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明天所有的孩子陸續都要去學校報名,當然這也是他們都十分擔心的時候。為什麼這樣說呢?暑假玩的太開心,可能暑假作業還沒有寫完。藏來藏去,在媽媽詢問的時候或許只能說一句:“我不知道去哪了!”媽媽一聽那信這鬼話,必然一陣河東獅吼,外加單人訓斥。

前幾天剛好想著侄子快要開學了,所以就提了一點東西給孩子帶過去。裡面有孩子喜歡吃的零食,還外加一點水果。考慮到孩子的學習,還送了幾本作文書。本以為過去之後可以開開心心的吃飯,卻看到了讓人忍俊不禁的畫面。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侄子一個人跪在外面,他媽媽站在一旁一直訓斥他。孩子看到我來了,哭聲就更大了。

“這是怎麼了啊?怎麼跪在這裡。身上還有皮繩印子?”

看到孩子身上的傷痕,一下子笑不出來了,急忙問他媽媽。

“你看看啊 ,這都什麼時候了,作業告訴我一本都沒寫完!之前問他的時候,玩的特別嗨,說自己能寫完,這就是他給我說的能寫完?”

原來是暑假作業的原因,所以讓孩子遭受到了媽媽的棍棒教育。

之後又勸說了幾句,孩子才從水泥地上起來,膝蓋都有一些腫。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現在很多家長心裡面想著說要對孩子好一點,比如“君子動手不動口”畢竟對於孩子來說語言的暗示或許會更好一點。可是實際情況是,一看到孩子犯錯誤,父母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然後對孩子大打出手。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孩子可能就更加的崩潰。

父母過分使用棍棒教育,會影響到孩子

之前看到過一個問答,裡面的問題是“你父母傷害你最深的是什麼事情?”

當時下面有這樣一條評論:“記得小時候我有一次拉著別的小夥伴大熱天去外面玩耍,只是耍的忘記了時間,回到家他們已經吃過了晚飯。剛回家我就感覺氛圍有點不太對。爸爸當即對我說:“跪下”,我顫巍巍的跪下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皮帶的抽打。即使我東躲西躲,還是被打的很慘。之後很多天我一直沒辦法活動,爸爸見我就說‘這些知道捱打的痛看吧!讓你不聽話!’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他那兇狠的目光,像刀子一樣割我的心!我恨他”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父母對孩子過分暴力,有可能影響到親子關係,從而讓孩子性情冷漠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評論一樣,孩子其實對父母內心是充滿了憤恨的,因為這一次毒打。可能並不是因為父母打孩子的時候有多麼的疼,而是父母表現出來的態度,讓孩子感受不到任何的寵愛、憐惜,就像是對待一個仇人一樣。

久而久之,要是被打的時間久了,看孩子越來越冷漠,父母還以為是自己的打罵起了作用,實際上是孩子內心對於父母沒有任何的期望,甚至想要逃離。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孩子的發展並不利。一個不完整的相處模式,只會讓孩子更加的痛苦。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棍棒教育”之下,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暴躁

比較暴躁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可能是更加暴躁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了解這句話。孩子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之中發生變化,而大部分接受到的是父母的影響。

試想一下,每天看到自己的父母發瘋一樣吵架。在自己犯錯誤之後,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六親不認”豈不是非常的恐怖。長時間如此,甚至心裡面幻想自己長大之後也要這樣處理問題。

“棍棒教育”之下,孩子會變得更加懦弱

“麗麗,今天我們出去玩好不好,我聽說新開了一個圖書館,肯定特別多人去!”

“我爸爸不同意,還是你們去吧,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去!”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其實麗麗想到的是,在上學期的時候,因為自己出去看了一場電影,回來之後在門外面跪了三個小時,最後差點暈倒。她擔心自己今天要是答應別人的請求,很有可能回去會被爸爸打一頓,所以還是不要去了吧!

如果大家試圖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這些小細節其實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棍棒教育不可取,想要教育出來優秀的孩子,父母得懂得“彈性”教育

提起彈簧我們都十分清楚,你使勁的按壓,他就會往下一點。要是不按壓,就會非常的鬆弛。可是彈簧的出現,還是在適度按壓之下幫助一些器械完成工作。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應該在需要的時候按下去,讓孩子在父母的掌控之下。等到覺得孩子可以自由思考、自主決定的時候,就放手。

只是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還應該清楚自己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應該這樣做:

懂得和孩子和諧的相處

或許一些父母確實比較習慣河東獅吼、大嗓門,因為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自己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的痛苦,所以必須做出改正。

在十分生氣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不要生氣,我會傷害孩子!”這種話語會讓自己處於心情迅速的平復下來,然後理性的思考問題。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許多父母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險,或者是在做一些不利於他個人發展的事情。在這樣的觀念趨勢之下,就會把孩子關在一個密閉空間之內,無法呼吸。

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慾望也不敢,而人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這種權利。特別是彈性教育之下,在孩子有能力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

制定好“彈性”規則

一些父母過分的管控孩子其實是比較擔心孩子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過分的稚氣,考慮的太少,所以就直接替孩子安排。除此之外,也是因為父母過度的寵愛孩子。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實際上,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明白彈性規則的制定極為重要。我們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不能侵犯的隱私,父母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期望。

比如“我自己決定幾點回家,我會好好照顧自己”

“你每天必須完成學習任務,還要給我彙報。”

這種良性規則的制定,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教育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我們要注意,孩子不想要的是什麼?孩子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可以答應什麼?

教育孩子不是把孩子關在一個籠子裡面,而是讓孩子出去他還記得回家。只有透過理性的分析與溝通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2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棍棒教育不可取,“彈性”育兒關鍵 - 楠木軒