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一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鄰國之間產生國土爭議也是在所難免的,甚至有些國家的爭議持續了數百年都無法得到解決。但全球邊界最亂的兩個鄰國卻亂出了境界:雙方在對方國內的飛地達到206塊,此後長達70年都沒有得到解決,導致這些土地上的6萬多人口都沒有身份和國籍......
印度和孟加拉就是曾經世界上分界最亂的兩個國家,之所以變成這麼亂,其中有英國撤離時的遺留問題,也有早期土邦王公的任意妄為。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印度-十六雄國史》曾記載,在印度土地上曾經有過16個頗為融洽的小國,此後多次被入侵卻也儲存了相當獨特的溝通方式--以棋會友,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王公大臣們的“棋賭”,把私有土地作為賭注,這才出現200多個“飛地套飛地再套飛地”這種事兒。
這些飛地最大面積將近30平方公里,最小的才1050平方米,這也是16世紀印度人就發明“飛地”這個詞的主要原因,1526年被正式寫入《馬德里條約》中,成為本國/本土無法直達另一屬地的地理稱謂。莫臥兒帝國沒落前也曾想過快刀斬亂麻式處理,結果比哈爾土邦的實力並不差,雙方几次交手後又出了一個昏招:各自在對方的飛地上立碑並寫下地契,就此揭過留待後人處理。
這裡的後人並不是印度和孟加拉人,而是透過東印度公司成功殖民印度的英國人,英國殖民者原先根本沒想過管這些破事兒,結果很多逃犯趁機躲到這些飛地中,導致英國人開始勘探飛地現狀。雖然英國人最終沒有解決方案,但總算以第三方的角度留下了較為真實的區域記載和地圖,給印度和孟加拉解決飛地爭議提供了依據。
1947年印巴分治後,比哈爾王國也被分成兩份各隨其主,這些飛地開始出現“三不管”現象,即印度不管、巴基斯坦不管,後期的孟加拉也不管。因為這些飛地上沒有任何資源,有的只是不怎麼適宜種植的田地和大批窮人,從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是越來越窮,越來越艱難。在一次出現爭議後雙方各自設立邊檢站,理論上禁止沒有通行證的人出入,但這些居民卻因無法辦理身份證而被破例。
英國人退出印度後,兩國也多次商議互換飛地徹底解決問題,都因為各種因素全部擱置。比如孟加拉傑爾古里科州內有17塊印度飛地,但其中5塊飛地上生活的都是孟加拉公民,因此提出這五塊飛地屬於實質性的孟加拉國土,早已不存在飛地概念。印度原本並不在意這五塊飛地,卻因為遇到大選而被迫拒絕,就這樣,兩國因為不確定飛地如何歸屬而選擇徹底不管。
苦的是在這些飛地上生活的民眾,兩個國家都不願撥款修橋鋪路導致這些飛地沒有任何基建設施,連水電網路都沒有。更可憐的是,多達206塊飛地上的居民持續70年都沒有身份和國籍,哪怕離開飛地前往其他地區工作都不能坐飛機,更別提辦理護照出國了。
於是,這些人迫不得已選擇辦理各種假證以便生活所需,但這些假證也只能應付基本使用,在孩子上學、工作保險以及出境旅行時根本就不被承認。惡性迴圈之下,這些居民的生活水準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演變成離開飛地容易,再回來卻無法透過海關的程度。
2015年,印度與孟加拉兩國終於簽訂《陸地邊界協議》,正式開始互換飛地劃定分界線,由居民選擇加入任意國家定居,但協議中只註明沒有爭議的162塊飛地,仍有44塊沒有得到解決。用BBC的話說:簡簡單單的互換協議,印度用了70年仍沒有全部完成,剩下的44塊飛地,估計還要等上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