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核酸採集站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廁所,午休只有半小時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楊璐嘉 文、圖、影片
2月9日12時,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門診核酸標本採集工作站,30歲的採集人員王賢中午下班了,取下面罩、脫下防護服,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喝水。
市民排隊採集核酸
“三連問”每天重複上千次
“你叫什麼?”“最近去沒去過外地?”“採集核酸是為了回家還是住院?”去大坪醫院門診核酸標本採集工作站做核酸檢測,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三連問。
37歲的主管護師董天貞就是發問者之一,作為採集的第一環節,她要先核對和確認前來進行核酸檢測人員的資訊,之後再發放採集管,接著,引導接受檢測者前往採集視窗。
節前,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相比之前有所減少,但董天貞說,即便如此,每天都還是有上千人,當中,既有準備入院的病人和陪護人員,也有等著回家的返鄉人員,最多時,這裡每天要採集標本近2000份,也就是說,“你叫什麼”“最近去沒去過外地”“採集核酸是為了回家還是”這些話語,董天貞和她的同事們每天要重複上千次。
“三連問,每一句都很重要,事關每一個人的核酸檢測結果。叫什麼,是核對個人資訊;去沒去過外地,是提前瞭解對方行蹤;採集核酸是為了回家還是住院,也是為了再次核實情況有無緊急。”董天貞解釋。
工作中的董天貞
核酸採集有三個視窗
標本採集中
男子漢們有不同“帶娃術”
在大坪醫院門診核酸標本採集工作站進行核酸檢測,需要採集鼻拭子和咽拭子。
對於許多接受檢測的成年人來說,雖然有些難受,但還是能夠忍受,不過一些小孩子因為對陌生環境比較抗拒和害怕,往往還沒開始採集,就已經開始哇哇大哭。
採集時,不少家長會帶著小孩子去到中間視窗。“覺得中間位置更有安全感吧。”一位家長用下意識來解釋自己的選擇。
中間視窗的採集人員正是王賢。雖然是男性,但對於向小孩取樣,王賢有自己的小妙招:“小朋友,來,張嘴,叔叔給你看看牙齒有沒有蛀牙……”
“除了儘量輕一點,引導也非常重要。”王賢說,取樣前,除了引導家長跟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放鬆,採集人員同樣要跟小朋友互動,可以說一些鼓勵小朋友的話,幫助小朋友熟悉環境,小朋友聽你說話去了,注意力有所轉移,緊張害怕情緒也就沒那麼多了。
同事周雪雲也有自己的方法:不管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要求他們發出“啊”的聲音,這樣嘴可以張開到最大,有助於暴露咽喉。
手腕上的層層壓痕
4小時不上廁所也不喝水
3個採集視窗,上午11點40分,陸續還是有人前來進行檢測。最近,人少了一些,某些時段沒人前來,王賢他們就可以坐著,稍微休息一下,前些天,做檢測的人多,從上午8點要一直站到12點,4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達成了默契:既不上廁所,也不喝水。
“沒有要求,都是我們自己要求的。”同事謝開晶說,穿在最外面的黃色防護服是一次性的,脫下之後就無法再使用,而且,包括防護服、面罩、手套等在內的整個防護裝置穿脫一次,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所以,為了提高防護服利用率,也為了留出更多檢測時間,他們不會輕易上廁所,工作時也不會喝水,而為了減少上廁所頻次,他們早飯也儘可能避免稀粥、牛奶等。
王賢下班,脫下防護服,已是12點15分,背上被汗水打溼的痕跡清晰可見,手腕和麵部也滿是被擠壓後留下的痕跡。他顧不這些,得趕緊去吃午飯,趁著吃午飯的空隙,他準備給父親打一個電話,告訴父親自己春節加班,不回老家巫山了。午休1小時,留給他的時間不多,除去穿戴防護服、面罩花的時間,只有半小時左右來吃飯和休息。
平均一天,他要為三四百人進行拭子採集。即便整天都在忙碌,但王賢和同事們都認為:這份忙碌值得,他們多忙一分鐘,大家更安全、安心,也能更快投入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過謝開晶仍舊在上班,他的視窗前還有等著檢測的人。“習慣了,有時候人多了,延遲下班正常,肯定要把所有等著檢測的人都採集完,這樣,我才可以安心下班。”謝開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