說,好在這個小夥兒意識清醒,她不敢靠太近,將手中的救生圈遞給了對方,小夥兒也接過游泳圈,在楊芳的護送下慢慢遊上了岸。
雖然救人全程只用了6分鐘,但因為穿了牛仔褲,楊芳此時已經體力不支,靠抓住朋友伸來的樹枝才上岸。楊芳擦去臉上的水,仔細觀察落水者身體狀況,發現這兩人竟是相識的同鄉李貴平和卓祥程,“李貴平是我外婆家附近的小孩,卓祥程是比我小几屆的學生,他們年紀比我小,但是個頭都比我高。”楊芳說,她注意到先被救上來的李貴平嘴唇發紫,“我就和另外一個朋友一起給他做了胸外按壓。不記得按了多久,直到他神色稍微好轉才停手。”
楊芳回憶,當時救完人自己已經沒有力氣了,於是騎著“小電驢”把李貴平捎了回去。
“我到家以後也沒和家裡人說,本來也沒想說,可後來還是被學校的同學說出去了。”楊芳說。落水小夥兒卓祥程的父親告訴北青報記者,李貴平和卓祥程是初二的學生,今天還在上課,不便接受採訪。他說,事發當天因為天氣熱,卓祥程和李貴平幾個同學到連雲山峽谷洗冷水澡、戲水,沒料到上游放水,水位突漲,再加上兩人不會游泳,一下子慌了神,被水帶入河中央。
事後,兩名落水小夥兒和家長先後來到楊芳家中致謝。
對於楊芳,學校的老師說:“老師們對楊芳這孩子印象挺深的。”還說,楊芳性格活潑開朗,為人仗義,又愛運動,平時身邊有不少朋友。在老師眼中,楊芳最喜歡運動,打籃球、跑步、游泳,經常鍛鍊身體,“只要想找她,去操場準沒錯。”
對於楊芳救人的行為,雖然值得讚揚,但確實存在一定危險性。
提示:面對落水者 應如何正確施救
北京密雲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副科長趙強告訴北青報記者,對於水上救援,施救者一定要正視自己的能力。“一般落水者都是處於一種恐慌狀態,見到有人來救,會努力掙扎,出現拖拽施救者,致使兩個人都處於險境的情況。”
趙強說,見到有人落水,首先要觀察水域情況,確保自身安全,可以用長杆、救生圈繫上繩子扔過去施救,如果周圍有礦泉水瓶,也可以將空的礦泉水瓶裝進包內,透過扔給落水者的方式施救。
將落水者救上岸後,如果發現有溺水情況,也不要做“控水”行為,只需將落水者身體放平,一隻手抵住額頭,另一隻手抬起下巴,給呼吸道留出空間後做兩三次人工呼吸,再做心肺復甦。與此同時時刻注意落水者的情況,避免嘔吐物嗆入呼吸道,必要時將落水者頭部側偏,直至溺水者將肺部液體排出。
“作為落水者,即便再害怕,也一定要保持冷靜,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存活機率。”趙強說,如果不慎掉進河流,首先要做的是屏住呼吸,保持冷靜。情況允許下抓住樹枝、石頭等穩住身體,向岸邊靠去。如果順流而下,那就要四肢放鬆,雙手後張,儘量增加身體與水面接觸面積,慢慢漂起來。如果是被水草纏住,切勿掙扎,儘量順著水草的走向慢慢挪動,否則越纏越緊。
“險境是誰都不想遇到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到防患於未然。”趙強告訴北青報記者,到山區遊玩,一定要時刻關注當地天氣資訊,關注有關部門釋出的公告。“山區天氣環境特殊,有時候上游下大雨,下游晴空萬里,而上游衝下來的水,往往到了面前,才會被察覺。”他說,見到標有“洩洪口”的地點,一定要遠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編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