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廣佛邊界共建大灣區中軸

重磅!廣佛邊界共建大灣區中軸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重磅!廣佛邊界共建大灣區中軸

交通融合

重磅!廣佛邊界共建大灣區中軸

產業融合

廣州、佛山兩市攜手推進同城化11年來,在交通互聯、環境共治、民生共享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催生了全國唯一的“雙萬億”同城化城市組合。

近日,廣州、佛山兩市攜手編制《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提出在廣佛197公里長的邊界兩側,選取629平方公里極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合力建設包括“1個先導區和4個片區”的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推動兩市在各個領域實現全面互聯和深度融合,逐步實現廣佛全域同城化。9月2日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眾號釋出《一圖讀懂-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詳細解讀了總體規劃的亮點與重點。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梳理與提煉。

規劃總面積約629平方公里

根據方案,廣佛沿197公里邊界線攜手共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範圍涉及兩市九區一個管委會(廣州市番禺區、荔灣區、白雲區、花都區、南沙區;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禪城區、三龍灣高階創新集聚區管委會),總面積約629平方公里,其中廣州275平方公里,佛山354平方公里。

規劃將面向區域協同治理和建設實施的需求,突出高質量和融合兩個關鍵詞,形成涵蓋“目標—策略—分割槽指引—近期行動—機制政策創新”的系統規劃。並提出三大定位:全國都市圈治理與協同發展新典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開放新高地、廣佛高品質嶺南理想人居新標杆。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總體規劃》提出了三個階段目標,分別是:

——2022年,試驗區初步建立跨區域協同治理體系框架,成為灣區政策創新高地。先導區啟動2—3個區域共建標誌性專案,初步建成集中展示廣佛極點功能的啟動區;

——2025年,試驗區初步實現跨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領廣佛同城融合、貫通大灣區東西兩翼的大灣區中軸地位基本成形;

——2035年,實現跨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驗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增長極和標誌性戰略大平臺。

構築廣佛科技創新走廊

《總體規劃》空間佈局為“一核、一帶、一廊”。

“一核”是指打造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的新極核。以先導區為核心,形成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新極核,與原兩市中心區共同構成廣佛全球超級都會新都心。

“一帶”是建設通山達灣的廣佛南北生態文化帶。依託珠江水網,透過碧道、綠道等串聯整合各類生態文化資源,共建以流域生態為基底,無邊界、永續發展的南北生態文化帶,打造廣佛超級都會公園。

“一廊”是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路的廣佛科技創新走廊。連結廣佛兩地創新優勢、整合創新資源、完善創新產業鏈條,整合和佈局兩市創新空間,構築廣佛科技創新走廊,融入灣區國際科技創新網路。

推動產業多領域對接交流

在要素融合上,《總體方案》也明確指出將推動生態、交通、產業、城鄉、文化、社會六大要素融合。在交通融合上,透過樞紐賦能,圍繞樞紐實現廣佛交通一張網。促進南站樞紐賦能,站城一體,由單一的交通流集散樞紐轉向人才流、資訊流、資本流、創新流的綜合整合樞紐城區。

提升公共交通系統一體化水平,打造“中心直達、樞紐共享、邊界融合、網路一體”的廣佛軌道網路,規劃29條兩市銜接軌道。構建多層次道路銜接網,規劃60條兩市銜接道路,構建形成過境、通勤、生活休閒等出行功能分明的銜接路網體系。

試驗區將充分利用南站樞紐每年帶來近2億人次的客流資源,發揮廣州南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腹地“雙向門戶”的作用,推動南站周邊形成“站城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近期重點推進南站商務區、世貿小鎮、博智林機器人谷、三山科創中心等專案建設。

在產業方面,廣佛兩市大力推動汽車、醫藥、機械製造等多領域的對接交流,產業協作專案達31個,互相投資企業數達4291家,企業“總部-分支”聯絡數量約2500餘家。充分利用融合試驗區的產業發展條件,圍繞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領域,共育30個產業平臺,放大“1 1gt;2”的倍增效應,推動兩地打造數個萬億級產業叢集。

近期集中建設啟動區

《總體規劃》提出,為推進廣佛同城化進展,近期主要開展集中建設試驗區啟動區和推進分類示範專案建設兩項行動。

近期集中建設試驗區啟動區是指在“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廣州荔灣海龍”先導區,先行建設番禺—南海—順德啟動區和荔灣—南海—番禺啟動區,推動重點專案合力共建、生態共治共擔、產業協同發展,集中顯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的成效。其中荔灣—南海—番禺啟動區位於荔灣海龍、東沙片區和南海三山北片區、番禺洛浦西片區,面積約20.7平方公里。番禺—南海—順德啟動區,位於先導區南站西側及林嶽片區,面積約15.7平方公里。

近期推進分類示範專案建設包括以碧道為核心的生態連結工程,軌道和幹線道路為核心的交通連結工程,創新為核心的產業鏈接工程,增存聯動的土地整備專案,彰顯嶺南特色的風貌建設專案。

根據方案,近期將建設陳村水道、佛山水道等19段碧道和海龍花卉博覽園等生態專案,共建廣州28號線、佛山4號線等14條跨市軌道和增佛高速等29條道路,推進廣佛薈、粵文化專案等產業平臺建設,選取南站西側韋大片區、林嶽—陳村片區等15片廣佛交界共建區域,加快推薦土地整備和系統更新改造。方案還提出,五個試驗區各打造1—2處嶺南風貌特色場所。

探索建立財稅分成機制

目前兩市跨城通辦的政務服務事項已達1426項,今後將在試驗區內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充套件跨城通辦的服務事項清單,包括加快完善信用體系,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立跨市“一照多址、一證多址”企業註冊模式,建設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營商環境,完善社保、醫療、養老等跨區域服務機制等。

試驗區將建立開放型的科技資源共享體系,重點引入佛山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中國(廣東)機器人整合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探索設立廣佛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專項資金,支撐兩地聯合攻關,力爭取得一批前沿性、引領性核心技術。攜手推動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機構入駐試驗區,與大型骨幹企業合作共建共享創新平臺,未來將建成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和環高校知識經濟圈。

在創新政策訴求方面,《總體規劃》特別提出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的財稅分成機制,這也將為全國都市圈治理與協同發展探路。

1個先導區 4個片區

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包括“1個先導區和4個片區”,由於“1 4”五個試驗區區位條件、發展基礎、同城化階段具有差異,規劃根據各個片區發展條件制定差異化的分割槽指引。

“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廣州荔灣海龍”先導區,總面積約259平方公里,發揮廣州南站連線港澳、輻射內地的雙向開放優勢,規劃共建廣佛科技城、文化新紐帶和雙向開放的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的新極核。

“花都—三水”試驗區,總面積約134平方公里,具有汽車製造的優勢基礎,生態自然資源、嶺南古村落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規劃共建生態共享的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合作發展示範區。

“白雲—南海”試驗區,總面積約63平方公里,規劃共建數字經濟協同創新區。

“荔灣—南海”試驗區,總面積約88平方公里,歷來是廣佛民間交往頻繁的門戶地區,規劃共建有機更新的廣佛黃金商貿區。

“南沙—順德”試驗區,總面積約85平方公里,規劃共建面向灣區的自貿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驗區。(記者 趙燕華 通訊員 穗規資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87 字。

轉載請註明: 重磅!廣佛邊界共建大灣區中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