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窮養”與“富養”的爭論
最近大S與小S的綜藝節目很火,其中更是因為兩人吵架而上了熱搜。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小S家13歲的女兒想要買一件1000塊的衣服,小S聽到後立馬就表示:“你還小,買這麼貴的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這樣很浪費”,覺得孩子不應該被培養“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而在一邊聽到電話的大S則是持相反意見,她認為:“女兒就要被富養,孩子喜歡就給她買呀,女孩子不就應該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嗎?”
姐妹兩個對待孩子消費觀截然不同的方式,也引起了網路上的一片討論,吃瓜群眾也是各佔各的隊:站大S隊的有很多,站小S隊的也不少,而且都能說出各自站隊的道理。而這個現象就讓育兒觀還沒有成熟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孩子真要求很貴的東西,家長應該怎麼辦?
給他買吧,怕他養成亂花錢、不知節儉的消費習慣,不知柴米油鹽貴的他,萬一變為喜歡揮霍的紈絝子弟了該怎麼辦?不買吧,又怕讓孩子覺得“我配不上用好的”,從而自卑、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做人難!做個老母親更難!
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其實互相掐架的各位,你們貌似都白吵了,大小S的兩種不同做法其實也並沒有互相矛盾,完全是可以兩全其美的。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個上初中的孩子,因為聽說學校在暑假有一個海外遊的夏令營活動,孩子非常向往、想要去,但是因為要去這個夏令營需要交3萬塊,孩子內心又有些糾結了,糾結過後孩子還是懷著忐忑的心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說道:“媽媽要是有30萬,或者20萬,拿出3萬給你參加這個夏令營我一定是不會猶豫的,但目前咱家一共才有4萬多塊,要是為了這個夏令營拿出3萬塊,是不是有點……”孩子沒聽完媽媽說的話就明白了,趕忙說道:“沒事沒事,我就隨便問問,它確實太貴了”。
孩子是被媽媽拒絕了,但他依然覺得“自己值得擁有好的東西”,而且還被媽媽順便教育了“要節儉”,這個結果不是也挺好的?
很多人都被“站哪邊”的言論弄迷惑了:事情的關鍵並不在於“買不買”這個行為上,而是在這件事對孩子的態度上: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對了,你買不買都是對的;家長對孩子的態度錯了,你買不買都是錯的(這個同處理男女關係的道理如出一轍:很多時候並不是女生非要男生去為自己做件事情,而只是想要男生的一個態度,你態度對了,事情本身做了沒有就不是最關鍵的了)。
什麼是錯的態度呢
完全不動腦考慮“這件東西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買”:
孩子就是要擁有最好的,那就代表我要滿足他所有的願望,喜歡就買!孩子應該學會節儉,那就代表著什麼貴的東西都不能給他買,你喜歡?可我就是不買給你,我就是要抑制你全部的消費慾。若是為人父母的都這麼一根筋考慮問題,那無論你是否給孩子買,都是在教育孩子上的一種失敗。
在這個世界中,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而在“窮養還是富養孩子上”,重要的也並不是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你要透過給孩子買東西這件事上,給孩子傳達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消費觀”:
這件衣服太好看了,質量也很好,穿在你身上一定會很漂亮,雖然它很貴,但媽媽覺得你值得擁有;這件衣服太貴了,你還小,很快就會長大,到時候這件衣服就會穿不上了,與其這樣浪費,還不如買一些便宜很多、質量又還好的衣服,你穿上也一定會很好看的,而且還能多買幾件,所以我不太同意你買這件很貴的;這個東西很貴但也很好,這我知道,但我怕你買回家沒多久就不喜歡了,所以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這個東西很貴,雖然我知道你想要,我也很想買來送你,但它後續還要花費很多,咱家真的有點吃不消,所以我不同意給你買;……上面這些例子都是很好的消費觀教育,因為它只是對“是否買”這個事情進行討論,並不是針對人討論的。
而有些教育則相反,它不討論事情本身,只針對人:
我可愛的小公主,不能用差的東西,我只給你買最好的東西;你皮膚這麼黑,買那麼貴那麼亮的東西幹嘛;小寶貝,你喜歡的咱就買,爸爸媽媽賺錢就是給你花的;你還這麼小,非要用這麼貴的東西幹嘛啊……假如你都像這樣表達,把“消費慾望扯到對人本身的評價上”,讓孩子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或高人一等,那無論你是否給孩子買,都是錯誤的教育。
所以說,“買不買”不是重點,重點是讓孩子知道“你買或不買”的原因。
支援買的理由可以是:價效比高,特別適合,有意義,特別喜歡等等。
不買的理由可以是:超出承受範圍,重複消費,衝動消費,價效比低等等。
只要你能給孩子一個客觀的理由,而不是的責怪孩子亂花錢或寵溺孩子隨便買,不論是否買,都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當然,有時候“買或不買”的理由也可能是相互衝突的,這個時候你可以教孩子理性的看待消費:
若是孩子遇到非常喜歡的,但又可能是衝動消費該怎麼辦?那你可以先等一等,看看他是真的喜歡還是一時的衝動;若是遇到的東西特別喜歡,但眼下你又不想在這樣的東西上消費該怎麼辦?可以讓孩子為自己喜歡的東西付出一些代價:像做家務賺零花錢,把自己攢的零花錢拿出來用於其中的支付等等。總之,每一次孩子要你給他買一件東西,都是一個生動而又具體的消費觀教學現場,只是很多父母在這堂課中的表現都是不盡人意的,只簡單粗暴的丟下一句“買買買”或“你不配”就匆忙離場,沒有培養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消費觀,那以後他的消費行為不出問題才怪呢!
自己的消費觀原本就不太健康,會不會因此就把孩子給引導壞了
個人認為這不是問題,只要你不走極端的消費路線“全都買”“都不買”,而是習慣在每一個消費問題前都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分析,以平等為原則,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與對等,即使你的消費風格“摳”或“豪放”,也都帶不偏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你尊重他想法的前提下,孩子的想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發的成熟,並在日常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甚至會否認父母的那一套消費觀,最終產生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消費智慧。
當然,平時給孩子足夠的實踐機會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有了數字加減概念後,要定時給他一定零用錢的原因。對於你不想他買,而他又特別想買的東西(特別離譜的東西就算了),就讓他自己做決定,一般的規律是:先亂花,後來吃到虧了,自己就能不亂花錢了。
綜合以上,我認為不管是大S還是小S的做法,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對於買或者不買,兩人都給出了自己的合理理由,只是在與孩子說話時父母要注意語氣,不要有情緒,別讓孩子覺得“想買件貴點的衣服就很過分”就好。
我們當父母這一代人的童年,多是物質匱乏的,而自己的消費慾也普遍受到老一輩的打壓,以至於長大後的消費觀有些扭曲:不是繼續延續自己父母的消費觀,就是故意和自己父母的消費觀反著來(很多時候給小孩子買東西,一是孩子想要,二是父母也想補償一下自己沒玩兒過癮、有些憋屈的童年)。所以,在看到我們的孩子要花錢時,腦海中就投射出了自己童年的經歷,以至於常常不能理性對待孩子的消費行為。
其實,給孩子花錢這件事兒,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不打腫臉充胖子,也不極度節約;不被孩子的哭鬧和社會輿論所左右,做到言語上尊重孩子的想法,行動上尊重自家的存款餘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