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裝甲前線手遊二戰步槍木頭做槍托有什麼天然優勢?

由 鈄翠娥 釋出於 綜合

裝甲前線手遊二戰步槍木頭做槍托有什麼天然優勢? 二戰步槍的槍托主要就是木頭的,只有一些需要摺疊的步槍才會用金屬做槍托,比如法國M1936 CR39傘兵步槍。

事實上,法國在輕武器的發展上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故步自封,它在二戰時期的制式裝備MAS39步槍中和了英德各國步槍的優勢,在選料上也很大單,MAS39的彈倉部位使用的是金屬,而不像98K、恩菲爾德那樣使用一體的木頭,但不管怎麼說,它們的槍托用的都是木頭材料。第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木頭能緩衝後座力,增加射擊舒適性,可以說從步槍誕生那天起,木頭就是士兵最喜愛的槍托材質。

二戰時期的步槍口徑較大,開槍時後座力大,槍托對射手身體的傷害遠超想象,槍托存在的作用就是緩解後坐力,增加射擊精度和舒適性,質地過硬的金屬顯然是不合適的。現代化步槍一般都是小口徑了,射擊後坐力很小,AK-74的口徑為5.45、M-16口徑為5.56;而二戰時期的步槍口徑一般為7.7、7.62、7.92,而且都是裝藥比較多的大威力槍彈,後座力很強,而木頭的彈效能很好的緩衝後座力,是人機功能極高材料,這種優勢是任何金屬都不具備的。

木頭雖然舒服但不耐磨損,因此還會在槍托底部加裝金屬增加強度。現代化步槍上很少能看到木頭材料了!可能大家會說AK-47上不是有木頭嗎?其實,市面上流傳較廣泛的AK都是老舊型號,真正的改進型都選擇塑膠、鋁合金來製作槍身,比如俄羅斯現在用的AK-74步槍,鋼、鋁合金在二戰之前已經很成熟了,但就是沒有用到步槍的生產上,首先不用不鏽鋼是因為工藝的問題,在鋼的表面鍍鉻,讓它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形成氧化鉻,隔絕空氣保護金屬不再氧化生鏽,這個鍍層工藝耗時費力不適合大量生產,只有芬蘭的索米衝鋒槍願意這麼幹,但也只是保護槍管。

而且,用不鏽鋼做槍托會很重!至於鋁嗎,這種材料不僅昂貴且是空軍的重要物資,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各國不約而同的將爭奪制空權視為勝敗的關鍵,自然不會隨意挪用空軍的戰略物資鋁金屬了,寶貴的鋁還是用來多造幾架戰機吧。飛機的蒙皮需要用鋁、機身骨架則用不鏽鋼,這都是很珍貴的材料。

二戰生產鋁金屬一般都是電解法,取出鋁土礦裡的四氧化三鋁和三氧化二鋁等等,透過點解制成較為純正的鋁,再加入一些稀有金屬製成鋁合金,廣泛用在飛機的生產上!現代化步槍也把鋁合金視為重要的材料,用於製作槍身部件,可大大減輕槍械的質量。比如95步槍的下機匣就是用鋁合金製作,重量僅300克,如果用鋼製作足足會有860克!鋁合金的優勢是如此之大。

但是,槍械的材料除了輕便以外,還有足夠的硬度才行!早期的步槍用鋁合金就受到不耐撞的問題困擾,用鋁合金製作槍托別說咋敵人的腦袋了,就連正常的行軍都會損壞槍械。現代化步槍一般用高硬度鋁合金,這種材料在二戰時期已經出現,主要是用硬質陽極氧化工藝處理出一層氧化膜,增加鋁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這種技術在二戰時期不算成熟,到50年代才被廣泛應用。

而且,即便是今天的槍械也不會在槍托或者槍身上浪費太多材料和工時,硬質陽極氧化工藝會增加生產成本,而不需要複雜加工工藝的塑膠才最適合製作槍械!但二戰時期石油化工不發達,塑膠製品一般都是些小玩意,比如當時德羅水壺的蓋子,而且當時的塑膠一般都是電木,也不適合做經常被劇烈折騰的槍托。

木頭做槍托是有天然優勢的,首先這種材料遍地都是,歐洲森林覆蓋面積較大,榆木、胡桃木、白樺木等很好找。而且,自古以來木匠就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手工行業,相關的自動化加工裝置在二戰時期已經很發達了,用木頭做槍托便宜、方便大量生產,是最適合的選擇,不僅在二戰,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木頭都是輕武器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