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國內某知名軍事論壇傳言,中國陸軍某型使用“新大八輪”底盤的“新型6管25毫米自行速射炮”就這樣意外地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猜測的物件:大多數讀者認為,這是一種基於新型“大八輪”專用底盤開發的轉管自行高射炮;
“新型6管25毫米自行速射炮”
(圖源:微博@民間保密愛好者)
但也有讀者認為,裝備給陸軍中型旅旅屬防空營的輪式自行高射炮去年不已經露了臉了嘛,就是那個著名的PGZ-09型履帶式自行防空系統的“單炮版”。
陸軍中型旅旅屬防空營的輪式自行高射炮
(來源:新浪軍事)
既然這“坑”已經算是填上了怎麼可能再出來另外一種列裝給中型旅旅屬防空營的自行高炮?沒準兒是一種新型的試驗車或外貿車吧?
邊緣化的“單35”?
其實,從技術和戰術角度分析,大伊萬認為,這回在網路上驚鴻一瞥、在軍迷們嘴裡口口相傳的“自行轉管速射炮”,才是中國陸軍中型旅已經批產裝備、未來將形成規模的旅屬防空營火力核心。至於去年在網路乃至軍事雜誌上大大地露了一次臉、呼聲很高的“單35自行高炮”。從目前情況看,該高炮裝備數量和配備的單位都非常有限,已經邊緣化了。
“單35輪式自行高炮”
技術上劣勢不少
很簡單,從那門國產“單35”輪式自行高射炮來看,優勢不少,但是劣勢同樣不少:說到優勢,主要是該門自行高炮同重型旅列裝的PGZ-09屬於“同型異構”,在結構、彈藥等方面通用化程度較高,且配備的智慧化可程式設計彈藥單枚殺傷力較大。但是,如果提到該型火炮在技術和戰術上的劣勢,那同樣為數不少。
咱們先說說“單35”在技術上的劣勢好了,這門“單35”採用了轉膛結構,單管高炮如果採用轉膛結構可以有效地將射速提高到1000r/min,但轉膛式自動機在設計上存在一些天然缺陷:
比如彈膛前端與炮管後端可能存在空隙,火藥燃氣易洩露,需要專門的密封件予以密封;
炮管壽命較差,射擊時震動較大甚至需要加裝加強件。目前轉膛結構多用於射速較快,持續射擊時間短的航空機關炮,中國陸軍使用轉膛高炮,某種意義上也是沒辦法的事。
戰術上無法滿足
雖然轉膛結構經過中國陸軍的設計最佳化,已經能夠滿足相應的技術需要,但具體的戰術需要就未必能滿足了:
美軍A-10
咱們去年曾經提過一次中型旅防空的戰術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野戰防空部隊的主要假想敵和作戰物件,之前是實施直接轟炸、俯衝攻擊的戰術攻擊機,比如美帝的A-10A或者“蘇修”的蘇-25。
師屬、旅屬防空營的主要作戰形式,是在己方第一梯隊衝擊隊形後方跟隨衝擊,形成對空探測與攔截線,阻滯對手戰機進入投彈航線。要達成這一作戰目標,對高射炮的技術要求必然是單炮射速相對較高,同時單枚彈藥殺傷力較大,足以以一發到三發炮彈摧毀較為堅固的對地戰術攻擊機類目標。
美軍戰斧導彈
但是,伴隨著現代戰爭主要威脅形式的變化,我軍野戰防空,尤其是伴隨第一梯隊衝擊的旅屬野戰防空所面臨的主要作戰物件,已經不再侷限於反坦克攻擊機了。而是對手雙重任務戰鬥機在防區外直接往下丟的聯合攻擊彈藥或遠端巡航導彈等“靈巧炸彈”,這種傳統的低射速、高毀傷的高炮在面對這種輕小目標時,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對於新型高炮來說,高射速帶來的密集彈幕才是王道。
最後,咱說句不太客氣的話啊,去年露面的“單35”,本來的結構就有點兒不夠緊湊,攜帶的彈藥量更少:
要把整門轉膛炮加上供彈機構、彈藥箱、光電與火控雷達等等全都塞到炮塔裡,這體積本來就小不了,結果就導致了那門“單35”的“腦袋”奇大無比,頭重腳輕,而且整體設計還被遷就成了“中間低兩頭高”,載員想下車維修都非常之麻煩;
同時,由於35毫米彈藥的尺寸過大,比如瑞士的“厄利孔”35毫米彈藥,其全彈長度長達387毫米,彈藥重要高達1.58千克,導致供彈機構過於沉重不說,全車也帶不了多少炮彈,只夠勉強射擊幾輪就得停下來慢慢補彈,相比而言俄軍2K22“通古斯”的彈藥攜帶量高達1904發,這持續作戰能力要高得多了。
俄軍2K22“通古斯卡”的彈藥容量很大
“625”才是核心
故而,在把去年露面的“單35”基本排除後,咱們完全能夠明白,這次在網路上露面的,不是別的東西,只可能是未來我軍中型旅旅屬防空營的火力核心、新一代的轉管“625”自行高射炮。之所以為啥是“625”而不是“630”或者“635”,在技術上也很好理解:
35毫米的AHEAD彈藥尺寸很大
35毫米這麼一個口徑咱們上文才剛提過,口徑和彈藥的體積太大,把整套供彈和補彈裝置搞的體積過於巨大不說,還嚴重影響整套火炮系統的緊湊性,在這麼一個口徑上搞轉管“635”,除非是重型旅的重型履帶式底盤,靠中型旅的輪式底盤顯然得不償失。
至於30毫米,可能性也不大,中國陸軍長期以來對“30高炮”就不感興趣,而蘇軍想把“30高”和2A42這種步戰車用平射機關炮搞“彈種統一”,最後也證明完全得不償失,故而這兩種彈藥的口徑可能性都不大。
此前一直在展會上亮相的外貿30毫米轉管高炮
相比而言,6管25毫米機關炮的優勢可就太多了:
從全彈尺寸上說,我軍87式雙25高炮使用的殺爆彈全重不過0.67千克,全彈長僅285毫米,想在新型“大八輪”底盤上整合2000發左右的彈藥箱,沒有任何問題;
從火炮威力上說,我軍為新一代“625”自行高炮準備的新25彈藥初速可達1150m/s以上,膛壓可達430Mpa,內裝炸藥可達25克以上,而在採用加特林自動機的情況下,可以確保這門“625”高炮的持續射速能夠達到5000r/min,不僅完全力壓老的“單35”高炮,在技術上甚至完全可以做到世界頂級。
解放軍中型旅防空水平如何?
那麼,在列裝“新625”的情況下,中國陸軍中型旅防空營的裝備編制與火力配系將呈現出怎樣的圖景、處於各主要軍事強國中的何種位置呢?
新625和配套的雷達車
咱們以俄軍“新面貌”軍改後的摩步旅防空單位來比較,俄軍在實施了“新面貌”軍改後,其摩步旅下屬兩個防空營,第一個營裝備的是9M331“道爾M1”型防空導彈,至於第二個營裝備則是2K22“通古斯卡”型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加上9K35“箭-10M”近程地導組成的混成營。兩種防空系統,加上通古斯卡配備的自行高炮,組成了從4公里到12公里的多層次、全方向防禦體系,俄軍認為這套防空系統在技術上是世界一流水平。
9K35“箭-10M”近程防空導彈
但實際上,這種防空營配置是有短板的:
一是裝備過於雜亂,一個旅屬防空營裝備了三種不同的防空系統,配備的導彈型號甚至多達四五種,給後勤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二是9K35“箭-10M”的效能過於雞肋,該型防空系統本來就算是“廢物利用”,在蘇軍戰鬥序列中應該是摩步團屬防空連的火器,射程太近、殺傷效率較低;
三是“通古斯卡”實在太貴,俄軍初期給摩步旅防空營做編制表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依然是“道爾M1”+“通古斯卡”的組合,但通古斯卡的單車價格高達1000來萬美元,故而最後每個旅只配備了一個連,剩下兩個連還得靠“箭-10M”來湊合一下。
通古斯卡
相對來說,中國陸軍中型旅防空營雖然只編列了一個營,但這個營的火力核心就兩種:一是HQ-17A,二是新“625”轉管炮。
前者足夠為整個旅撐起15公里左右的防空天幕,足夠覆蓋整個旅展開的戰役地域,後者則可以覆蓋3到4公里的攻擊正面,且價效比無疑會比通古斯卡更高。
從這個意義上講,伴隨著新“625”的逐步列裝,中國陸軍中型合成旅防空營將有望超過俄軍,躋身世界一流之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