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東西協作情誼深 生豬養殖孕育致富新希望
【開欄的話】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麥積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為了聚焦百姓身邊變化,形象反映脫貧攻堅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麥積融媒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圍繞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東西協作情誼深 生豬養殖孕育致富新希望
新天水訊據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息(記者 王雯 李欣 姚苗 何彤彤)天津市西青區與麥積區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係後,把生豬養殖作為助推精準扶貧、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富民產業。2019年,西青區在石佛鎮張灣村全額投資1034.1萬元建成石佛鎮標準化規模養豬場,預計在今年9月底,將會有第一批“金豬”成功出欄。
石佛鎮地處麥積區西北部,地形半山半川。自實施精準扶貧政策以來,脫貧富民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由於貧困原因複雜、主導產業種類單一,養殖多為零散的家庭式發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後勁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東西部扶貧協作專案——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成為了“授人以漁”的香餑餑。
在張灣村養豬場,負責人孫天鵬正在給豬舍打掃衛生,他喜滋滋地告訴記者:“自五月起,購買的優質育肥豬已經陸續運過來了,目前數量已經達到4000餘頭。現在養豬場有17個豬舍,年出欄量15000頭,預計一年的收入可達2000餘萬元!”和他一起忙和著的還有幾個來自附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家都挽起袖子,幹勁十足。
張文鴻是石佛鎮陶家村村民,也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由於缺乏技能,家中有年邁的老人需要贍養,他一直靠在工地上打零工為生,微薄的工資成了整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生豬養殖場成立後,張文鴻和像他一樣的當地貧困群眾在這裡找到了合適的崗位。“養豬場就在我們村裡,來這裡工作我不僅學會了養豬方面的技能,還可以掙到工資。現在家裡生活條件變好了,今後,我有信心透過自己的雙手將日子過得更好。”張文鴻說。
受益的不止張文鴻一人,專案建設以來,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基本模式,實行“保底分紅”運作模式,使村級組織與貧困戶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該專案扶持石佛鎮馬家山、嚴山、趙溝、張灣、張坪、陶崖、洩山、王堯、窩馱、康莊、劉家莊子、朱河、黃新、於堡、腰莊等15個貧困村村集體發展壯大,受益群眾15村550戶2239人。據介紹,養殖場建成投產後,收益的20%將用於村集體積累、壯大村集體經濟,80%將用於貧困群眾分紅。同時專案吸納了有技能、有能力的10名貧困戶入場進行有償勞動,人均每月2500元的勞動報酬。
石佛鎮只是東西部協作養殖專案中一個縮影。自西青區與麥積區一對一“幫扶兄弟”關係建立以來,西青區累計幫扶麥積區畜牧產業發展專案28個,投入建設資金4737.365萬元。包括已在五龍鎮安家山村建成年出欄生豬6000頭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以及五龍鎮中石村建成年出欄生豬8000頭的標準化規模養豬場等,著力建立貧困群眾產業增收穩定脫貧機制。
產業興才能幫助群眾就業增收。來自西青區的資金與先進的管理技術源源不斷地湧入麥積區畜牧養殖業,使得規模化生豬養殖不再是“個案”,而是創新幫扶方式的生動實踐。未來兩地也將在跨越千山萬水的幫扶情中攜手共進,共畫脫貧攻堅“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